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寒門發聲,如何突破學習成績的馬太效應

  • 四葉花開家庭幸福教育機構,是一家致力於解決各種家庭教育問題的專業教育機構。
  • 通過開設家庭教育培訓課程和1對1跟蹤訓練服務,幫助家庭解決諸如孩子教育、孩子學習、
  • 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及自我成長和規劃等問題。
  •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不要忘記點擊關注

今天在頭條看到一篇文章:《考高狀元出爐了,寒門弟子還有希望嗎》,文章中說:

今年,安徽省文科狀元鄭辰筱,來自合肥一中。

為寒門發聲,如何突破學習成績的馬太效應

這位看起來文弱的小姑娘,12歲的時候就曾在美國留學,從初中開始已經跑遍了美國、德國、西班牙等全球十多個國家。

她的父親是警察,而母親經商,家庭背景極其殷實。

四川省理科高分考生周川,取得了718分的傲人成績。

對於這樣一個讓普通孩子望而卻步的成績,周川本人卻沒有表現出很驚訝或者很在意。

因為他們一家人基本都是學霸,而且家境優渥。周川的姐姐前年就曾以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學。

而他其實在去年就已經被北大醫學院錄取,但是因為自己不喜歡醫學專業,於是急流勇退,又繼續學習了一年,今年的志願選擇了北大數學系。

為寒門發聲,如何突破學習成績的馬太效應

以653分奪得四川省文科第一名的卓汐聰,就讀於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

卓汐聰與我們想象中的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霸完全不同。

他除了學習之外,各種興趣非常廣泛,踢足球、打籃球、主持表演,他是德國拜仁隊的鐵桿球迷,每週六必看比賽,直至高考前一個月才停止觀看,此外他還在學校藝術節中當任主持,自導自演了舞臺劇《趙氏孤兒》。

為寒門發聲,如何突破學習成績的馬太效應

中國校友網對全國各省級高考狀元的調查顯示:“2007-2016年全國共有約837名高考狀元。其中,近五成的狀元父母是教師(35%)和工程師(12.6%),還有近兩成父母是公務員。

而來自農村、經濟狀況欠佳家庭的狀元所佔比例下降。隨著我國高考競爭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績除了與考生本身努力有關之外,考生所擁有的社會資源與教育資源也至關重要。”

這樣的趨勢在這幾年中越來越明顯。一二線城市的高知和富裕家庭,往往也擁有更多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這種家庭中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僅學習習慣更好、學習能力更強,而且更加見多識廣、多才多藝。

從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番說辭開始,狀元都是家境優渥,寒門是否還有希望的議題就沒斷過。

這樣比較的意義是什麼呢?

因為中國有“寒門出貴子”的說法,所以為了加大階層固化的焦慮,用各種例子來說明,寒門沒希望了,再難出貴子了。

“寒門出貴子”之所以流傳甚廣,就是因為寒門出貴子難啊,不只是現在,就算是過去寒門出貴子也難啊,很多貧困地區學生上不起學,有機會上學的學習條件也很差,考出大山,走出農村對他們來說很難,難能可貴才成為佳話,變成一種現象。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有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它體現在社會的任何一個領域。強者越強,弱者愈弱,在學習和教育中也不例外。

條件好,擁有資源多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這本身就是真理,沒什麼可討論的。

媒體和有些機構一遍遍的拿“寒門沒希望”了說事兒,也不過是在放大普通百姓的教育焦慮罷了,所謂何事?為了讓焦慮恐懼的父母花錢買安心。

每個生命自出生起就在努力向上,都想去更高的地方,都想過好的生活。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的家庭決定了他的資源和起點;相對公平的是每個生命都有需要面對的困難和痛苦,年薪三萬的人和年薪三百萬的人各有各的煩惱和痛苦,誰活得都不容易。

拿中產的孩子和寒門相比根本就沒意義,只能煽動父母的比較心裡和虛榮心。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贏得別人,而是為了成就自己。

高考是每個學子人生中的一道關卡、門檻,它的意義不是為了競爭和分出勝負。

就算如上文所說,高考狀元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寒門沒有希望了,沒有什麼希望了?沒有當學霸上名校的希望了,還是沒有人生的希望了?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2016年“全球青年領袖”得主李一諾在演講中說:“我在羅德獎學金的終審委員會上,每年看大量優秀的年輕人,我在麥肯錫做過大量名校畢業生的招聘和他們的職業發展支持工作。可以負責任地說,首先,進大學遠遠不是終點,連人生的起點都不算,另外真正優秀的人才,不是靠“路徑”培養出來的。”

可惜,像我們這樣願意說出教育真相的人太少,太多所謂的教育專家在忽悠家長,而家長又很少真正地獨立思考。

高考的成功只能代表過去十幾年裡很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上名校給人生爭取了更好的機會,但是並不能決定人生的成敗。

沒有做學霸的希望了,那就沒有吧。但是人生還充滿了希望,決定人生成敗的,從來不是這些外在的選拔標準,而是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清楚自己的優勢、劣勢,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找到努力的方向並堅持不懈。

這些決定人生根本的問題是學校無法教給孩子的,無論是它是重點還是名校,而只能由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來完成,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突破學習成績的馬太效應。

這篇文章是寫給百姓家庭的,咱就說點實在的,家庭教育怎麼做?首先來說作為父母你活明白了沒有?你是否對自我有清晰的認識?你是否有從心而發的人生目標?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只有你活明白了,有個可以掌控的人生,你的孩子才能有個好的模仿對象,他早晚也會活成你的樣子。

所以說,如果你連最基本的還沒做到,你自己還沒活明白,那麼不管通過什麼方式,看書也好,悟性不好的就找專業人士,趕快學習成長自己,先活明白自己的人生,再說教育孩子的問題。

如果你自己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定位,整天為了養家餬口疲於奔命,牢騷滿腹,你哪裡有心情升級教育軟件,做好家庭教育呢?

如果你已經活明白了,就可以去影響帶領自己的孩子,幫助他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明確人生努力的方向。

通過良好溝通增進親子關係——讓他更聽你的話,明白你的苦心;

通過鼓勵欣賞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有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通過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培養孩子高情商,讓他成為受歡迎的人;

通過多元思維能力,培養孩子發散思維,開闊眼界,提升人生境界;

通過終身學習的能力,帶動孩子熱愛學習,把學會變會學。

這是四葉花開注重培養的五大能力,是讓孩子優秀,讓家庭幸福的五大法寶。

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除了這五大能力,具體來說還有“陪伴”、“傾聽”、“接納”等等,每一個點都有操作技巧,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真正做到。

如果你真的能夠做到,即使拼不過學霸,你的孩子也一定很優秀。

去年走紅的育兒嫂範雨素,夠草根吧,她一個人帶倆女兒北漂,住在貧民村,但是她參加草根文學小組,又去舊貨市場淘購大量書籍,在她的影響下讓女兒自我閱讀,自我教育,最終成為北京白領,超越了自己的階層。

人生的成功沒有統一標準,終極的定義是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她可以,你也可以,誰說寒門沒有希望?每個生命都自帶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