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秦檜祈求降和,他遭千古萬代人唾罵,網友:極大屈辱!

在宋徽宗,欽宗被金兵俘時,秦檜和他的妻子王氏及待從等也被俘虜到金京,秦檜在金太宗面前低聲下氣,百依百順,金太宗認為他很忠誠,又有才幹,就把他交給大將撻懶任用,從此,秦檜亦步亦趨地追隨著撻懶,逐漸成為他的親信。

奸臣秦檜祈求降和,他遭千古萬代人唾罵,網友:極大屈辱!

來自網絡圖片

公元1130年,金將撻懶帶兵進攻淮北重鎮北陽(今江蘇淮安),命秦檜同行,為什麼要秦檜同行呢,從撻懶的策略看,內外勾結,才能徹底打敗南宋,這個“內”,只有秦檜可用,而秦檜投降女真族的目的,在南宋朝野還沒有徹底暴露,所以金統治者準備把秦檜作為合適的人先派往朝廷作內應,山陽城被攻陷後,金兵紛紛入城,秦檜等則登船而去,行到附近的漣水(今江蘇漣水),被南宋水寨統領了間的巡邏兵抓住,並要殺他,秦檜說:“我是御史中丞秦檜,這裡有沒有秀才,應該知道我的姓名,”有個賣酒的王秀才,從不認識秦檜,裝作認識秦檜的樣子,一見就做了個大揖說:“中丞勞苦,回來不容易啊,”大家以為王秀才既然認識秦檜,就不殺他了,面以禮相等,後來把他們一家送到了臨安。

秦檜回到南宋,隱瞞了真相,說是殺死監視他們的金兵奪船而逃的,臣僚們隨即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孫傅,河慄,司馬樸是同秦檜一起被俘的,為什麼只有秦檜獨回,從燕山府(今北京城西南)到滁州二千八百、要爬山涉水,難道路上沒有碰到盤查詢問,怎能殺死臨守人員,一帆風順地南歸,再說,即使敵人防備不嚴,讓他愉跑了,一時十分匆忙,又怎能帶有王氏一起走,這些疑問只有他的密友知道,由於宰相範宗尹和李回為他辯解,並反覆說明他是忠於趙家皇的,才讓他逃過了這一坎。

秦檜南歸後,送給趙構的第一件“見面禮”就是,要想天下無事,就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南宋的軍隊和將領主要是西北,河北和山東等地人組成的,如果照秦檜“北人歸北”的主張去辦,就等於把北方土地全部奉獻給女真族,而且大批不願投降金朝而南方的北方人士,都得回去受金人統治,就等於南襟自己解除武裝,表明對金放棄武力抵抗,秦檜奉送趙構第二件“見面禮”是他首先遞上一份寫給女真軍事貴撻懶的“求和書”,趙構由此感到秦檜的主張十分的合他的口味,有一次他便與大臣們說:“秦檜在朝廷是最忠的,他理政,我心裡踏實,高興得幾晚睡不著,於是立刻任命秦檜做禮部尚書,幾個月之後,又提升他當副宰相,不過半年,秦檜風雨無阻地爬上了宰相寶座。

奸臣秦檜祈求降和,他遭千古萬代人唾罵,網友:極大屈辱!

來自網絡圖片

秦檜當了宰相之後,就明目張膽地千起賣國求和的勾當來,因為遭到南宋王朝內部許多大臣的譴責,趙構迫於輿論的壓力,曾一度解除了秦檜的相位。過了不久,秦檜重新上合,這時,人民支持下的抗金斗爭節節勝利,仗秦檜大起恐慌,因為金朝是他的後臺,金朝一敗,他在南宋也就站不住腳了,於是他就唆使趙構發出命令,命已經打到朱仙鎮的岳飛從前線退兵。岳飛突然接到趙構的撤兵命令,氣得目瞪口呆,明明勝利在望,卻要火速撤兵,真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無奈,只好寫了一封奏章,上達朝廷,陳述進兵的理由,他寫道:“金兵屢進中原,每遭失敗,士氣低落,內外震驚,兀朮正打算扔掉笨重物資,渡河北逃,而我軍鬥志正旺,摩拳擦掌,加上兩河義軍聞風響應,我強敵弱的形勢顯擺易見,大功垂成,反映日可待,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只宜火速進軍,切不可撤兵回朝,臣日夜盤算,計劃已經成熟,望陛下三因”

