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法國、德國爲何不將本國人口提升到一億以上,使得自己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

被稱為神

人口不是決定經濟總量的唯一因素。如果是,那麼中國現在就已經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印度現在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了。

首先,平心而論,憑理而析,人口數量對經濟總量有影響,但這個基數提升有難度。

先看一個公式:經濟總量=勞動者數量×人均生產效率。這說明,要提升經濟總量,有兩個關鍵要素,即勞動者數量和人均生產效率。人口不是決定性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可以看到,英法德也在通過各種方式鼓勵生育,但是,人口,不是想提升就能提升的。

人是有生產週期的。從精子與卵子結合的受精卵,到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英國、法國人口都是6000多萬;德國人口多一些,有8000多萬。從英國法國來說,要提高60%的人口才能達到一個億的目標,德國也需要提高25%人口總量。這是多麼艱鉅的任務!如果依靠本國生育年齡的夫妻,要增加數千萬人口,那也是難度不小的。

何況,歐洲國家的人,比較注重活在當下的幸福,並沒有中國“多子多福”的觀點,社會保障、社會福利較好,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生子生女的意念並不強烈,也就是參與到推動人口增加的積極性比較沒有。

第二,現在,英國和德國人口密度,是超過中國的。它們缺的是具有勞動力的人口,而不是其他。如果把世界簡單地分為兩種人:年輕人與老年人。那麼,它們缺的是年輕人。

,一個國家人口增加了,不一定就是好事,還得看人口中的人口構,不然,創造價值的人群與養老人群的失衡,這個國家的經濟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現在,不少國家都通過對人口結構的調整,來減弱老年化社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來提升人均生產效率。

第三,好吧,還有一個是靠移民來增加人口。

一般來說,大部分移民,都不是高素質的人口(當然,一些國家是有錢人忙著移民他國,但在這股大潮中,他們稱不上主流)。高素質人口在本國都混的很好,幹嘛要移民去這些國家打工呢?低素質人口占比太高,對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所以,移民這事,英法德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是逐步有限放寬條件的,不會開閘放量的。

第四,判斷一個國家富有與否,經濟總量是一個標準,這代表著國家的整體實力。但判斷一個國家國民生活是否幸福,還有另外一個數據,就是人們普遍收入水平。

英國法國德國,都是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國民幸福感比較強烈,幹嘛要那麼多人口?

而且,人口太多,人均資源自然下降,這樣反而降低生活的幸福感。英國國土面積只有24.41萬平方公里,人口有6600萬;德國多點兒也只有35.7376萬平方公里,人口是8300萬;法國最多是67.2834萬平方公里,人口有6700萬。多幾千萬人口,大家能夠享受到國土空間、資源、道路、海灘、公園,數量大量減少,這不是降低國民幸福感麼?


波士財經

這就是個誤區,如果只是單純的看人口數量,那麼給人感覺就是英國法國德國人口少,這些國家的人貪圖享樂不願意生孩子,他們國家怎麼鼓勵都沒用!其實這是錯誤的,不是他們國家真的人口少,而是他們的政府壓根就不是真的想鼓勵生育!如果真的想鼓勵生育,有的是辦法!

只簡單看人口數量來判斷人口是否少,這是個很錯誤的標準!而要看綜合方面!比如土地,資源能夠容納人口的數量!所謂的人口密度!

英國德國雖然人口總量不多,但他的國土面積也不大啊!英國國土面積才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三分之一日本大,人口卻有六千萬,如果換成和日本國土面積一樣大,那人口得一億八千萬,要遠多於日本的一億兩千萬!

德國人口八千多萬,可國土面積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如果換算成和日本國土面積一樣大,人口也輕鬆突破一億兩千萬!

這麼算起來,還覺得英國和德國人口少嗎?

如果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幾平方公里小島那麼大,你就算再怎麼鼓勵生育狂生,也不可能給我塞進去一億人口去,否則島上人得堆積山那麼高,還怎麼活?

日本國土面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就有一億兩千萬了,對比中國一個省,比如黑龍江省面積就有四十六萬平方公里,一個半日本那麼大,可黑龍江人口才三千多萬不到日本四分之一!

