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湖湘源

湘潭,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经千年积淀,是历史文化名城。湘潭在线新闻网(xtolcn)开设的《湖湘源》专栏,不定期推送湘潭文史类内容,通过地名探源、揽胜、收藏、手艺、非遗等,为微友呈现一档具有历史文化厚味的精神大餐。

《湖湘源》以关注湘潭本地文化新闻,发掘、发现本地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人和事为主,带有浓郁“湘潭味”。

聆听历史的回响,是为了一种不忘的情怀;还原历史的“碎片”,是为了寻求家园深处的美丽;品读历史的变迁,是为了重温一座城市的温度。敬请关注!

前期回顾:

湖湘源 | 你常去的鲁班殿,以前作何用?

湖湘源 | 专访熊汉泉:拍平政路背后的故事

湖湘源丨昭山古寺发现“新宝贝”是什么?

湖湘源 | 杨梅洲咋来的?这里将成大型公园

湖湘源丨下摄司的前世今生,你不一定知道

湖湘源丨岁月在湘潭这条老街缓缓流淌

湖湘源丨昭潭在哪里?有着什么传说?

湖湘源 | 八仙桥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湖湘源 | 仙女山将打造成4A级以上景区

湖湘源 | 没有飞机场,这个地方却叫飞机坪?

湖湘源 | 湘潭哪里的豆腐脑最香、最嫩?

湖湘源 | 下摄司还有另一半?在哪里?

湖湘源 | 爱劳渠的原名是…很多湘潭人都不知道

湖湘源|没想到,毛泽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这…

方上周氏:方氏代有才人出

提及湘潭名门望族,

方上周氏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从1365年(元末至正25年)迁入湘潭算起,

方上周氏至今已有650多年。

在方上周氏鼎盛之时,

在民间曾享有“周半城”之盛誉。

方上周氏家族到底出了哪些名人才俊,

这个家族何以在湘潭延续600多年?

近段时间,

被称作“湘潭活字典”的周磊,

为我们一一揭秘。

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方上周氏才俊辈出

作为方上周氏的后裔,长期从事湘潭地方史研究的周磊发现,随着探寻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方上周氏才俊,进入自己的研究视野。

方上周氏位于湘潭县射埠、石潭、黄荆坪一带,出过7名进士、23名举人、4位武举。他们在湘潭一代代传承,明末清初最为突出。从赫赫有名的“六周”,到名震一时的周氏女诗人,再到从记忆中绕回到研究视野的周星,因为祖源的关系,周磊总是在研究过程中,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兴奋。

若要列举方上周氏族人中的才俊,“六周”是首先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周环之后方上周氏六兄弟——周之屏、周之翰、周之光、周之基、周之命、周之龙等,均走上官途。清代又出现了周系英等。

“此外,周圣楷编纂了一套《楚宝》,《楚宝》记录了当时楚地(包括安徽、湖北、湖南及河南的部分地区)的人杰与风物,是较早形成而又流传下来的珍贵的综合性地方文献,是现存最完整的楚地历史地理总集。”周磊介绍。

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资料图

周氏女诗人群体是另一个十分独特的存在。在《湘潭县志·列女传》(光绪刊)中,列有王慈云、周诒端、周诒蘩、周翼杶、周雅宜、周絜等人。

王慈云的诗写得好,刊印于世的《慈云阁诗集》录诗40首。《沅湘耆旧集》《湘雅摭残》及《湖南女士诗抄》等典籍中,均收有其诗作,《湘雅摭残》称她的诗“骨格清立,质而不靡,得诗人温厚之旨。”王慈云的女儿周诒端,有《饰性斋遗稿》,后来嫁给了左宗棠。王慈云的二女儿周诒繁,同样擅长诗歌,是曲家张声玠的妻子。

