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辟谣:“25日起定向降准”传言不实,四月份两次辟谣,对此你怎么看?

淡淡禅风


央行管理流动性工具有数量和价格工具,数量工具有降准、逆回购、MLF、TMLF和SLF等,其中降准工具相对而言释放的信号更为强烈,毕竟释放的是长线低成本资金。

由于四月份交税和MLF到期,四月份和二季度基础货币缺口比较大,二季度共有11855亿到期,其中4月17日3665亿,5月14日1560亿,6月6日4630亿,6月19日2000亿,其中交税可以带来7000亿元的基础货币缺口,依靠各种公开操作难度稍微大一点。

央行两度澄清降准传言

因此3月29日便传出“周末央行降准”的消息,措辞特别严厉,当天深夜,央行紧急辟谣,央行也已就此事正式致函公安机关,请就此次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这是第一次央行向司法机关致函。

4月23日,市场传闻央行25日起拟对部分农商行及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据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称,央行方面表示该消息不属实,央行目前并没有新的定向降准政策。另外还对定向降准进行了诠释。

央行的确有一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但每年只在年初进行一次动态考核调整,而不是每季度一次。

股市走势与降准存在关联

18年以来,央行几度降准,均与股市疲软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笔者在《股市强劲反弹央行降准必要性下降》一文中,对四次降准与股市走势进行了梳理。

18年4月12和13、16、17四个交易日下跌,沪指跌破了3100点,报收3066.80点,17日晚间周二央行宣布降准1%,释放资金1.3万亿元年,

18年6月19日,受到多重利空打击,两市跳空下跌,此后虽有反弹,但股市弱势不改,6月24日,央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大约是7000亿元。

假日期间外围股市暴跌,小长假最后一天18年10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1%,释放资金1.2万亿元,扣除到期MLF4500亿元资金以后可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元。

1月2日股市下跌报收2465.29点,成交跌破1000亿元,流动性堪忧,股指逼近前低2449点,1月3日股指继续小幅下跌,尽管1月4日股市大涨,但1月4日傍晚,央行决定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1.5万亿元,扣除到期资金,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近段时间虽然股市有所下调,但回落空间并不大,年度股市上涨空间依然不小,从股市走势角度,降准必要性明显下降,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3月份和一季度金融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降准必要性下降

降准的逻辑是什么?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那么背后应该是信贷萎缩融资下滑,M2和M1增速下跌。经济增速不如市场预期,投资下降,出现通缩迹象。

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9个百分点。

不仅仅信贷数据超预期,就是M2和M1也开始反弹,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76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末高2.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百分点,一季度净投放现金1733亿元。

信贷余额13.7%,而一季度GDP增速是6.4%,相当于GDP增速的两倍,市场加杠杆的迹象十分明显,我国最大风险就是金融高杠杆,目前金融去杠杆的迫切性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信贷猛增加杠杆的势头很猛,还是有必要予以干涉的,那就是不能继续注入大量流动性。

3月份CPI为2.3%,加上GDP6.4%,也就是8.7%,M2增速是8.6%,两者基本相当,可见货币流动性是合理宽裕的,没有出现紧缩迹象,注入流动性没有必要,央行重申打造一个与经济增速相适应的流动性环境,目前的流动性就是与经济增速相适应。继续加码货币宽松,可能就会有货币政策从中性到宽松的转变,有大水漫灌的嫌疑。

从经济数据看,以货币宽松刺激经济的必要性也下降。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PMI的回升,说明经济已经有见底迹象,没有必要进行货币宽松刺激。

另外三月份投资数据也开始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开始回升,GDP6.4%增速说明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所有的 数据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我们经济不是系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局部性问题在,这种经济依靠全面货币宽松不解决问题,需要的是结构性的宽松货币和良好的货币传导机制才具有针对性。因此降准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了。

央行之所以要澄清降准传闻,在于降准释放的信号太强烈,会引发资本市场不必要的波动,为了未定市场情绪稳定市场运行,央行的澄清是很有必要的。


杜坤维


放水放的自己都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