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睡前小故事0001期中国原创故事之“精卫填海”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

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注意事项

1、提前备课。给孩子读书之前,父母先用心读一读,感受文图带给你的乐趣,这样才可能把阅读的乐趣带给孩子。父母甚至可以预演一下,怎么读才更有意思。父母应该认识到,给宝宝读书不是一件能够马虎应付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

2、固定阅读时间。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入美妙的阅读时光,并尝试使之成为习惯。不必强求每次阅读的持续时间,专注而热情地读10分钟绘本也能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3、声情并茂地朗读。为孩子朗读时,语速不要太快,最好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角色,表情要尽量夸张。在关键时刻或悬疑时,压低声音,慢下来,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4、可以边玩边读。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或是坐不住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一边玩,一边为他们朗读。也可以让孩子翻着玩,必要时指点一二。刚开始阅读时,没必要非按次序一页一页地读,甚至没必要看完整本书。书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只是玩具,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书的乐趣。

理论上说亲子阅读从出生就可以开始,循序渐进给孩子挑选适合的图书进行亲自阅读。但是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接收大量知识,充分认识世界的时候,因此家长要重点抓住这个时期。

父母做法

坚持伴读。不需要规定自己投入很长的时间,短短5分钟10分钟便足够,关键在于有恒心坚持下去。

不要着急着「教训」,或教认字,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有压力的事。和孩子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一门兴趣。

阅读的书籍选择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切记父母越俎代庖,小年龄的孩子往往会对某个画面、某本书重复阅览,此时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厌烦。

在大地的东海岸,有一种小鸟,一身黑羽,白嘴红爪,额头还有花纹。它每天衔着石子丢向大海,叫声十分嘹亮:“精卫——精卫——”

海边的人们都叫它“精卫”。

不过,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精卫并不是这个模样,那雪白硬嘴曾是少女粉红的柔唇;那对黑色羽翅曾是少女玫瑰色的双臂。那时她还是个活泼爱笑的小姑娘,大家都宠爱地叫她“女娃”。

小女娃喜欢鲜花,喜欢晚霞,喜欢飞翔,也喜欢歌唱;但她最喜欢的,是看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万物苏醒。每当这时,她总是又高兴又自豪,因为太阳的升落由她父亲炎帝神农掌管,大地的光明和温暖有她父亲的功劳。

炎帝神农不仅掌管太阳,还统治着南方大地,总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女娃想去东海深处太阳升起的地方看一看,可是父亲总是忙啊,忙啊,从来都抽不出时间陪她。

她向东方的海风打听,又问过西方的彩霞,大家都说东海以外几亿万里的“归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传说那里有金玉搭建的宫殿楼台;仙鸟和神兽都通体雪白;结满珍珠的玉树四处丛生……真是让人无比着迷。

终于有一天,女娃忍不住一个人驾着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突然间,天色大变。狂风呼啸,浪头立得像山一般高,“哗啦”一下就把小船打碎了。女娃掉进了大海,拼命地往回游,可巨浪一道接一道劈来,把她打入漩涡的深处。

女娃挣扎得快没力气了,可是她不死心,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大喊:“我要回去!”

霎时间海水松了手,女娃觉得自己轻飘飘地离开了水面——低头一看,她已变成了一只鸟。

“女娃——女娃——”焦急的父亲找来了,伤心的姐姐们找来了,可是找到的是一只只黑黑的小鸟,原来那个爱笑爱闹的女娃再也回不来了。亲人们把小鸟捧在手心,泪水一滴滴地落在它的头顶。

女娃越想越恨,发誓要填平大海。她飞出炎帝的手掌,到山林衔起石子,投入大海。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你就是填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我会永无休止地填下去,一千万年,一万万年,总有一天会把你填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一颗一颗地把小石子投入海中,从不停息。它的坚定感动了天地诸神,每当大海向世界咆哮时,虽然精卫的身影在海面上十分渺小,但是它的叫声总会冲破海浪,传得很远很远,无比嘹亮。

“精卫——精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