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看死君:继上周推送的那篇《北影节:乌龙,性无能,尴尬美学》后,January童鞋继续为我们带来第二篇北影节手记。

Day4&5:九十年代,帝都魂仍在

北影节紧锣密鼓,好看的、必看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每天赶场的难度大一点。伴着春和景明的愉悦,在电影节的闲适下午,时间都变得慢了下来。不刮风下雨,又没有柳絮捣乱,北京的春天难得有温和笑脸,也就瞬间可爱起来。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东直门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在这次电影节主放艺术独立制作,老港片和北京城市电影。在平常,它除了上映商业电影以外,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对谈会,影展等等,主推电影文化。此外,它的特别之处是香港电影,如果你想看粤语原音的话,唯一的机会就是这边了。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这次去看的是谢飞导演的《本命年》。记得去年电影节,我同样是来这里看的《二子开店》,它们都是属于八九十年代的曾名噪一时的北京电影。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在拍摄《本命年》之前,谢飞曾去美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在电影制作的最前沿,谢飞感受到很多与之前传统中国电影不同的电影思维。回国之后,又接到电影厂领导的要求计划拍片。于是谢飞决定把笔触下到小人物身上。

谢导自己定义这部电影是通过讲述李慧泉这样一位边缘人在社会变革大环境下的境遇与困惑,来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对于李慧泉的角色定位,则是在一个铁路工人的穷人家庭的孩子,住在火车道棚户小砖房,在双亲亡故自己出狱的状态下,重新回归迷茫的社会;可以把他当做骆驼祥子在八十年代末环境下的一个照应对象。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其实“北京城事”单元的影片,除了展现影片本身具有的故事和艺术水准外,更承担了一个展示北京城市文化变迁的意义。在电影中,过往的城市记忆、风貌,甚至是建筑都被影像记录下来,以现在对比来看,城市面貌改观也有了参照意义。更进一步,就是电影作为史实影像档案的意义。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八十年代末,北京开始进行城市的翻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但终究还是拥有着一种原生态的魔性。就像电影《本命年》一开场,李慧泉背着包最后走进胡同大杂院里,可以看到胡同的地面还没有硬化,泥泞的路映衬着主人公的不安稳的未来。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对于这样一个走现实主义路线的电影,拍摄选景就非常重要了。影片主体中那个破落的大杂院,谢飞的摄制组选择了新街口的太平胡同里作为电影学院宿舍的一个荒芜的院落。此外,还有对于影片中偶遇李慧泉偶遇小歌星的咖啡厅,80年代末的北京还没有太多夜生活,他们就找到了海淀剧院配楼的一个小酒吧。还有就是李慧泉摆摊的摊位,是当时的东大桥小商品市场附近,现在早已消失了。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影片《本命年》中的人物困境,是整个大环境下的集中表现。李慧泉因为为朋友出头进监狱,但是其实并非是因为单纯的作恶;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并非简单的好坏二分,多数则表现出人的复杂状态,每个人都真实的为自己的生存在摸爬滚打。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李慧泉的困苦与迷茫,则主要是以性压抑的方式表现的。李慧泉对于喜欢的人羞于表达,对想要的求而不得,造成的压抑,正是他的性格的弱点。从青梅竹马的邻居,到偶遇的小歌星,他的羞于表达造成了从爱情到人生的黯淡;而倒爷崔永利的利诱则直戳命门,但是终究泉子拥有的道德底线阻止了其再次走上歧途。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而从这种人物塑造上的压抑与迷茫、惶恐,再到镜头造型上的光线低照度、色调冷峻,都被后面第六代的青年导演学习,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发扬光大。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我们就能见到很多人物身上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状态交织共存的现象。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作为第四代导演,谢飞通过《本命年》拿到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也成为了北京城市电影中的佼佼者。

第五部电影,我继续选择北京城市电影单元中的《北京,你早》。在这部电影出现时,时间已经进入到了1990年,而人们也从懵懂的八十年代,进入到过把瘾就死的九十年代。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比起《本命年》,《北京你早》更具有前文所说的记录北京城市人文历史影像的意义。由于电影的主题是讲公共汽车上售票员的故事,所以公交车这个载体,拉着观众的眼睛,相当于一起逛了一遍北京。

虽然所谓的99路是一个虚构的公交车次,途径前门,京广中心,马甸等地,就是熟悉北京地理的人判断也很难有这么长线的线路。但如前面所说的现实化题材一样,电影把复杂环境高度凝结在车上,用非常集中的方式,在一种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让故事变得更加可信。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导演张暖忻的女性视角,和马晓晴扮演的角色艾红又是不谋而合的。作为大时代变革下的普通年轻人,在事业工作上的选择:是继续维持铁饭碗,还是跳出去勇闯天涯,成为了曾经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病。

