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丨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光明日报丨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1

宝鸡: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宝鸡市大多数农村公路面临山高、沟深、坡陡弯急的环境,交通的不便导致很多的村民一年到头只能勉强挣个温饱。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截止2017年底,宝鸡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821.8公里,路网密度92.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公路路网密度达到84.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5公里,全部县区及大部分重点镇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99.94%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自然村通畅率达到95.2%。全市100%的乡镇、94%的建制村开通班车。

光明日报丨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连霍高速千河枢纽。

交通扶贫助推产业发展

特色产品走出大山

山水相连,仿佛母亲有力的臂膀,将麟游环抱在她温暖的胸膛。山水相隔,又似一道无情的屏障,使这里内外不畅。交通的不便利,使得麟游被贴上了“闭塞”“落后”“贫穷”的标签。对于麟游的绝大多数农村来说,公路决定着出路。

近年来,麟游县秉承“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全力畅通内循环,坚持“路随产业走、产业围路转”的思路,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设施,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

麟游土蜂蜜、麟游核桃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正沿着一条条通村公路走出大山,走进了西安、宝鸡等地市民的餐桌。

随着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陕能麟游2×350M W低热值煤发电、麟游县青岛昌盛光伏农业发电等一些大项目纷纷在麟游落地,县城内30多家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辖区内三大煤矿完成了“以运定产”到满负荷生产改变。

位于麟游县崔木镇北王村的崔木煤矿于2008年建设,2012年投产。据崔木煤矿党委书记颛孙福田介绍,前几年运输走的路都是沙石路面,遇到阴雨天气煤矿几天都运不出去。自2015年,S306省道建成后,运输成本降低了10%-15%,运输能力提升了20%左右。

截止目前,麟游县先后实施通村水泥路258条355公里,总投资达19625万元。与此同时,麟游县还实施了通村公路完善工程23条125.5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条70公里,为提高农村公路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通扶贫打造旅游专线

带动百姓创业就业

被誉为“关陇腹地最后一片净土”的草甸风貌大水川、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灵宝峡、峰峦雄伟的奇险峻秀九龙山等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都在宝鸡西山的土地上,但却由于交通的闭塞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当地的群众只能继续“守着聚宝盆,过着穷日子”。

经过反复调研、充分论证,2015年5月11日,陈仓区政府和宝鸡育才集团正式签约,启动景区开发建设,历时短短10个月,旅游专线建成通车。

旅游专线的建成投用,打通了大水川、灵宝峡和九龙山三大景区之间的山水阻隔,从根本上改善了交通条件,大大缩减了车程与耗时,为各地游客的集聚流散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陈仓区西部山区也因此从最贫困区域一跃成为宝鸡最具发展潜力与前景的旅游名地。

迄今为止,大水川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8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1.92亿元。大水川旅游专线的建成,让西部山区的自然资源迅速成为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洼地”,同时也深刻转变着山区群众就业创业的观念。

光明日报丨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宝鸡市庵里村王小林修路前住的房子。

光明日报丨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宝鸡市庵里村王小林修路后建的农家乐。

交通扶贫建设农村公路

创造美丽乡村

行走在扶风城乡,一条条县乡通道宽阔笔直、平坦畅通,一条条村组道路纵横交错、连环成网,一条条产业道路承载希冀、延伸未来……

光明日报丨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扶风县万杨村。

“现在路修好了,村子到处像花园,在外工作的人也乐意回老家度假。收购苹果、李子的货车能开到地头,群众也能卖上好价钱。这是真正的民心路、发财路。如果没有这个水泥路,那个脏乱差就不敢看,现在路一修,绿化栽树,一路一品,村上的环境变化是一年比一年好。”扶风县万杨村村支书李有杰说。

万杨村是扶风县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的一个缩影。其实,从2016年以来,扶风县就结合脱贫攻坚,先后投资2.64亿元,在全县113个行政村大力实施村庄联网、街道硬化、道路通畅、道路提升、公路生命防护、危桥改造等交通脱贫攻坚“六大工程”,新修村组道路501公里、拓宽完善397.9公里,消除安全隐患点265处,建设安全波形梁295公里、防护挡墙205立方米,设置交通标志标识530多付,培筑路肩365公里,道路植树14.6万株,栽植绿篱1.8万平方米,打造了“一条路、两条水沟、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丽公路,不仅让群众出行方便了,更让乡村道路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作为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扶风县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惠民工程的“龙头”来抓。据了解,截止目前,扶风县公路总里程1527公里,密度2.07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宝鸡市将实现所有镇和建制村通畅沥青(水泥)路、95%自然村和93%集中居住的农户门前通硬化路目标,全面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2

陕西淳化道路改善

使百姓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地处三秦腹地、泾水之阳,渭北黄土高塬的南缘、地形呈北高南低状的淳化县是典型的山区县。驱车行驶在贯通南北的咸旬高速进入淳化县,柏油路、水泥路已随处可见。

据了解,淳化县已经形成“一干四横九纵六出口”的交通路网新格局,实现了建制镇通畅率、建制村通畅率、农村客运通达率三项100%,高速客运、县际客运、通村客运“零换乘”。

交通基础的改善带动了全县果业、蔬菜业、养殖业等迅速发展,并引入多家企业。淳化润祥生态农业观光园就是交通改善后落地的龙头企业之一。该园区2016年动工,占地1100亩,总数11万株。

光明日报丨铺就“小康路” 打赢交通脱贫战

淳化润祥生态农业观光园。

“以前村子里都是泥路,下雨的时候腿上都是泥,平时都不出村。现在到处都是水泥路、柏油路,每天坐着班车就可以去城里,非常方便。”张新孝高兴的说到。

张新孝很是欣慰的说:“每天骑车十分钟就可以到园区,家里活不忙的时候就到园区打工,一年可以挣五六千元,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看着张新孝脸上露出的喜悦,不禁感慨:“要想富,先修路”在新的时代下也并不过时,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加百姓的收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2017年,在淳化县95个贫困村中实施了道路建设工程,新修村内道路135.85公里。通过道路建设服务产业发展,截止2017年底,淳化县23个贫困村标准退出,3204户11626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6月底将按照贫困县脱贫摘帽指标要求,完成全部贫困村道路建设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