可以說中國一個省面積都要比世界大多數國家面積還要大!

如果以單位面積居住人口數量來看,英國德國日本人口要遠多於中國!

中國人口數量雖然世界最大,但中國國土面積也大啊,一個省的面積就比世界大多數國家大!

如果英國日本德國以目前人口密度計算,他們國土面積換算成中國面積,人口突破得幾十個億,豈止十四億!

日本韓國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五倍,韓國才九萬平方公里,只有七分之一個黑龍江省大,可人口五千萬,比黑龍江還多出來將近兩千萬!

日本人口密度大世界公認的!

這麼算起來,這些國家真的缺人嗎?這只是偽命題,這些國家壓根不缺人,甚至人滿為患,不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就不錯了,還真的去鼓勵生育?怕到時候人踩著人了都沒地方裝!

誰說那些國家的人都貪圖享樂不喜歡生孩子?不能以少數奇葩另類的就認為所有的人都如此,任何國家都有奇葩的另類的,但絕對不是主流代表不了大多數都如此!光看到不結婚不要孩子的了,沒看到還有的家一下子生十幾個孩子的呢!以前看個新聞介紹美國一個白人家庭,生了將近二十個孩子,從不到二十歲開始生第一個一直生到夫妻倆四十多歲了,這還堅持只要身體允許繼續生呢,孩子最大的上大學了,最小的只是剛出生的嬰兒,拍個全家福照片一家子幾十口人!

中國也有另類的,也有丁克一族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一群人,但這個群體也只是極少數,一百萬個人裡能有這麼一個,根本就代表不了主流,能因為中國有丁克一族就說中國人都不結婚都不生孩子了???

再看看平均每個家庭生育率,歐美也高於中國,美國貌似是一個家庭平均2.幾個孩子,人口自然增長率也不低,這個數據要遠高於中國!

誰說歐美人不願意生孩子?誰說中國人就熱衷於生孩子?

以前我就論壇裡說過,要說生育能力,其實最強的就是英國人!

十九世紀初全世界英國人口還不到一千萬,可短短二百年時間,全球英國後裔好幾個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原大英帝國殖民地等等英國後裔加上英國本土人口,人口總數好幾個億,光美國就一億多英國後裔,相對於當初不到一千萬,二百年時間人口翻了二三十倍,可中國呢,十九世紀初人口一億多但如今十四億,人口才只不過翻了十幾倍,選弱於英國!

中國總人口多那也是歷史久基數大,佔了先機,如果以生育率增長率來計算,英國人口擴張速度才叫真的驚人,生育率恐怖!

德國也是如此,本土人口就八千多萬,美國的德國後裔也是八千多萬,德國後裔是美國第二大族群!當年美國獨立後全民公投統一語言,德語以極其微弱劣勢敗給了英語,德國移民是美國第二大移民,僅次於英國!否則如今美國就是個說德語的國家了!

不要以極少數奇葩另類非主流來看待主流社會,去美國家庭看看,絕大部分都有孩子,甚至都三五個,甚至十個八個的都不足為奇!

人們總以為黑人生育率高,還嘲笑將來會黑化了美國,超過白人數量,其實根本就是多餘,黑人在美國曆史幾乎和白人差不多,就差幾十年,可如今黑人仍然還是少數族裔,全美國黑人人口數量不過兩千萬,相對於兩個多億白人群體還是少數族裔,華人大規模移民美國也一百多年曆史了,清朝後期就大量華人移民美國,可如今全美國也不過只有六百萬!

其實黑人和中國人生育能力遠低於白人!他們之所以給人生育能力高錯覺主要還是基數大歷史久,白人是後發制人後起之秀,人口數量全球急劇擴張!

歐洲人口大爆炸是起源於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化學工業的進步,化肥尿素的發明帶來了農業革命,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另外醫療進步,新生兒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結果白人人口開始急劇膨脹!

歐洲國家之所以給人人口總量不大,那也是人家國家面積也實在是太小了,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不如中國三分之一個省大,甚至有的歐洲國家都不如中國一個城市大!就像中東的以色列,也只是比北京市面積大一點!

如果以生育率和人口密度計算,歐洲國家其實人口遠多於中國的!