当艾红走进子云的外企公司时,她感受到的是真正高大上的工作,而自己的工作只是个连穿漂亮衣服都要讲究方法的鱼腩生计。这样的落差实际上是青年对自己价值的判断与现实的落差。只不过在影片诞生的九十年代初,这样的疑问因为时代新了,成为急需面对的新情况,因此显得异常尖锐。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而作为一个女青年,除了事业问题还牵扯到了爱情。在艾红身边的三个男人,售票员王朗,司机邹永强,以及“留学生”陈明克,成为了艾红的三个认知发展的阶段。在一开始只是随便交个朋友,再到找个踏实人过日子,再到最终,因为欲望的进阶而去追求更浮华的东西,这就成为了九十年代的一副都市女青年爱情观图景。出于女导演的细腻关怀,影片在最后没有让邹永强成为接盘侠,而是让陈明克带着艾红去卖衣服了;但是邹、王二人却同样怅然地失去了爱情。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这样对于现实的把握,是《北京你早》这部电影真正精彩的地方。因为实际上,这样的矛盾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人变了,社会变了:当年愤怒的王全安唱着的《从头再来》,成为了今年《歌手》上腾格尔略带调侃的改编曲,而当年文艺青年小贾会唱的《假行僧》,如今也被于谦老师变成了相声的包袱。但是矛盾却依旧没有削弱;每当春季到来,职场上的大量人员流动、相亲市场上汹涌的人群就是最好的证明——到今天我们仍然未知我们想要的事业,和我们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一无所知,所以只好继续折腾。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影片《北京你早》对于整体风格的塑造一直在追求平稳。在平淡中稳步推进故事的矛盾发展,在故事结构和表演上不去追求修饰和做作。当时的评论称,张暖忻让中国电影中的青年人有了真正的自己的声音,而不再是精心设计好的舞台演出。八九十年代的现实主义作品,都彰显着导演功力深厚。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影片中的演员也非常厉害。当王全安以片中形象出现时,大家都小有震惊。那时的王全安瘦削,脸上不耐烦的眉头,以及头上不安分的炸毛,很有“愤怒青年”的感觉;而他对艾红的不善言辞同样萌倒不少女观众。

马晓晴作为第一主人公非常出彩,当年的金鸡百花还给了她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即使放到现在,她的圆圆脸和忽闪的大眼睛也可以秒杀现在的网红脸女星们。

此外还有惊鸿一瞥的贾宏声,帅气、忧郁的脸庞,已经有未来第六代阴郁男主角的影子,作为白马王子的那股英气,以及作为骗子形象的油滑,则与王全安相互成就起影片中的担当,嘲讽着当今时代最缺失的男明星形象。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和许多描写北京市民的电影一样,电影中的人物,特别是男性,最有特点的就是“贫嘴”、“能侃”的语言设计。比如前文的《本命年》,改编自刘恒小说《黑的雪》。刘恒的人物写的丰满,而且最突出的就是“贫”,快反应的对话与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当时大环境,确实如同演刷子的梁天说的:现在啊,谈恋爱没劲,不谈恋爱也没劲;工作没劲,不工作也没劲;要钱没劲,不要钱也没劲;反正什么都没劲!

在《北京你早》中,王朗则成为这个最贫的北京男孩,上来就调侃陈明克在车上追艾红:“呦,又来了。现在觉得坐公共汽车比打车舒服自在是怎么招?”喝酒时又说自己是“酷爱卖票”、“初中毕业就去车队报道了”这样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又同时带有自我调侃和损人贬人的两层意义,既是电影中抹不去的风景,又真实复刻了北京城中人的气质。

两部电影看完,也让人提出一个问题:北京的魂曾在九十年代的银幕上流动,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中国电影中,真实的故事消失了?银幕上取而代之的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包括最近一些火热的所谓讲述都市男女生活的影视剧——那并不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真实生活是走在路上,坐在公共汽车上、地铁里,在街边的小馆里喝酒、涮肉;而不光是穿着高定,拿着公文包,精英一般走进一栋栋写字楼里。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误入岔路,偶见大象涂鸦


Day6:在不朽巨作中触摸大师

如何安排观影计划对于电影节看片的同学们真的太重要。除了找出想看的电影外,还要找出不让自己在长途观影时过于疲劳的办法。体育比赛有魔鬼赛程,到了电影节看电影也有魔鬼日程。到了中期过半,如果每天都看的话,已经有很多人步入了困倦期,一些人甚至开始放弃某些场次的电影。如同网友所说,就连开始狂购的套票多数人都会放弃一部分影片。这也真是个放弃的时代。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说起来那天的抢票环节,我最先点进去抢的就是这部《末代皇帝》了。虽然早已看过多遍,但是依然不愿意错过大银幕放映的机会。去年年末是《末代皇帝》上映30周年纪念,我们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纪念。今年北京电影节算是对此做个响应,这次来展映的是新制作修复的3D版《末代皇帝》。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当法国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向中国政府提交两个拍摄计划时,他绝对没有想到别人会帮他做出最好选择。实际上,另外一个拍摄计划是改编安德烈·马尔罗小说《人的命运》,由于涉及1927年上海大罢工的内容,以及略显昏暗的风格,即使拍摄出来也很难达到《末代皇帝》如此高度。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本片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和尊龙

