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守時」,雖然是小事,卻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的一個朋友,開了一間畫室。她的班上有兩個同學,一個從不遲到,一個經常遲到,結果半年學習下來,兩個孩子的效果截然不同。

讓孩子學會“守時”,雖然是小事,卻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那個從不遲到的孩子,是個男孩,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高照,他都是提前來到畫室,做好準備,等老師開始。雖然男孩子難免活潑、調皮,但繪畫技巧卻突飛猛進。

而那個經常遲到的孩子,是個女孩。因為女孩媽媽對此並不上心,總覺得是興趣班,孩子自己喜歡就好,遲到幾分鐘也耽擱不了多少事。也許正是這種敷衍的態度,即便剛開始孩子對繪畫充滿了興趣,半年下來仍然還處於塗塗畫畫階段。

女孩媽媽覺得很奇怪,明明自己的孩子對繪畫充滿了興趣,為什麼效果不好呢?於是在一次等孩子的過程中,女孩媽媽向男孩媽媽取經。

男孩媽媽謙虛地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繪畫之類的興趣班,孩子感興趣固然重要,可態度更加重要。我只是要求我的孩子,既然他自己做了學習繪畫的決定,那麼就一定要態度端正。而守時,就是基本的端正態度。

朋友感慨地說,態度決定學習的狀態,而狀態決定學習的效果。

讓孩子學會“守時”,雖然是小事,卻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為什麼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守時呢?因為守時,不僅僅是一種自律,還是一種責任心。

就算是成人,也很願意結交那些守時的朋友啊。如果總是遇到一個經常放鴿子的人,估計沒多久,這個人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吧!

守時,能夠給人一種信任感,讓別人願意相信他,在團隊活動中更容易獲得好的機會;守時,也能夠給自己一種責任感,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並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而更重要的是,守時,能夠鍛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每天到那個點需要做什麼事,孩子的內心都有計劃。

例如,前面例子中的男孩,他清楚自己每個週六的上午8點半要出門去繪畫,那他會在這個時間之前,做好一切安排,包括吃飯、收拾書包等等。一到8點半,就準時出門,風雨無阻。

其實,這也就是相當於孩子已經開始給自己制定一定的計劃了,雖然這個計劃只包含了週六上午,但對於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這個開始肯定將會為他的一生帶來益處。

讓孩子學會“守時”,雖然是小事,卻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記得,我家孩子的幼兒園老師曾說,班上做事最利索的孩子,通常是那些基本不遲到的孩子;而那些經常踩著點或者遲到的孩子,基本都有做事拖拉、馬虎的問題。

想想我自己上學的時候,確實也是如此。我們班上,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基本都是上學不遲到的,甚至有些還會提前來到學校,然後做好充足的準備,開始上課。

而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很多都是踩著點跑進教室的。然後匆匆忙忙奔向座位,再利用半節課來恢復情緒,結果老師該講的重點都已經講完了。長此以往,自然學習跟不上,成績也就不理想了。

而這背後,其實都是家長的一念之差。

讓孩子學會“守時”,雖然是小事,卻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由於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弱,在五六歲的時候,還不懂得自己給自己制定一定的計劃,也不懂得做什麼事情都該有認真的態度。這個時候,

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引導和監督。

如果家長自己就覺得上幼兒園的孩子遲到與否並不重要,認為興趣課上遲到幾分鐘沒有關係,那麼給孩子的印象就是這些事情是不需要認真對待的。

長此以往,孩子自然就形成了散漫、拖拉的性格習慣。這個時候,家長再想糾正孩子,改變孩子,就很困難了。

但是,如果家長本身就對這些事情很關注,引導孩子上學不遲到、約會不遲到,那麼孩子自然也形成認真的態度。

在今後,無論做任何事情,孩子都會清楚,守時,是做人的基本素質。

網上不是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嗎:守時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守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