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石碑上的宝鸡故事

岐山农民捐献珍贵唐碑

2016年某日,岐山县京当镇驸马庄村的六位村民,在崖面上取土时发现一座墓葬,墓葬空空,只有一块唐代墓志铭。六 位村民合力把唐铭抬出,暂且放置在 一 个仓库里。不料,唐铭失窃,被人贩卖到河南,村民知道后,又把唐铭追了回来。“还是捐吧!”大家决定,把唐铭捐献给岐山县博物馆。


刻在石碑上的宝鸡故事​ 唐铭人物图案及唐铭局部

捐碑的村民代表巨九科,腿部前几年因工致残,还打着钢板。他受大家委托,用一辆三轮助力车驮着几百重的石碑,骑行十几公里赶到县博物馆,对迎接他的馆长说:“捐给国家,放心!”

岐山县博物馆向巨九科等六位捐赠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并依据相关文物征集法规定予以奖励。经初步鉴定,此碑为唐代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家族墓志铭,铭文记载了王武俊家族祖孙四代人的仕宦经历,以及王武俊孙王承宪早殇并葬于岐山望云原的情况。此碑形制较大,与一般唐铭相比,铭文楷中带行,字体潇洒飘逸;碑身四面镌有人像及十二生肖动物图案。除了有历史研究价值外,还有艺术欣赏价值,文物等级达到“国家二级”。
刻在石碑上的宝鸡故事​ 唐铭人物图案及唐铭局部

刘氏墓志上的西秦女性

刘氏是岐王李茂贞的媳妇,从大唐秦王陵出土的刘氏墓志看,她是一位颇识大体的西秦女性。
刻在石碑上的宝鸡故事​刘氏墓志拓片

墓志志盖正面阴刻篆体“ 晋 故秦国贤德太夫人墓志铭”,四周斜坡面上有线刻玄武、朱雀等四方神像,并饰有缠丝花纹。志石正面阴刻楷体铭文,采取骈体文格式 撰 写,共1691字。“ 凤翔管内观察支使鱼崇远”撰文,“凤翔府功曹参军孟居业”书丹,孙福镌字。

据铭文记述,刘氏是岐州人,嫁给李茂贞后被封为“国夫人”。天福八年夏天,凤翔地区发生蝗旱灾害,饿死了不少人,67 岁的刘氏闻之,心情非常沉重,对亲戚和左右说:“流年不利,饥馑越来越严重,百姓必然会责骂我们这些执政的人;如果能消除大灾,就把我这身老骨头都赔进去吧!”从此,她整日祷告祛灾,茶饭不食,终于有一天奄然而终。
刻在石碑上的宝鸡故事​刘氏墓志

刘氏的形象,在一些野史杂记中更为丰富。据大唐秦王陵馆藏图书记载,李茂贞和他领导的博野军是外来户,初到凤翔,由于管束较松,多有危害地方之事;李茂贞颁布的政令地方上也没人听。刚刚嫁给李茂贞的刘氏,建议李茂贞鼓励手下将士与当地人广结姻缘,并吸收地方名士进入统治集团做官。李茂贞实行这两项举措后,大大缓解了军地两方的矛盾,也使自己真正站住了脚。

李茂贞割据岐国后,多次表示要给刘夫人娘家亲属封官加爵,但刘氏都拒绝 了。刘氏的娘家人,一 直没有做过大官。她对丈夫说:“自己娘家里没有可用之人,封官给他们,他们承受不起,白浪费了官位。”

禁采兰草碑的恤民佳话

公元1727年,新上任的宝鸡知县杜蒉生在益门镇某处立了一块禁令碑,晓谕四村百姓,为避免虎狼伤害,特革除旧例,从此禁止上山采摘兰草。《宝鸡县志》上记载的《禁采兰草碑记》就记的这块碑。后来,禁采兰草碑突然下落不明,1996年12月出版的《 宝鸡县志 》上明确记载该碑已不存在。没想到2012年某日,这块禁采兰草碑被一名画家发现,重见天日。
刻在石碑上的宝鸡故事​2012年秋季兰草碑复立现场

据专家分析此碑的历史价值说,杜蒉生立碑的背景,正值雍正初年,清廷正在西北青海一带平定叛乱,国力还不是很强盛,百姓负担重。杜蒉生看到村民因采兰草上贡官家,有些伤了,有些残了,有些毙命,他为此感到痛心,初到益门镇便立碑革除这项陋习,这反映了当时的地方官具有以人为本、体恤民生的进步思想。

“ 无独有偶,杜蒉生除亲自撰写《 禁采兰草碑记 》碑文外,还在上任之年立下《 禁革陋规碑记 》,有禁止渡口收取过路钱、禁止地痞向往来盐商敲诈要钱等十项规定。看来,这位县官恤民力度很大。他的这些举措影响了乔光烈、何其偀等一些后来的宝鸡知县,纷纷效仿他的做法勒石革弊。例如嘉庆十年,宝鸡县令何其偀立了一块《永革陋规告示碑》,内容竟然也是禁采兰草,批评借兰草敲诈勒索村民的基层政权,至今依然有借鉴意义。此碑为卧碑,镶于益门堡二组关帝庙外墙上,和禁采兰草碑 就像“ 父子碑”。”

榜眼题碑回归凤翔“老家”

2014年,市区某古玩市场出现一块清朝同治年间的墓志铭,铭碑书写人系同治十年的殿试榜眼、古城西安高家大院主人高岳崧。这可是高岳崧书法碑刻首次在我市发现,而且墓主郑士范是解元出身,是凤翔籍清末名流。


刻在石碑上的宝鸡故事​市场里发现榜眼题碑

墓志铭用一块青石制成,在乌黑的石面上刻着一些篆体大字和几行楷 体 小 字。篆体大字分四行,有“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 赏戴花翎 补用知府 贵州平越直隶州知州 冶亭郑公墓 志 铭 ”等字样。楷体小字刻有“ 陕西凤翔府知府署西安府事愚弟李慎撰”及“诰授翰林院编修高岳崧书 ”等字,碑的石质敲击如磬,系上好的石材。专家评价说,郑士范是清末凤翔籍经学家,道光二年解元,曾重修过张载祠,在当时名望很高;高岳崧陕西长安人,系清同治十年辛未科榜眼,写得一手好字,但因其早逝,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榜眼给解元题写墓志铭盖碑,很是罕见!

此碑经本报报道后,没想到还有后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