中國生育率其實很低的!從科學角度來看,中國曆代食物以素食植物類食物為主,能量蛋白質含量低,人口體制普遍偏羸弱,生孩子是很耗費體力的工作,這也是中國女人生個孩子如同闖了次鬼門關,中國才形成生完孩子要坐月子來恢復身體,否則就落下病根!看看如今中國女人生個孩子,跟要了女人的命一樣,好幾年恢復不過來!

可歐美壓根就沒有坐月子傳統,上午生完孩子,下午就開車去上班了!

強壯的身體保障了承受高生育率,還啥也不影響不耽誤,連月子都不用坐!可對比羸弱的中國女人,身體根本承受不起高生育率,生一個孩子就跟要了命一樣,闖一次鬼門關,得拿出好幾年時間來調養恢復身子,要不為啥很多中國女人對生二胎望而生畏,就這一個就要了老命了,再來一個,還讓不讓我活了!

一方面充足的食物,一方面發達的醫療水平,一方面健壯的體制,都是維持高生育率和人口快速擴張的基礎,這方面世界沒有哪個種族是白人的對手!

白人才是世界真正超強生育率的種族,只是他們人口開始擴張歷史還太短,只有二百年,但長遠發展下去,白人才是世界第一大種族!

一個國家能容納多少人口,主要還是看國土面積和資源比例,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超出國家資源承受能力,那麼人口越多反倒是一種負擔,人超出越多,負擔就越重,不但不能促進經濟發展,反倒成了經濟發展沉重的負擔!光看人有兩隻手,沒看到一張口,能幹活,可也要吃要穿要住要娶媳婦兒啊!如果沒有那麼多工作需要人去幹,兩隻手閒下來了,可一張口卻永遠閒不下來,飯始終要頓頓吃的,一頓不吃餓得慌!就像失業的人就不用吃飯不用穿衣不用住房了?勞動力不足很可怕,失業率高更可怕,很多國家都把失業率看成政績主要指標之一,就像美國曆次大選總統候選人無一例外都要反覆提失業率數據!因為這關係到每個人的飯碗,誰不關心?這次特朗普能依靠草根獲得大選勝利,也是狂批如今美國失業率高的嚇人,他揚言要重振美國製造業,給工人更多工作崗位,贏得了草根的心!

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源也不是無限的,能夠供養人口自然也是有限的,人口不可能無限擴張,都要根據本國國情來衡量,人口不是越多越好,超出自身承載極限那就是災難!

為啥如今那麼多人痛罵房價,一提房子就一肚子火張口就想罵人,還不是土地的稀缺性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人的住房需求,物以稀為貴,自然房價貴嘍,全國十四億人都住北京來也不現實,根本裝不下!那就比拼的實力,誰有能力誰有實力誰來買嘍,不可能平分給每個人!你買不起,有的是人買得起,就算買得起的還未必能買到呢,不光錢,還有各種限購和五年社保納稅證明!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演講說過,讓中國人過上美國生活就是災難,因為地球根本就供養不起!

美國只有三億人口卻消耗了地球一半的能源,中國十四億人口如果都過上美國那樣生活,三個地球都養不起!美國號稱輪子上的國家,每天消耗的石油能有兩個世貿大樓那麼大!如果中國也人人都像美國那樣汽車保有率和使用率,全地球石油都不夠用,看看現在堵車都堵的發狂!

人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維持一個平衡,就是國土面積資源和人口數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打破這個平衡就是災難,人口不但不是優勢反倒是負擔,看看印度,十億人口卻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貧困人口,不但沒有創造財富反倒成了國家沉重負擔,要不印度那麼奇葩神奇的國度,作為同樣是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遠遠落後於中國!印度有兩億中產階級,印度自己都說,印度其實只有兩億人口,剩下八億隻是會說話的牲口,根本不算人!只有創造價值的兩億中產階級才算人!根深蒂固的種姓隔離制度,把人區分為人和會說話的牲口!

人越多不代表工作就越多,工作如果是無限的,那世界各國也就不會為失業率困擾了!在工作機會有限情況下不斷增加人口,增加的不是能創造價值的人口,只是增加消耗資源的包袱!找不到工作可也要吃要喝佔用公共資源,這就是國家包袱了,工作的人創造價值還要拿出一部分去養活不工作不創造價值的人!

