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爲「國士無雙」的呢

客觀來講,古代凡是能有資格做國士的人,確實不少,但是能真正入史家法眼,並記錄在史冊中是國士的人,那就真心不多了。

而就拿大家比較熟悉的漢末三國時期來舉例吧,嚴格意義上,能夠真正被史書《三國志》記載的,也就只有下述這六人了,也只有他們六人是被明確記錄為和國士有關的人:

許汜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許汜劇照

如下為史書中記載:
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三國志·魏書·呂布張邈臧洪傳》

關羽和張飛: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關羽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張飛

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呂蒙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呂蒙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

淩統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淩統

權以統為承烈都尉,與周瑜等拒破曹公於烏林,遂攻曹仁,遷為校尉。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三國志·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

範慎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範慎

範慎、華融矯矯壯節,有國士之風。《三國志·吳書·吳主五子傳》

以上這六人,其中許汜是有國士之名,而關羽、張飛、淩統、範慎則是有國士之風,另外呂蒙卻是有國士之量。

綜合來看,這六人中,除了許汜之外,其他五人確實都不是一般人。所以,許汜的國士之名,或許就是徒有虛表,所以才被陳壽看作是隻有國士之名,而無國士之實。其實,說是國士,也是劉備誇的話,貌似陳壽也沒有真正承認,所以原則上其實他還算不了。

那麼,再看其他五人,關羽張飛自不必提,一般人也都知道,之所以是有國士之風,也是因為此二人的絕品事蹟,但是,也只是僅僅有國士之風罷了。

而淩統此人,雖說本身就是一極其傳神之人物,年僅十五歲便上陣殺敵,被孫權拜為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可謂一時少年英雄,但是其真正有國士之風的原因,還是因為其人雖在軍旅,卻懂得親近賢才士人,所以才被陳壽欽點為有國士之風。

至於範慎,這個人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此人算是這裡面文化水平最高的一個,是被定義成一代軍事家和評論家的,且其人歷仕吳國五位皇帝,又官至太尉,也確實很厲害。但是,此人的國士之風,則是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賢才太子孫登在臨死之前為其父孫權上書時所言的。故而,也就不算是史家的真正定論,也就刨過吧。

那麼,就剩下呂蒙了,而關於呂蒙,歷代罵的人多,但捧的人更多。如這裡,很顯然陳壽對於呂蒙的評價就是相當之高的,其實筆者本身於三國人物中最欣賞的人之一也就是呂蒙。

遙想呂蒙曾經,崛起於微末,以不入虎穴而焉得虎子為號從軍,一生所戰皆身先士卒,亦從未吝惜外物,且能顧大局而忘私仇,能功成名就時依然學習讀書。其也從未是天生的將才,並無傲人的天賦,然其正是憑著不服輸的精神一步步走到巔峰。沒有背景,便靠著拿命來換,沒有學識,那就去讀書,沒有能力,那就去歷練,如此之呂子明,大丈夫當如是。

故而,三國那麼多英雄人物,也只有對於呂蒙,才會被陳壽誇讚為有國士之量,算是真正勉強符合國士這一標準的,畢竟有國士之風很顯然與有國士之量,不可同日而語。

多說幾句,其實從以上這六位人物的歸屬情況就可以看出,三國時期曹魏、蜀漢、孫吳用人情況的基本全貌了。魏書中僅僅有的一個許汜,還是呂布的麾下,而在呂布戰敗後逃亡了荊州,便不知所蹤了,除此之外,諾大的一個曹魏,卻再無一人有國士風範,好吧,反正這是陳壽寫的,至於夠不夠國士之風,或許有吧,但至少陳壽還是不認可的。而其他人,關羽張飛為蜀漢重臣,呂蒙淩統更為孫吳重臣,而另外一個範慎,雖然不是陳壽親自點名的,但是,畢竟是能被“不論三代以前、三代以後,世子藩王之賢,少有及者”的太子孫登誇過,況且其人也確有其能。

而說了這麼多,這六個和國士有關的人中,刨掉兩個不是被史家明確定論的外,三個只是帶有國士之風,而呂蒙雖說比前三人強一點,是有國士之量,可說白了,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國士。

那麼,究竟誰才是公認的國士無雙呢?

而當筆者翻遍二十四史中價值相對來說最高的前四史,也就是《史記》《漢書》《前漢書》與《三國志》。事實上就是,除了《三國志》中的這六人之外,能夠在史書中出現以國士論之的人,便也就只剩下一個人了。

而這個人,筆者不說,大家也都知道:

兵仙韓信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史記·淮陰侯列傳》

就筆者個人看來,別說是那個時代了,就算是前後千年之間,也唯有此人可以真正算作國士無雙。至於其他人,或許是有國士之風,或許是有國士之量,但是,終究還是比不了這國士無雙的大將軍韓信。

別的輝煌戰績不說,單說韓信的經歷,年幼困頓,遭人欺凌,曾經餓的要不是一個老婦人的施捨,便就真的餓死了。而後又遭遇流氓為難,然,韓信卻能委曲求全般向其跪下,任其欺凌,放到如今,這樣的人不難道會被人噴成慫逼一個嗎?