因为毕竟更古老的历史题材相对于激烈的大变革更容易被接受。另一方面,作为意大利左派、共产党员的贝托鲁奇,从意识形态上更贴近当时中国政府乐于对外开放的导向。七十年代,他的同胞、前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正是纪录红色中国,并传向国际,结果后来中方也对其进行了批判。而到了八十年代,我们急需能够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契机,而最生动的电影艺术形式是求之不得的。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影片《末代皇帝》是一种另类华丽的宏伟史诗。当年放映之后,包括甚至到今天,许多观众看完了感觉这部电影不中不洋,很怪。包括中国人说英语,片中宫殿的布置摆放、宫廷礼节,以及史实细节等等,都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但其实这么思考,是搞错了电影的重点。这部电影不是一个追求历史事实的历史片,而是一部具备极强视角的艺术加工的影片。他从窥探中国历史入手,实际上是集萃了一种很浓烈的,或沉重或昏暗调性的“魔幻”史诗;只不过在过程中,有些地方更贴近历史,有些地方则更注重描绘。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从片头第一首音乐开始,影片始终保持了一种整体风格,讲究超强的风格化。序幕时,大卫·伯恩作曲的音乐随着中国鼓的打击,混入弦乐的摇摆,逐渐打开一副又壮丽又悲哀的画卷。和有评论注意到的一样:这首音乐同时带有东西两种文化的特质,而使用时也可中可洋。直到今天,电视节目中涉及故宫的段落,仍然经常使用这首外国人创作的音乐;而在惯常环境下,又往往使用这首音乐表现事物的端庄典雅。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听这样的音乐,坐在影院里和坐在电脑前是完全不同的,多声道和重低音将每一声重音鼓点和尖锐琴声送入耳朵和心底,有一种震慑心灵的感觉,这也是还要再去电影院重看的意义。此外更不必说坂本龙一的主题曲,以及对全片音乐调配的把控,以及华人苏聪的才华倾注。后面我们还要谈到这次北京电影节那部关于教授的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溥仪的扮演者尊龙本身就带有一种西化的英气,比起历史上真实的溥仪来说简直太帅了。包括彼得·奥图饰演的庄士敦先生,成为让溥仪开眼看世界的导师,也都符合这种西方视角引导东方思维。接受了这样和中国人不同的思维设定后,再加上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整部影片是关于溥仪这位表面上地位无上崇高,实际却从未掌控过自己人生,永远随波逐流的人生悲歌。如同豆瓣网友所说:溥仪的人生,正是所有门都打不开,所有离别都赶不上,所有人都说谎话。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贝托鲁奇在这部电影中做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们只能简单的说最明显的几个方面。最强的是光线与颜色的运用。如同贝托鲁奇自己所言,电影中的光与影,色彩的侵染是一场斗争,象征着溥仪的人生不同阶段的矛盾。电影中,溥仪身上光线是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安排的,在完全不能自己掌握人生时,他就被隐藏在阴暗之中,见不到光线;当遇到诸如庄士敦来到的时候,画面又被阳光所包围。到最后,被释放的溥仪完全出现在平和的颜色与光线中,即使时代背景早已进入另一种巨变。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但是这次《末代皇帝》的3D转制,除了把画面提升一些,由于偏振3D的原因,画面亮度不够,导致画面上光线与颜色的表现都有所下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况且画面的3D效果也几乎没有太多突出,30年前的电影也完全没有为3D设计专门的景深镜头,所以这样的尝试似乎有些鸡肋。不禁想起有学者评论:3D电影从源头上说,恐怕就是反电影的。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当然,这样一部杰作,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优秀。而其获得的奖项也证明了这一点:1988年的奥斯卡奖颁给《末代皇帝》9项大奖,项项都是重量级的,从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到摄影、艺术指导、剪辑、配乐,影片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优秀,也表现着整体制片的完胜,除了某些意识形态差异,从电影本体角度来说,几乎无法挑出任何问题。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当最后那个带有魔幻气息的段落展现在银幕上时,不在巨大的银幕前,你无法体会那种震人心魄的感动:溥仪从太和殿的椅子下摸出蛐蛐罐交给小学生,罐中居然神奇的跑出来当年那只蛐蛐,而溥仪也跟着一并消失。

而转过头来到了现实时空,导游领着游客们来到故宫,对着大家介绍溥仪的身世——那样的导游词只是第三者干瘪的陈述,以反差出观众对这位风雨人物深刻地感知。溥仪的故事,在影片结束之后,看起来不过又是一段知我罪我,惟其春秋的凛冽人生罢了。

北影节:姜文年轻时,贾宏声活着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