周磊第一次听说明末清初文学家黄周星的故事,是在大年三十晚一家人的“围炉夜话”的经历中。

“很小的时候,祖辈们总喜欢讲起,九烟先生爱喝酒,写得一手好字。邻里请他来写对联或挽联的,他即兴创作,一挥而就,一分钱也不收取。” 周磊祖籍湘潭县石潭镇人,今年已经85岁。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位同样生活在石潭的“九烟先生”究竟是谁。在后来近乎贯穿一生的湘潭地方历史研究中,周磊才发觉,“九烟先生”,就是后人称道的明末清初重要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黄周星。

黄周星禀赋聪颖,在诗、赋、词、曲、传奇、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方面都有造诣,而他的文学作品抒写社会人生,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晚年之后,黄周星转向了戏曲。他的传奇《人天乐》、戏曲论著《制曲枝语》流传至今,显现出他的创作个性与理论功底。他还曾对《西游记》进行评点,留下《西游证道书》,提示了《西游记》中儒、释、道三教同源的核心思想。在民俗文化方面,他喜欢制作灯谜、猜灯谜,享有“谜坛宗匠”的美誉。

方上周氏姻亲中的才俊

方上周氏是名门望族,比较有趣的是,方上周氏所结的姻亲,后人也多才俊之士。

左宗棠、赵启霖、罗汝怀、许地山等,他们或是周氏的郎婿,或是周氏的子孙姻亲,均与周氏家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周磊介绍。

在湘潭,有一些著名的女婿,如晚清重臣左宗棠。前面提及的左宗棠背后的“贤内助”——才女周诒端

,出身富豪之家,知书达理,并常常写诗激励自己的夫君,在夫君功成名就时,从不自傲。

周诒端59岁去世,当时左宗棠在甘肃剿回军中,朝廷封赠其为“一品伯夫人”。左宗棠后封恪靖侯、任两江总督兼理福建、南洋通商大臣,死后追赐“太傅”,为方上周氏中官职最高的女婿。

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周诒端的丈夫左宗棠

值得一提的是,世家与世家的联姻,往往令后人津津乐道。今年4月,广州大学教授、罗氏家族的后人罗宏在市博物馆的讲座中特别提及,“在罗氏家族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罗氏家族与湘潭另一世家交往密切,世代为姻亲——这就是湘潭方上周氏家族。”

罗宏认为,“罗氏家族走了一条从土豪到书香,再到官宦的路。若要谈罗氏家族显望的启示之一,便是与方上周氏联姻200年。这对罗氏家族书香世家的形成,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李腾芳是方上周氏的外孙,赵启霖、罗汝怀、许地山等,也都与方上周氏有姻亲关系。”周磊介绍,广东的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他也是一位入赘周家的名人女婿,他的《落花生》这篇散文,入选过中学教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资料图:许地山

方上周氏的族规、族训、族戒

在世世代代出名人的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内在规律,那就是通过家风家训来维持。方上周氏才人辈出,与流传至今的族规、族训、族戒关联很大。

“早几年,有人为方上周氏的家风,拟了‘男女平等、诗书传家’八个字,真是煞费苦心。” 周磊找出《方上周氏七修族谱》后,发现方上周氏的族规、族训、族戒,内容更丰富,远超出他的预料。

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资料图

周磊梳理之后发现,方上周氏的族规有16条,祖训16条,族戒8条

“16条族规中不少做人的规范,在今天仍很有借鉴价值。”周磊介绍, “在族规中,涉及祖坟山林‘不许砍伐’等内容,其‘四亩庄基’必须由其一脉子孙管理‘世守’”。他分析,这看来是保护自己祖山,其实很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

其他的族规如 “尊敬长辈,不分贵贱,不允挟已声势,傲慢尊长,欺压卑、幼”,明确人人平等,不准以富欺贫,以势压人,以强欺弱。

“读书先明礼,凡义利、公私、是非、一一讲求于理、守身,不待事刀笔,教词讼,不得习拳勇,做到不失为世家大族书香子弟也”。这里强调要保持大族风范、书香世家传统、必须读书明理。