可是,結果呢?

幾年後的天下之人,誰又敢說他慫?

劉邦?還是項羽?他們恐怕也不敢吧。

收歸三秦之戰,劉邦用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一舉滅三秦之王,而後,漢二年,劉邦自率大軍一路直撲彭城,卻不料被項羽打的大敗,當此之時,正是韓信率軍穩住了局面,並接連擊敗楚軍,迫使楚軍不能西向。漢二年六月,面對天下諸侯反漢親楚的局面,韓信自提大軍征伐天下,先戰西魏王,一戰而下,俘虜魏王豹,定魏為河東郡;九月,韓信擊破代國軍隊,俘虜代國國相夏說。

而後,韓信遂領軍南下攻趙,卻不料被漢王劉邦將其軍中能戰之精銳盡數招走以駐守滎陽,無奈,韓信只得臨時招納了數萬市人,也就是那些基本上還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普通百姓。沒錯,就是這樣的實力,韓信卻領軍直撲當時擁有二十萬強軍的趙國。然而,卻沒有人會想到,二十萬趙軍啊,卻也擋不住韓信的兵鋒,陘口一戰,韓信率數萬士卒背水一戰,大破趙軍,俘虜趙王歇,斬成安君陳餘,至此,趙地遂定。

短短不到兩年時間,韓信以一孤軍迎戰天下,滅六王,敗數十萬大軍,真可謂是志吞六合,氣蓋萬夫。但是,韓信的大勝,卻不意味著漢軍的全面勝利,儘管韓信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然而劉邦終究對於韓信實在是不放心,於是,便在漢三年六月突然抵達韓信軍營,強行奪過了韓信當時麾下的所有軍隊,並令韓信單獨率領其他還未集結的部隊繼續向東進攻。沒錯,這樣看來劉邦確實有點太過分了,然而,於韓信來說,只要有兵,只要有統帥權,只要大將軍戰,就一定能勝。

漢四年,韓信率軍直抵齊國邊境,儘管當時齊國已經準備投降了,但韓信卻以未接到止兵的命令,直下臨淄。然,韓信的先行進攻,卻迫使齊王與楚國大將龍且合在一起,二者共舉兵二十萬試圖抵抗韓信,然而,卻被韓信用水攻,盡滅二十萬齊楚聯軍,而此戰之中韓信最狠的,莫過於此處記錄了:“信遂追北至城陽,皆虜楚卒。”可以說,就是這一戰,韓信算是真正將楚軍主力給一戰打沒了。於是,至此,齊地也算平定。

無疑,此時的韓信在收降了大批齊楚軍隊之後,其麾下的士卒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漢王劉邦與霸王項羽麾下的軍隊數量了,而再加上韓信本身的卓越的軍事才華,故而,可以說,此時的韓信已經是當時天下第一強了。

於是,雖然在明面上韓信還是劉邦的麾下,但是,由於劉邦一次次的奪走韓信精銳,導致此次韓信進攻齊國的軍隊幾乎都是其自身一手帶領出的軍隊,故,此時的韓信,卻在事實上已經是獨立的了。

所以,楚漢兩方,尤其是霸王項羽,更是不段派人和韓信接觸,哪怕韓信坐山觀虎鬥也行,可見此時的霸王也是真正的害怕了。而劉邦呢?面對韓信的索取代理齊王的信件,儘管無比生氣,也只得以一句“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而封賜韓信為齊王,以穩定韓信。

到此,何以稱呼韓信國士無雙?

便是以下記錄:

如韓信所言:

“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沒錯,儘管天下人都可以罵韓信傻,但是韓信卻也依然如同曾經一般,從來都不在乎世俗言論,只追從自己內心的理所當然,只做自己該做的事,無疑,這才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是啊,誰又能想到,多年前還只是一個連飯都吃不飽,被人到處嫌棄,被流氓侮辱的一個廢物,居然會在幾年後以大將軍齊王的身份名震天下。

但是,韓信依然是韓信,身無他物之時,縱是流氓侮辱,飢餓加身,也絕不改其志;坐擁天下之日,手握天下雄師之時,縱是最高權力無盡財富觸手可及,也絕不墮其心。

所以,他才是,也只有他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秦漢歷史上有誰是真正被正史記錄為“國士無雙”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