以德國,日本,英國等國國家國土面積和資源,目前人口數量幾乎已經是極限了,根本不可能在大規模增加人口!歐債危機越演越烈,很多歐洲國家財政已經破產,就是在於無法再繼續依靠國家資源和財力去維持目前社會福利,以前維持社會福利不是因為多有錢資源多豐富,而是債務,借債來維持,如今債務危機大爆發,根本沒錢還債,別說本金,就連利息都無法正常支付,債務違約的結果就是國家信用破產財政破產政府破產,比如希臘和冰島,政府都破產了!在以後根本就借不到錢了,也沒有人在敢借錢給你,明知你不可能還的起要賴賬,誰還敢借給你?

俄羅斯有世界最龐大的國土和最豐富的資源,都不敢說能養得起他那區區一億多人口都過上富裕生活,更別說那些小國了!

要吃要喝要住房要公共資源,早晚壓垮了社會福利體系,難以為繼,南美的委內瑞拉債務危機和歐洲的歐債危機都是如此結果!社會福利成了國家沉重的負擔!政府信用破產最終倒黴的還是全體國民,如今委內瑞拉人只能靠在垃圾箱裡翻食物為生,一張希臘老人坐在銀行門口痛哭的照片還上了時代週刊封面,因為這個老人去銀行領退休金,銀行告訴他已經沒有錢支付給他了!

勞動力不足不可怕,頂多發展的慢一點,可怕的是失業率,如果失業率爆棚,那社會將陷入劇烈動盪之中,甚至引發暴力衝突血流成河!

人不光會創造財富,也會惹麻煩,也會破壞!就如同人類之間的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

所以人不是越多越好,這是偽命題,人多你也得養得起才行啊,養不起弄那麼多人,天天去你家吃飯嗎?人口和資源維持平衡才是最佳途徑!

歐洲國家普遍都不大,能夠承載的人口總量自然都有極限,不可能無限增長!


齊天小聖143432292

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分別是世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大經濟體,2017年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和人口分別如下:

日本:經濟總量48845億美元,人口1.27億

德國:經濟總量36519億美元,人口8300萬

法國:經濟總量25748億美元,人口6700萬

英國:經濟總量25651億美元,人口6600萬

2017年日本的經濟總量分別是德國、法國和英國的1.34倍、1.9倍、1.9倍,人口分別是它們的1.53倍、1.9倍、1.92倍。所以理論上講,如果德國、法國和英國把人口提升到目前日本的水平,那麼德國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日本,而法國和英國的經濟總量將和日本大體相當。



但是這裡僅僅是理論上講,如果德國、法國和英國都擁有1.27億人口,那麼它的經濟總量就真的能超過日本嗎?

英法德都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些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高,社會福利也高,所以很多人都是享樂主義者,不願意去工作。而且它們國家一天的工作時間都一般都不會超過8個小時。英法德的科技實力強大,目前它們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科技創新來驅動。不可否認,人口增多會創造財富,但也會平攤財富,比如印度,雖然它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但它的人均GDP至今為止仍然不超過2000美元,甚至比非洲一些落後國家的人均GDP還低。而且人口太多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就業壓力、環境問題等等,如果增加人口百利而無一害,為什麼發達國家都不極力增加本國人口,使自己的經濟實力更強大呢?



除此之外,並不是自己想增加人口就能增加的,在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一般都很低,因為在發達以後,人口素質普遍比較高,很多人都不願意多生,因為多生了也會影響自己生活品質等等。

即使英法德通過提升人口數量使自己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但這樣就能證明它們的經濟實力就比日本強嗎?GDP只是反映經濟實力的其中一個指標,要知道日本在海外擁有鉅額資產,據說是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5~1.8倍,高居世界第一,英法德雖然在海外也有很大的資產,但是肯定比不上日本。所以即德國、法國和一個通過提升本國人口使自己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那也並不意味著它們的經濟實力就比日本強。


錦繡中源

人口多寡不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否則,每個國家放開生,都成為了經濟繁榮的國家。經濟總量=勞動者數量×人均生產效率。勞動者數量變動很小,也難以在短期內改變。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社會生產效率。

