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上漲遇上人民幣貶值 下周一成品油價或創最大漲幅

國內車主們的苦日子要來了。

7月9日(下週一),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多家機構預測,下週國內油價即將迎來年內第八次上調,漲幅或將刷新年內最大值。

機構分析認為,本計價週期以來,歐美原油處於震盪上漲態勢,提振原油變化率正值內上漲,下週國內油價即將迎來年內第八次上調,漲幅或將刷新年內最大值。截至7月3日收盤,國內第7個工作日參考的原油變化率為6.37%,對應的汽柴油價格上調幅度為240元/噸,7月9日24時國內油價即將迎來今年的第八次上調。

國際油價上漲遇上人民幣貶值 下週一成品油價或創最大漲幅

此外,由於國際原油以美元計價,從三月至今,人民幣對美元最高時貶值幅度達6%,意味著人民幣的購買力在下降。人民幣貶值疊加國際油價上漲,對於汽柴油使用者來說,不管是私家車主也好,還是航空公司,用油成本都出現了大幅提升。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兩週航空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等航空公司股價都出現了超過30%以上的跌幅。

苦日子還遠未到頭,眾多機構預計下半年人民幣還將出現一定幅度的有序貶值,同時國際油價還將繼續上行。

預計在下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還將會有一定幅度上漲。

今年以來汽油價格每升已上漲0.42元 柴油價格上漲0.44元

目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實行的是“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根據此原則,2018年共有25輪的油價調整。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調價幅度低於50元/噸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2018年年初至今,我國成品油調價呈現出“七漲五跌”的格局,增減衝抵之後,汽油價格累計上調幅度535元/噸,柴油價格累計上調幅度515元/噸,摺合升價92#汽油漲0.42元,0#柴油漲0.44元。

進入本輪計價週期(6月26日)以來,受OPEC產油國增產規模低於預期,美國原油庫存銳減,以及伊朗及利比亞原油輸出受阻等因素助推,國際原油開啟了連漲模式,其中WTI從每桶68.08美元漲至74.14美元,漲幅高達9%。

這也是眾多機構預測本輪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創年內最大漲幅的主要原因。

原油供應缺口加大 下半年國際油價將繼續上漲

筆者認為,決定國際油價的因素是供需,全球油市實現供需再平衡的目標後迅速進入了供需緊平衡的狀態。當前全球原油供給9800萬桶/日,原油需求已經達到了9900萬桶/日,且需求的缺口還在擴大。

特朗普決定製裁伊朗讓國際原油供應雪上加霜。

特朗普已正式施壓盟友,要求到11月4日開始將各自的伊朗石油進口降至零,並且美方不打算在石油進口問題上提供任何豁免期。目前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在240萬桶/日,若伊朗的供應消失,國際原油供應將偏緊,國際油價偏強運營的概率很大。

鑑於伊朗原油供給及委內瑞拉產量在未來下滑等影響,因此最終只能由沙特、俄羅斯以及美國進行增產來彌補未來原油需求缺口。美國本可以出口原油進行彌補市場空缺,但受到運輸條件限制未能如願。沙特目前是最有能力擴大石油產能的國家,如果沙特在增產問題上模擬兩可,沒有給出確定的增產數額,甚至不願意較大幅度增產,那麼未來油價可能超預期性地上漲。

從需求端看,進入2018年,中國原油需求超預期增長,日均進口量突破了900萬桶,比2017年增長了75萬桶,大大超出了年初很多油氣觀察人士的預期。今年1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突破了4000萬噸,有機構解釋為煉廠出於春節前備貨增加了採購量,但到了3、4、5月份,中國的進口量依然達到了3900萬噸,說明中國原油需求的增長是持續且穩定的,原油需求的增長也反映了穩中向好的經濟基本面。

對於下半年的國際油價走勢,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認為,由於特朗普政府要求各國在11月前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今年下半年原油價格上漲將超過其此前的預期。該行將未來六個月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均價預期上調至每桶85美元,比此前預期的高出7.5美元。

供應減少需求增加,國際油價將不可避免地繼續上漲。

對於已經到來的高油價時代,毫無疑問將會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對於私家車主來說,燃油支出提高了。對於家庭主婦來說,由於油價上漲帶來運輸成本上漲,蔬菜等價格也會跟隨上漲。對於商務出行人士而言,油價的上漲也會帶來機票價格的上漲。

大家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已經到來的高油價時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