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爭議的科技公司,堅持"華爲式「的技術路線,市值逆襲破千億

國內的科技公司,華為一直是以技術著稱的,在專利數量和研發投入上都屬於一流水平,其對手也是思科,高通這也的國際巨頭。而國內還有一家科技公司,也推崇這樣的技術路線,這就是面板行業的京東方。

最受爭議的科技公司,堅持

當年的聯想,總工程師倪光南主張走技術路線,選擇芯片為主攻方向;而總裁柳傳志主張發揮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加大自主品牌產品的打造。很多人認為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其實不然,研發這件事,耗資巨大,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去做的,往往沒成功就因為虧損而倒閉案例並不少見。十幾年的時間裡,京東方几乎是中國半導體界最受非議的公司,因為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過去幾年裡,京東方的融資額超過700億。競爭對手經常攻擊京東方,指責它是不斷獲取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的“燒錢機器”。京東方的創始人王東昇說過:面板聽來簡單,用王東昇的話來說,“聽起來就像搓衣板一樣沒有技術含量”。但實際上,這是不折扣的超高技術、超高資金門檻的行業。TFT-LCD技術經由美國發明,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做大,整個產業已經發展了30多年,壁壘處處都是。

最受爭議的科技公司,堅持

國內不少企業的虧損,其實也鑄造了一系列有性價比的國產電視,手機等產品。當產品沒有做到領先時,價格才是最大的競爭力。國貨的便宜,還有很大原因是製造成本的低廉,規模化的產業鏈優勢等等。從58·同城招聘顯示的信息我們能看到,京東方所招的工人的薪酬在3K~4k之間,正是這樣的人力成本使國產品牌還有價格的競爭力。

最受爭議的科技公司,堅持

相比於三星這樣的企業,京東方可以說是不具備優勢。不過機遇總還是有的,2003年,韓國現代集團因過度擴張導致負債累累,尋求出售旗下的液晶面板業務,京東方順利切入。

此後至今的時間裡,即便是最困難的年份,他們都會拿出最少十幾億支持研發創新,技術的逆襲也由此展開。2017年第一季度,京東方單季營收218.5億,同比增長超過70%,實現淨利潤25億。市值也攀升到了千億。

由於自主研發之路艱難無比,國內不少企業都趨向於走合資路線,這樣的廠商雖然賺錢容易,但是沒有話語權,沒有掌握技術,最後難免面臨淘汰的命運。上市後的京東方,內部也討論過這樣的問題:是繼續在電子產業深耕細作,還是直接轉戰高利潤的房地產?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自然沒有去搞地產,由此可見實業之難。

最受爭議的科技公司,堅持

在面板領域,與日韓的企業還有漫長的競爭之路。正如王東昇所說:“中國有合理機會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佼佼者。我們的技術可以改變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