2017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48721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英國GDP26245億元,排名全球第五;法國GDP25835億元,排名全球第七。

可以看出,日本經濟總量明顯領先於英國和法國,比英國高85%,比法國高88%。

但在人均生產效率上,日本並沒有比英國和法國高。2017年,日本、英國和法國人均GDP分別是38440美元、39735美元和39869美元。日本還略微低於英法兩國。

英國和法國在人口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在人均生產效率上做文章。但生產效率也不大可能短期提高,除非出現了革命性的生產技術或者產業結構出現了巨大重組,又或者日本出現了毀滅性的經濟奔潰。

因此,英國和法國就老老實實地呆在日本之後吧。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正有沒有比日本窮。




紅谷新視界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一,英法德政府已經在盡力提倡本國人口生育;

其二,經濟總量與人口數量沒有必然聯繫。

英法德等西方國家信奉基督教,對墮胎這件事爭議極大。但凡有宗教信仰,有所畏懼的國家,都會對墮胎問題有所保留。那麼英法德對自己國家的人口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中國近代以來,國力羸弱,普通家庭添丁進口,高興之餘還會有些發愁“又添一張吃飯的嘴”。何為小康?吃飽飯而已。中國人在歷史上餓的時候多,飽的時候少,即使在盛世時期,也僅僅七成人口能吃飽,所以中國人最樸素的生活追求即是小康。歷屆政府為了解決人們肚子捱餓的問題,也是費盡了心思。所以,作為中國人會更容易體會到生之艱難。

(各個地區生育率)

歐洲人其實以前的日子也很苦,也是經常吃不飽飯。英國人聊天經常聊天氣,即是歐洲數百年來天氣陰晴不定形成了民俗。天氣陰晴不定,那麼土地所能出產的穀物糧食就非常有限,所以英法德等國的人口在近代以來一直都很少。英國人到了跟西班牙人在海上拼命的16世紀晚期,整個英格蘭才只有幾百萬人口,法國只有1100萬人口,但是已經排到印度、中國、日本之後,成為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了。靠著這樣多的人口,法國也在歐洲順利地建立了霸權。

此後的歐洲各國政府引入了馬鈴薯後,拼命鼓勵生育,短短200多年間,西方白人就已經遍佈全球,人數多達7億(不包括拉丁裔)。雖然人口增加,但是西方白人在最近500年間佔據了世界話語權,能夠攫取的物資遠高於其他人種,因此白人的沒有遇到大面積的捱餓問題,而且他們的人口也多數經受了教育,按照他們的說法,叫做人力資源。中國人有人力資源的概念,還是在1978年之後所說的所謂“人口紅利”衍生出來的概念。

(春運:所謂的中國人口紅利)

所以,西方國家由於佔據了世界經濟規則上的上游,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物資來養活他們的人口,加上他們的文化也不限制人口數量,政府方面出於對抗競爭的關係(一戰前德國敢於發動戰爭的前提是英法只有4000萬人口,德國卻有6000多萬人口),也極力鼓勵生育,甚至還有計劃地引入勞工移民。所以,西方國家政府,實際上已經做了很大提升本國生育率的工作,但是,發達國家遇到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低生育率。

關於人口生育率的問題,很多專家都從社會學、人口學、經濟學上做了很多論證,從普通老百姓能切實感受到的例子來說:其一,社會越發達,撫養孩子的相對成本越高,收益率越低;其二,社會越發達,人們就越容易追求精神生活層次,更多體現“人”的精神屬性,而非“生物屬性”。

(歐美人開始享受精神生活)

美國是歐洲國家的特例,因為美國的人口生育率總是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上,這是發達國家裡很少見的。華人世界裡,新加坡、香港、澳門、臺灣的生育率之低,在全世界都是排的上號的。

美國為什麼能保持他們國家人口的生育率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上呢?這涉及到美國在如今世界的超然地位,也即這個問題的第二個層面,經濟總量究竟與什麼有關。

現在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這個說法並不是其他幾個國家加在一起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了,比如歐盟,就能說明他們的經濟比美國強了?不是這樣的。美國所處的超然地位,使得美國具備了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天花板優勢。也就是說,其他國家,不管再怎麼發展,其發展上限,就是美國現在的樣子。

