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湖洋“石鼓尖”的情怀

走在“石鼓尖”路上

石鼓尖位于湖洋镇上坂村境内,“山不在于高有仙则名”,正如其名,石鼓尖对于湖洋中老年的那一代人来说,都是熟悉的。

永春湖洋“石鼓尖”的情怀

虽是湖洋人,还从没去过。正好国宝老师与我有些臭气相投,一拍即合,拉上小许,傍晚临时踏上探访“石鼓尖”之路。从镇区出发,穿过民房密集的下坂,顺着湖洋溪边山路十八弯的乡间小道,来到“石鼓尖”山脚下。

“石鼓尖”就隐藏在朦朦胧胧的深山里,四面都是山,天空乌云密布,路的左边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坎坷不平的小道通往山上,自己心里头有种怕怕的感觉。带着一种探求的欲望,踩着高低不平的泥土卵石,顺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扶着路边的树枝,拄着捡来的拐杖,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爬上了心里头一直惦记着的“石鼓尖”。

永春湖洋“石鼓尖”的情怀

“石鼓尖”不大,在一望无际的群峰里,它是显得那么的小,周围四面都是山,杂木丛生,山坡上以前的芦柑、油茶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些新开垦种植的黄花菜,零星几棵高大的松木,屹立在冬风里,显得那么的安静与凄凉。

在半山腰上可以看到一座历经风雨遗留下的两层旧土楼房。楼房有些破落不堪,墙上长着青苔,墙体石灰已经脱落,屋顶几张瓦片在风中摇摇欲坠,在黄昏下,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希望能在那找到点什么,可是除了土楼屋里尚存的旧土灶,其它的什么都没有。

>>>石鼓尖的历史<<<

湖洋镇龙山村归国华侨郑启存经过相关部门的申请,于1954年开始带着家人和场员风餐雨宿,历经十多年的艰辛,在“石鼓尖”山上先后开垦了500多亩的山地,并种下金桔、芦柑、油茶、桃李等水果以及杉木,创办了闻名全省“石鼓尖华侨垦殖场”,与猛虎、天马、龙华、醒狮等并列永春四大华侨茶果垦殖场之一,郑启存也成了“永春芦柑第一人”。由于历史原因,垦殖场在“文革期间”被政府收归管理。

永春湖洋“石鼓尖”的情怀

站在“石鼓尖”山坡上,感觉冬天里的风很大也很冷,山脚下深不可测,远处村落里的灯火在夜幕下隐隐约约开始亮了。

想起“石鼓尖”以前的繁荣,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天空越来越暗了,打着手电,小心翼翼地走下“石鼓尖”,心里的感觉有些沉甸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