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回民为何鲜有卖国贼,军阀马鸿逵为何坚决不愿投降日军

十四年抗战中,中华民族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民族败类,比如大汉奸汪精卫、头号满奸溥仪和蒙奸德王等,然而作为第二大少数民族的回族却鲜有回奸出现。

早在20世纪初,日本就计划在中国发起“回教独立运动”。日军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还幻想着在西北成立“大回回国”。有着“汉奸之父”之称的板垣征四郎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让宁夏王马鸿逵“登基”。

抗战中回民为何鲜有卖国贼,军阀马鸿逵为何坚决不愿投降日军

板垣征认为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二伯马福禄与起义军出身的马家军将领不同。他们都武进士出身,靠着军功一步步爬上去的。马福禄在庚子事变中牺牲,马福祥因护送慈禧太后西逃有功而被赏西宁镇总兵衔。

所以马鸿逵常以忠臣良将之后自诩,而且还视马步芳等为草寇贰臣。板垣征四郎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想让其继续为溥仪的伪满洲国尽忠。

除了之外,日本人更看重马鸿逵手上的地盘。宁夏紧挨着日本人控制的内蒙,一旦在这里成立“自治”政府不仅甘肃、青海唾手可得,而且还能对新疆和川陕形成巨大威胁。

抗战中回民为何鲜有卖国贼,军阀马鸿逵为何坚决不愿投降日军

日军对马鸿逵可谓威逼利诱,先是在阿拉善旗和额济纳旗建立特务机关,而且还修筑了飞机场,大有直捣宁夏的势头。随后板垣征次郎还亲自飞赴阿拉善旗的定远营会见马鸿逵,邀请他出任“西北回教总联合会”会长。

板垣征四郎自信满满而来,却没想马鸿逵只派来了省府秘书长。他还没开口,宁夏代表就要求撤走日本特务机关,双方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全面抗战爆发后,欧美各国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中立态度,唯独苏军愿意施以援手。他们将装备运往迪化,中国军方接收后运往兰州组装,然后再分发到各个战区。

抗战中回民为何鲜有卖国贼,军阀马鸿逵为何坚决不愿投降日军

为了切断这条秘密援华通道,日本又对马鸿逵发动了新一轮的策反。不管是收买身边亲信,散发传单,还是派飞机轰炸,马鸿逵都不为所动。不得已板垣征四郎再次飞往定远营,可马鸿逵依旧不愿见他。

板垣一见到宁夏代表就大声质问:

“马家两代乃是清室忠良,如今清帝国已在满洲复国,马鸿逵理应继续为清室效力,为何还要替汉族政权卖命?抗击我大日本皇军,那是汉族人的事,不是回回人的事。回回应该有自己的国家。”

抗战中回民为何鲜有卖国贼,军阀马鸿逵为何坚决不愿投降日军

宁夏代表也毫不退让:“日军在北平、南京屠杀中国人时可没说不杀回民,况且宁夏与日本的国仇家恨,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日军出兵最多。血战正阳门时,日本人杀害马家子弟最多。”板垣征四郎听完勃然大怒,当即派40架飞机轰炸宁夏,策反马鸿逵的计划也彻底泡汤。

马鸿逵及其父亲马福祥在政治上确实是墙头草,这一点板垣征四郎没有看错,但他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是清室的溥仪和还是蒙古的德王,他们只是身份尊贵罢了,手上没有半点实权,跟马鸿逵这种土皇帝根本没法比。

抗战中回民为何鲜有卖国贼,军阀马鸿逵为何坚决不愿投降日军

正如马鸿逵所说:

“我宁夏经我老马家两辈人苦心经营近二十年,有自己的军队,有了根基,岂能拱手让与你日本人!那德王乳臭小儿,上了你日本人的贼船,我老马可是见得多了,岂是那么好哄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