美國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在現在的國際經濟體系中,佔據了優勢地位,甚至可以說是核心地位,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貿易體系,是現階段世界經濟發展的基礎,美國是制定規則、標準的一方,很多國際知名機構的總部都設立在美國,美國企業也是近水樓臺,在發展上取得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先發優勢。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都是美國率先開始,然後逐漸普及到全球的。比如現在的互聯網經濟,中國雖然奮起直追,但是與美國的互聯網經濟相比,還是弱了很多。通訊、金融、芯片等國際標準的主導權,多數仍然在美國手中,這也是美國動輒對其他國家施行經濟制裁的底氣之一。

因此,美國能夠在現在的國際貿易中,獲取更多的利潤。比如,美國是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如今已經達到3.23億人口,但是其人均GDP卻要比日本、英、法、德等國都要高。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大多在3.8萬到4.2萬刀之間,美國人均GDP已經達到5.75萬刀。

因為美國人掙錢更容易一些,所以美國政府能夠提供的福利相對就會更多,加上美國是清教徒建立的國家,對於墮胎問題非常嚴肅,所以美國人對生孩子沒有中國人的斤斤計較,顯得悠然從容很多。很多美國家庭逛超市,一大家子人口十多號人一起出動,場面蔚為壯觀。中國人在很久之前,也有過這樣的場景。

(美國主持的G8會議)

因此,如果英法德日等國並沒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遊離在美國體系之外,那麼以他們現有的體系分佈,他們能夠分到的利潤就只有這麼多,多增加人口並不能立刻產出效益。何況,最近美國手頭緊,還在不停地要跟西方國家加收保護費。西方國家他們能掙到的利潤就會更加少了,經濟總量也會相應減少。這也是德國不遺餘力地推動工業4.0計劃的內在原因之一,在原來的G8體系裡,各國的蛋糕都已經被分配完了,人口再怎麼多,能分的蛋糕也就那麼大。


而知而行

一個國家的人口多了以後,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很難用一句話說清楚。

但是英國、法國和德國這三個國家,尤其是德國,他們的政府一直都受到人口下滑的困擾,尤其是德國政府就表現的比較著急,已經出臺了很多政策,例如政府發兒童補助,基本教育免費,男性也給生育假期以及不允許過多加班等等,吸引甚至鼓勵自己的國民,在家裡搞搞人口生產運動,希望能多生點孩子。可惜沒卵用,日耳曼民族還就是不買賬,就是不為國家生孩子。搞的德國政府那個惆悵啊,不得已才開始逐步放鬆移民政策。

對啊,既然富裕的地區,都不願意生孩子,為什麼不採用移民政策增加人口呢?

這是因為,移民政策完全是個技術活,玩不好就會搞死自己。例如在蘇聯以及前面的大俄羅斯時期,整個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是極大擴張,人口也飛速增加了(可以去看看中亞的舊地圖,也包括中國的舊地圖),可是民族問題依舊存在,甚至問題還很突出,例如車臣問題,就讓俄羅斯非常頭疼。外界在評價俄羅斯的民族問題時,將俄羅斯的民族情況比喻成馬賽克,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個整體,可其中的一個個、一塊塊還是獨立的,一旦有事情發生,立馬就打回原形,變成十幾個分裂的國家。

相對於的是,美國還是一個移民國家,由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反而美國的民族問題還遠不如俄羅斯嚴重,分析家認為,美國社會就像一個大熔爐,融合性很強,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將各個民族融入美國社會當中了。

回頭再看看小日本的富裕,它跟在歐洲後面才富裕的,而且小日本富裕得很快,等日本人有錢的時候,人口基數已經上來了。那些老牌的歐洲國家,可是早就富裕了,只要人一旦有錢了,生活質量提高以後,生育的動機馬上大幅度下降,這都成為規律了。

