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大宋开国,万象更新。赵匡胤经过一番南征北战,见天下逐渐走向稳定,着手思考由武攻转向文治。于是乎,围绕着大宋相权,武将出身的赵普与进士出身的卢多逊,两人之间上演了一场相权争夺战。明争暗斗,针锋相对,耐人寻味。卢多逊生于公元934年,五代后周时期进士,系今天中站区西冯封村人。北宋开国,先后官至翰林学士、中书侍郎、平章事、兵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关于卢多逊与赵普之间斗法,还需从卢多逊因功升官说起。

宋开宝六年(973年)四月,翰林学士卢多逊奉诏出使南唐,以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缺江东诸州为由,与独具一隅的南唐国主李煜巧妙周旋,获取了南唐十州地理地形及军事部署情况。回到京都,卢多逊向赵匡胤献计,提出应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战术,立即率军平定南唐。

赵匡胤依计而行,亲率大军南下,平定了南唐。大军凯旋,赵匡胤见天下基本一统,考虑国家当由武攻转向文治,下诏册封卢多逊为中书舍人、参知政事。转眼之间,卢多逊成了一名副宰相。主管集贤殿书院、翰林院等。

再说宰相赵普。当年,赵普因参与策划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册封赵普为右谏议大夫。

日后,赵匡胤听从赵普等人计谋,以杯酒释兵权等手段,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财政,巩固了中央新生政权。

作为回报,赵匡胤册封赵普为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等,掌管宰相职责。

赵普凭着政治智谋与手腕,不出几年工夫官至宰相,自然得意万分。但后见赵匡胤接连提升卢多逊官位,直至副宰相,自感危机四伏,心里很不是滋味。

卢多逊作为进士出身,对行伍出身的赵普,自然有些瞧不起,台前幕后,常会取笑赵普一番。

赵普有苦难言,常常对卢多逊心怀不满。

开宝六年(973)年底,赵普接受吴越王所送10瓶瓜子金,事情不幸败露,赵匡胤盛怒,将赵普罢去宰相之职,让其出任怀川河阳三城节度使等职。

开宝末年,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登基称帝,号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赵光义考虑卢多逊辅佐太祖有功,册封卢多逊为中书舍郎、平章事,以宰相之职掌管朝政。事过不久,又因随帝平定北汉有功,加册兵部尚书,红极一时。

赵普见太宗一直为兄终弟及登上帝位,广受指责热议,难以服人,灵机一动,见了太宗,以“金匮之盟”伪证取悦太宗。号称太后生前留下遗嘱,皇位实行继兄称帝。

太宗一听,自然十分欢喜,册封赵普为司徒、梁国公。

赵普回到京都,与卢多逊水火不容,两人处处明争暗斗,事事争权夺利,朝廷暗流涌动。

次年,赵普察言观色,见太宗坐稳了江山,已不愿将皇位传给皇弟赵廷美,而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孙,于是朝堂启奏道:皇上,若是按照历朝历代皇位传承典制,皇位当父子传承,而非继兄称帝相传。如今,我朝依照太后懿旨,已经传错了一次,以后岂能一错再错?皇上当把皇位传给子孙。

太宗听了,一口赞同。朝臣们听了,一片哗然。

卢多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朝堂质疑赵普说:当初,继兄称帝,你声称是太后懿旨,金匮之盟。如今不出一年,怎么又改口声称废除继兄称帝?皇位继承,国之大事,岂非儿戏乎?

赵普见太宗一脸得意,只是笑而不答。心思“什么儿戏不儿戏,你不顺着皇帝心思做事,这回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散朝后,赵普令人整理出卢多逊等人与赵廷美的来往情况,隔日早朝参奏卢多逊等人暗地里与赵廷美密谋,意在协助赵廷美夺取皇位。

太宗感到正中下怀,不问青红皂白,将赵廷美、卢多逊等人逮捕下狱。本想将其赶尽杀绝,后考虑卢多逊曾为国相,自知有些理亏,下旨革除了卢多逊官职爵位,全家流放去了海南。

赵普如愿以偿,复又登上了相位。

卢多逊举家来到海南崖州,落籍水南村,时过三年,含恨而死(985),享年51岁。

如今,其后世子孙在海南三亚市水南村建有卢多逊纪念馆。

另外相传,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卢武铉,皆系中国古代卢氏后人。

2013年,市考古队对中站区西冯封村卢氏祖茔进行考古挖掘,结果在卢多逊伯父卢价墓地出土了一块由卢多逊撰写的墓志铭,很是珍贵。

目前,卢价墓地已被迁往圆融寺一侧的卢园。

请看下期;

怀川十四宰相——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焦作——城市文化名片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王先鹏——中国旅游文化传奇系列图书

焦作经典史话(78):怀川十四宰相——北宋卢多逊与赵普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