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陷入關店潮,「關店開倉」背後的新零售變局

沃爾瑪陷入關店潮,“關店開倉”背後的新零售變局

滬上大賣場“瘦身”,輕量級前置“雲倉”服務最後3公里電商客戶

6月27日,上海普陀區志丹路上的沃爾瑪甘泉店正式關門停業,這已是今年年內上海市宣佈停業的第3家沃爾瑪超市,而在全國各地,沃爾瑪關店數據更為龐大。與以往不同,陷入關店潮的沃爾瑪似乎另有所圖——4家“新店”從去年年底起已在上海悄然開張。

一關一開背後,是以沃爾瑪為代表的傳統零售商的“自救”之路。

沃爾瑪陷關店潮?

6月25日中午,陸續有居民想趕在關店前去沃爾瑪甘泉店淘些尾貨,還有兩天,這裡就要關門停業,貨架基本售空,留下的商品大多為進口餅乾、薯片、泡麵,這批不參與打折的原價商品讓不少顧客有些失望。擺放在更深處的三四排貨架上的礦泉水、碳酸飲料依然擺滿了貨架,這批商品不僅不參與打折,也不再出售,將被陸續轉移到沃爾瑪其他門店。

“商品性價比高,但人氣不旺,老年顧客多,消費力不強,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是這幾年用戶在大眾點評上對這家沃爾瑪給出的評價,引流弱、營銷不理想,用人成本高,但成效並不明顯。2006年前,這裡是一家好又多連鎖便利超市,2006年沃爾瑪用10億美元收購好又多,併合並整合,但效果並不理想。除了上海外,還有內蒙古、黑龍江、南京、陝西、河北、安徽、廈門,沃爾瑪在國內關店數量已經超過15家,這些門店除了租約到期不再續租外,經營業績不佳是重要原因。

一批雲倉悄然開業

兩年前,沃爾瑪美國公司曾宣佈將在美國關閉154家門店,旨在建立更大的物流中心,致力於承接電子訂單,擴大在線服務——擴展電商及上門送貨服務。受到該政策影響,沃爾瑪電商業務有了新起色,其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沃爾瑪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和 GMV(網站成交金額)分別增長63%和 69%。

在中國,沃爾瑪也在複製美國經驗和全球戰略,兩年前,沃爾瑪入股京東,如今雙方的業務整合正在進入深水區。打開“京東到家”,搜索3公里內的沃爾瑪,一批新型“沃爾瑪門店”正在取代部分傳統大型商超——它們面積僅為傳統沃爾瑪超市的1/10,駐店工作人員平均只有2~3人,商品種類和規模十分精簡,同時,這些“門店”並不對外開門營業,所有商品只能通過京東到家下單,由達達物流配送。在沃爾瑪內部,這被稱為“雲倉”。目前為止,在上海已有4家雲倉開啟,在它們附近陸續有一批大型沃爾瑪傳統超市停業。

目前已經開啟的5家沃爾瑪“新店”的貨源由沃爾瑪上南店統一配貨,而據云倉負責人透露,今年年初啟動的這批雲倉均由沃爾瑪上南店統一配送,做為在線服務的前置倉。類似以大店帶一批“雲倉”的運作模式,接下來還將陸續在其他被保留的沃爾瑪大型中心商超啟動。

“沃爾瑪商場其實很早就觸網了,但考慮到網上銷售串貨,統計業績難以及缺少專業技術人才,因此一直沒有在內部力推。”在一位沃爾瑪前員工看來,雖然沃爾瑪“觸電”早但發展緩慢,不過其在物流倉儲配送的技術優勢卻是其它大型超市難以超越的,這也正是沃爾瑪有底氣做雲倉的重要原因。

今年6月19日,京東到家宣佈,今年618,沃爾瑪在京東到家上的銷售額達到了去年同期的4倍,僅從數據上看,在同類超市便利店中並不算高——同樣與京東到家深度合作的永輝超市,銷售額達到同期5倍;世紀聯華銷售額達同期7倍;卜蜂蓮花銷售額是同期6.5倍。但隨著今年沃爾瑪加大觸網力度,主打門店周圍3公里用戶需求,未來依然有很大潛力。

“通過前置倉模式打通,可以累積重要大數據,分析不同商品銷售情況,並調整前置倉選品。” 沃爾瑪中國大賣場電子商務副總裁博駿賢十分看好沃爾瑪觸網後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在新零售中,前置倉將作為零售備貨“晴雨表”,及時掌握前端顧客需求變化。

越開越小的商超

“中國是一個零售的實驗室,我們在這裡做各種嘗試。”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hierry Garnier這樣形容中國市場對於全球零售業的價值,而在中國當下,像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代表企業都在嘗試縮小門店面積,提高線上業務的轉型。

“中小型門店我們已經進行了大半年運作,主要覆蓋居民區、商務區域。在商務區的部分試點中,進行第一次新產品升級迭代,銷售增長超出預期。”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市場部運營總監餘瑩透露,提高3公里內1小時配送在線服務的銷售佔比將是他們接下來的發展重心,“經過1年試點,家樂福到家業務增長與去年同期比增長五倍。最高峰時,一家門店到家服務的訂單量就達到2000單。”如何讓更多飲料、生鮮,食品通過直達模式最快速、準確地送達消費者,或許是陷入困局的大型超市的“自救之道”,而一場聚集在線上的商超之爭也在徐徐拉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