大家只要看看自己身邊,是窮人孩子多,還是有錢人孩子多,很清楚。自己人不願意生,移民又競爭不過美國人,那些歐洲富裕國家,就只好熬著唄。


圓創觀點

並不是他們不想將本國的人口擴大,而是因為他們本國的人民不願意多生多育。

雖然英國,法國,德國的土地面積較小,但是,他們也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養活更多的人。他們由於人口較少,許多的工作無人問津。所以,我們看到了他們經常允許國外移民,以期待能夠幫助他們填補勞動力的緊張情況。

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國家傳統與日本完全不一樣。英國,法國和德國從傳統觀念上講,並沒有什麼男丁興旺,維持家族永久的理念。

而且,日本在軍國時期,強調人口增長,以圖對外擴張等等理念。

而西方國家都沒有這樣的事情,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對於家族觀念淡薄。這裡的人都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追求自由浪漫的生活。所以對於生育後代看得很淡薄,而是對於自己的生活質量卻是看得很重要。

因為文化和傳統的差異,我們不能以我們的思維方式去看待西方國家的事情,更不應該以人口的數量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


幸福地帶2

現今的經濟發展和人口數量的關係不大,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也許,處於發展中的國家,由於人口數量多,廉價勞動力多,可以享受人口福利。但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品質已經進入了一個高收入階層,想讓其再次回到發展中國家階層,對於人民來說將很難適應。經濟發展不說,很有可能會引發動亂,導致經濟發展進一步滯後。

當今的世界經濟總量,更多的是生產力和科技實力。原本的人口福利以及豐富的化石能源已經不具備帶動經濟發展的能力。至於製造業,西方發達國家經歷過這一歷程,但要想在製造行業繼續發展,必須優先於發展中國=家,科技創新實力就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三國相比於日本而言,日本在科技創新方面更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引進外資上,日本有美國的資助,在人才方面經濟實力比三國更具有優勢。所以,在經濟總量上,其實和人口數量關係裡不大。人口數量的增加對於發達國家而言,反而是一種負擔。


鳳凰涅槃宋晨聲

一:這首先要建立在一個大前提上:在英、法、德這樣的發達國家中,人口數量增長和經濟總量增長的相關性大不大?

我認為關係是不大的,在英法德這樣的發達國家產業層次比較高端,生產效率很高,尤其在自動化越來越高的今天,其對於人口數量的需求不大,只需要適當的高素質人才就行了。全世界的市場有限,三國的優勢領域在目前已成飽和狀態,增加的人口數量很難大量安排進新崗位,納入有效的經濟體系內。

二:英法德對於增加人口數量的動力及可行性?

即便人口增加和經濟增加的相關性很大,到時候即便GDP超越了日本,人民的收入水平也高不到哪裡去,因為在人均GDP的計算裡增加的經濟總量大部分都會被增加的人口數量給抵消掉,這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只為了超越日本的GDP這個虛名?

英法德國土有限,比日本還小,一旦人口增加到一億以上,就會面臨像日本那樣擁擠的社會,人均資源擁有量會下降,生活品質會不如現在,由於英法德人民優渥的生活水平、健全的社保體系和觀念因素等影響導致生育率很低,使得人口增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現在隨著英法德的難民不斷湧入,他們的高生育率更能會使得三國中尤其是德國未來人口有望突破一億,不過對於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嗎……


滅法者

第一,他們為什麼要提升人口?

經濟總量的大小並不是衡量一個國家發達與否的標準,因為國家大小不一樣,不能拿總量來衡量人們的生活質量。經濟發展只要是健康的就行,沒必要在總量和別的國家進行比較。

第二,有沒有必要提升人口

英國人口密度255.6人/平方公里。

法國人口密度122.2人/平方公里。

德國人口密度236.9人/平方公里。

中國人口密度139.6人/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密度46人/平方公里。

相對來說除了法國,英國和德國人口密度是遠超所謂的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並不缺人,只是缺年輕人。所以他們需要的是調整人口結構,而非提高人口。

人口老齡化排名



改善人口結構有兩種方式,提高生育率和引進移民。但是改善人口結構的目的無非是發展經濟。這就要求移民的素質不能太低,否則反而會加重經濟負擔。同時移民造成的文化衝突也可能引起更多的問題,所以大幅度降低移民門檻是不現實的。

再有就是提高生育率了,但是由於觀念問題和生活壓力問題,提高生育率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所以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