族规中甚至还有涉及文字写作的。“文字写作应遵循四书五经,不忘君国,不作愤时妒俗之文,一字一句均需斟酌检点。”周磊认为,这条十分有意思,不允许周氏后人乱评时务,发表忿时之作。

16条族训,主要涉及父训、母训、兄训、弟训、姊训、妹训、夫训、妇训、子训、女训、学训等。如父训强调“贤愚分教耕读,导以工商执业,唯慎克俭,克勤至诚、至信,遣子千金,不如一经”。

妇训中,则提及“旧礼教四德三从、今提高女权,婚姻自主”,随后主张孝顺公婆,友善小姑、兄嫂、弟媳,提倡家庭和睦。

8条族戒中,涉及“骄”“奢”“淫”“逸”“博”“斗”“讼”“烟”8个方面。第一条为骄戒,提及“谦则受益,天道忌满,鬼神害盈,谦谦终吉。厥道易明,富贵而骄,莫之能守,马骄蹶蹄,军骄败也”。通过引用《尚书》的“满招损,谦受益”,来告诫子孙要谦虚,否则“骄兵必败”。

周磊分析,《方上周氏七修谱》中的“规”“训”“戒”三部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约束族人的行为。“它的内容广博,教诲约束之情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仍能感到前人为社会的和谐、家族的兴旺费尽心机,仍不失其教育意义。”

揭秘方上周氏的祖先之谜

方上周氏家族才人辈出,

然而,对方上周氏的后人而言,

方上周氏的先祖在哪里,

却始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疑案。

在方上周氏的族谱中,

也总是以“隐君以上,

世系不传”来回应。

梳理多种说法

作为方上周氏的后人,周磊梳理了关于方上周氏族源的多种说法,发现有姜修仁的周必大说、山塘周氏(即善湘周氏)提出的后稷说、太沧公说、周敦颐说等不同说法。

周磊分析,这几种说法要么无据可查,要么存有漏洞,“如周敦颐说中,龙山周氏宗祠从来就不是濂溪祠,他们的祖先并不是周敦颐,认为方上周氏的先祖是周敦颐,是把方上周氏和龙山周氏视为同一个祖先了。”

“方上周氏的族源是陈友谅”

周磊比较认可的是“方上周氏的族源是陈友谅”这一种说法。10年前,周磊就曾写有一篇文章《方上周氏的源与流》进行考证。“关于族源是陈友谅的这种说法,沙塘周氏族谱曾间接提到‘杀我子孙五族’,族内也传有周氏为大汉王朝陈友谅的后人的说法。方上周氏族人则在《族谱》中从初修开始坚持‘先世不传,无从查考’而缄口不言,绝不涉及先世。不在文字上留存,只有在族内口口相传。”

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陈友谅剧照

“方上周氏口口相传为陈友谅后裔已经历600年之久,其来源甚广,说法颇多,比如有祭祖的特例。”方上周氏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后改为九月十五)祭祖,子夜开祭陈氏,参与者只限族内长者。他们开祭时从始迁祖泉湖公牌位后方取出两件宝贝放在供桌上,一件为大叫化讨米用的三桠袋,一件是大叫化用的紫竹打狗棍,均为先人进入方上寺避难时的遗物(后来方上祠天井中一直有一丛紫竹)。先祭此物,不忘先人创业的艰辛。

周磊认为,祭祖分两次进行,无非是不忘陈氏先德,又不愿让外人窥视周氏的私密。

另外,周磊通过走访发现,方上桥附近的巨鱼村汪姓族人很多,族内也有传言其先祖为陈友谅的马夫,随陈氏后人来到湘潭。解放前,方上、龙山、沙塘(黑字坝)三周曾合议联谱,以“正本清源”。因时局变迁,加之工程量太大,人力、财力难以支撑而流产。这一点说明“三周”共宗早已形成共识。


审核:徐美 叶汉民

湘潭这个家族下不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