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法则,测算你的财富缩水时间,人生路上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本文为“聪明的投资者”投资理财征集活动参赛文章

小夏因为工作原因浏览一些论坛,经常看到一个比“逃离北上广”更普遍的提问:我攒了几百万了,或者把我北京的房子卖了,净剩大几百万,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有不少利息,能不能去个小城市安心养老了?

70法则,测算你的财富缩水时间,人生路上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小夏想说的是,如果手里有几百万,最好不要停下工作的脚步。因为现在的几百万和几十年后的几百万,将会有质的不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通胀和养老的话题。

养老是个全球难题

今年的两会期间,延迟退休的呼声再一次被代表委员提出。相关人士表示,不仅是60岁,从长远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说,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

在情感上,现在工作的很多人对于延迟退休有抵触,但从理性角度看,延迟退休似乎是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不仅在中国,从全球范围来说,养老都是个难题。不久前日本政府就批准了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以后的计划,这中间既有人口结构问题,也有养老金供给的问题。

70法则,测算你的财富缩水时间,人生路上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现在有延迟退休的安排,就是因为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未来养老金供给不一定能满足需求。原因是,在养老金现收现付的状态下,未来工作的人口在减少(提供养老金),而因为人口结构和预期寿命的增长,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

70法则,测算你的财富缩水时间,人生路上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全球很多发达的经济体,实际上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其实没有,小国可以引进年轻的移民,大国基本上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工作的年轻人征收更多的税费,这会导致代际不公,经济低迷;另一种方法是延长退休年限,或者降低退休金的替代率。

什么叫替代率就是你领取的退休金,能替代你工作时购买力水平的多少。比如你退休时薪酬1万,第一年领取养老金6000,那么替代率就是60%。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国家养老金体系只覆盖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替代率不断下降。

也就是说,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也许能保障晚年的生存尊严,但大概率不能满足美好晚年的需要。

国内普通老百姓对养老金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淡漠,大概原因是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的时间比较迟,是一个“年轻的体系”,人们并没有养老金不足的切身体会。

70法则,养老为什么难

回到我们最初提到的问题,如果年纪还不是很大,现在有大几百万,能不能就回家退休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不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比如年轻人应该选择奋斗的价值观等等),而是一个数学问题。

这里一个核心的问题是通胀导致货币的购买力贬值!有一个除数法则叫“70法则”。

70法则

用70除以通胀率的分子,得到的数字就是你的购买力下降50%的时间。比如通胀率是2%,那么35年后同等货币的购买力减半。

例如:70÷2=35,35年后购买力减半

以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为例,最近10年(2008-2017年)是中国有CPI统计以来通胀率均值最低的一个10年,这十年的均值是2.62。如果一直是这个数字,意味着27年后货币的购买力减半。(如果你经历的是1985-2017年,那么抱歉,按照官方CPI数据中值,你持有的货币购买力大概每6年就会下降一半。)

70法则,测算你的财富缩水时间,人生路上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但大家知道官方CPI数据和实际感受还是有一定差异,所以有人提出了另外的算法,即M2增幅和GDP增幅的差值,可能更能代表包括资产价格、租金等在内的通胀感受。那么过去十年这个数字是多少呢?大概在7%附近。也就是说只需要10年,购买力减半。

假定你40岁,手中有500万存款,如果通胀水平持续保持在这个区间,那么意味着60岁的时候,货币购买力已经下降了75%。即使你每年获得4%的收益,这笔资金的购买力也缩水了35%。别小看4%,在当前及以后的若干年,对于低风险投资都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

70法则,测算你的财富缩水时间,人生路上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那么显然,如果将你的投资回报率提升,养老金的难题会有所缓解,按照上面的数据,长期回报率上升到7%,你就不亏了。以后每提升一个点都是为晚年生活赚到了。美国人会设计401K条款,而且401K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入了资本市场,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不管投入资金的多少,都应该有这样一笔资金,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筹划。我国即将推出养老目标基金,一种专门为满足个人养老投资需求打造的公募基金,值得大家期待。

银河数据:从首只开放式基金算起,截止到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为16.5%,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10.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为7.2%,超出现行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4个百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