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成爲老字號 「返老還童」的新風口

曾幾何時,老字號在人們心目中作為“品質”、“匠心”、“經典”的代名詞,成為消費者首選產品。但隨著時代和生產技術的發展,琳琅滿目的商品種類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消費選擇,同時各商品之間的各種營銷玩法也將品牌之間的競爭推向白熱化。而作為傳統商品的老字號們,產能較低、傳統銷售渠道限制、營銷功力薄弱、品牌老化、與新生代消費群體產生隔離等弱勢暴露無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尤為窘迫。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新零售”的出現產生逆轉。

新零售是互聯網+發展至一定成熟度之後,著重於打通線上線下的新消費及零售模式,在傳統渠道、營銷、購物體驗等方面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以京東商城和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新零售專家平臺開啟了探索“老字號”品牌的新零售之路。

新零售成為老字號 “返老還童”的新風口

2017年前後,天貓商城啟動“老字號”計劃,吸引來北京近30家老字號品牌及全國近半數的經商務部認證的“中華老字號”品牌進行首期合作,隨後啟動“北京老字號館”,通過數據和技術賦能老字號品牌進行定製化生產。2018年1月,京東超市與13個省市老字號協會及老字號品牌聯合成立首個“中華老字號互聯網無界零售聯盟”,同時啟動京東超市年貨節。

新零售“戰果”喜人。第一批在天貓嚐鮮的老字號們,已經收穫頗豐。近兩年來,北京老字號電商十強的銷售增速超40%,而2016年的增長達到59.5%;中國最早的冷飲品牌“瀋陽中街”新品“中街1946”在天貓618期間4分鐘狂賣10萬支,擊敗哈根達斯、雀巢等品牌,問鼎類目第一;慈禧用來古法炮製的慈禧同款薑茶,用朕的口吻打出的霸氣廣告詞,讓女剁手黨們秒變公主和女王,一上線就成爆款。故宮旗艦店裡,很多商品都經常脫銷。

新零售成為老字號 “返老還童”的新風口

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北冰洋汽水,在2015年進入天貓超市,兩年間,銷量同比增長了33倍,並通過天貓超市打開香港市場。

那麼,新零售究竟憑什麼讓老字號品牌“返老還童”?

首先,新零售為老字號拓展了交易半徑。老字號的產品售賣往往侷限於傳統銷售渠道,消費者覆蓋半徑,以及薄弱的區域配送能力,所以老字號品牌多為區域性地方性特色品牌。但是對於互聯網電商技術作為支撐的全球化市場而言,交易半徑早已經不再成為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障礙,線下距離正在隨著現代冷鏈技術和物流配送業務的發展越縮越短,全球化銷售渠道拓建需求越發明顯。另一方面,人口活動半徑也正在全球化,原先在某一區域的消費者迅速擴散至天南海北,但是他們的消費需求並沒有因此而減弱,相反,這種需求因為不能夠完全滿足而變得強烈。所以,交易半徑全球化是必然趨勢,而新零售是通向渠道全球化的一條通路。

第二,新零售的新營銷讓老品牌年輕化。與老字號的產品質量構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品牌老化程度較大。隨著消費升級,新生代消費群體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產品本身,他們的消費主張偏向個性化、年輕化、娛樂化。而老字號能否通過新營銷玩法與新生代消費群體產生鏈接、建立消費認同,成為市場營銷工作重中之重。例如故宮博物館文創衍生品通過在線上推出皇帝版“愛是一道光”海報,在天貓旗艦店推出新產品“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摺扇等花式營銷方式,迅速走紅網絡,成為新消費群體關注和議論的焦點。

第三,優秀的產品基因是老字號借新零售打開市場的利刃。老字號以其傳統健康的製作手藝、良好的產品品質經過了時代的檢驗,成為老字號品牌最重要的有形資產。新消費時代儘管對於消費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一切都建立在產品本身上。另外一方面,互聯網營銷有效拉近產品和用戶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會成倍放大產品的優缺點,從而決定一個產品能否獲得口碑。綜上,優秀的產品是企業藉助新零售打開市場的基石。

中國調味品協會立足於調味品行業發展,以促進產業資源整合、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為宗旨,成功舉辦了13屆CFE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博覽會。2018年中國調味品協會定位為“互聯網及新零售服務元年”,積極整合各大互聯網巨頭資源,通過“味動中國”地方巡展和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等活動形式,為調味品行業企業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

2018年6月9日-6月10日,由中國調味品協會聯合阿里巴巴、京東超市共同打造,專為調味品行業定製的全新項目“味動中國·中國調味節”首站登陸鄭州,活動旨在助力企業實現“年中大促,消費滲透”。以新玩法、新技術、新模式賦能傳統調味品企業。著眼於新零售、新渠道的未來發展變化,協助企業建立線上線下融通的全渠道,再造靈活供應鏈,實現消費的無縫銜接,為消費者提供更佳的購物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