看來,岳飛是不會輕易撤兵的。秦檜眼珠一轉 ,想出了一條毒計,他命令張俊,劉光世等大將的人馬從前線退回來,並且連下十二道金津(紅漆木牌上寫黃金字,有緊急軍情,由皇帝直接發出),要岳飛緊摧撤兵。

岳飛見其他軍隊都已撤退,自己如不撤兵,就有被敵人包圍的危險,回頭可看看這十分緊急,十分嚴厲的“聖旨”,他又是憤怒,又是傷心,他望著金牌,點點頭,長嘆一口氣說:“咱們這一走,十年的艱苦經營,就毀於一切了,陛下,這並不是我沒有盡到責任,實在是當權的秦檜在耍陰謀呀。”

雖然兵書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不遵聖命,難免引起趙構猜忌,如果朝廷不予支持,抗金也難以取得成功。這樣,岳飛只有撤兵了,在撤兵之前,為了防備兀朮聞訊派兵偷襲,故意放出風聲說明天將要渡河了,金兀朮害怕汴京城內的百姓做岳家軍的內應,連夜棄城,北逃一百多里。 當地的老百姓一聽說岳飛要撤兵,扶老攜幼,紛紛赴來挽留。他們擋住岳飛的坐騎,痛哭失聲地訴說:“我們燒香磕頭,運送糧草”迎接您來,這連敵人都知道,今天您一走,我們還有活路嗎?”岳飛聽了,也是熱淚雙流。有什麼法子呢?難道是他岳飛願意這樣做嗎?他停下馬,取出金牌給他們看,說:“朝廷有詔書,我不敢私自留在這裡啊”

人們不願讓他走,但又不能讓他走,因為違抗“聖旨”:就會給岳飛招來大罪,岳飛不願走,但又不能不走,因為不聽皇帝的命令,就不是“忠誠”啊,人們哭,軍隊哭,岳飛也哭,整個地處於一片悲痛的痛哭聲中。岳飛只好再三安慰百姓,勸他們搬到襄陽六州區,在那爪給他們拔一些荒地,開墾耕種,為此,他命令留兵幾天,排斥百姓撤退,當時,願意搬到襄陽六州去的人成千上萬家,大路上成群結隊,浩浩蕩蕩,絡繹不絕。

在兀朮丟掉東京向北撒退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卑部無恥的書生,騎著馬從後而趕來大叫“太子不要走,東京可以守了,岳飛退兵了。”“岳飛用五百騎兵打敗我們十萬大軍,百姓日夜盼他們打過來,東京還能守得住?”兀朮不相信,搖著頭說。“自古以來 ,從沒有過奸臣在內,而大將能夠立功在外的,依我看,岳飛就要大禍臨頭,哪還談得上立功呢?”書生因為知道秦檜與金有勾結,就搖頭晃腦說出這一番話來。兀朮聽了,恍然大悟,馬上勒轉馬頭,帶兵回到東京,打聽,果然岳家軍已經撤退了,便急忙整頓兵馬,向南殺來,結果岳飛收復的鄭州,穎昌,察州等大片土地又奪回去。

公元1141年4月,秦檜惟恐重要將領難以控制,就想法收他們的兵權,以掃除不利於他投陳活動的障礙。於是密奏召三大將韓世忠,張俊,岳飛入朝,“論功行賞”,三將到臨安,韓世忠,張俊被任命為樞密使,岳飛為副使,名義上是提升,實際上是解除了他們的兵權。

奸臣秦檜祈求降和,他遭千古萬代人唾罵,網友:極大屈辱!

來自網絡圖片

岳飛的兵權被解除後,秦檜就派人向主朝求和:經談判,達成了以下議和條件;以準水中流作為宋,金的分界線:淮水以西的唐,鄧兩州,全部割讓給金,宋朝每年向金貢納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等等,歷史上把這次極大的屈辱投降的合約叫做“紹興和議” ,從此秦檜的罵名流傳千古萬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