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不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如果日德夹击苏联的话,苏联有打胜的机会吗?

然然5921971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决定苏联成败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美国,而不是日本。

在二战中,美国通过摩尔曼斯克、中东伊朗以及远东西伯利亚大铁路三条线路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援助。其中战争后期西伯利亚铁路成为援助苏联的主要通道。

这些援助包括:炸药:132237吨,钢材:2589766吨,铝:26110吨,石油:2622357吨,化学品:631017吨,等等。

另外还有:鱼雷艇:200艘,小型猎潜艇:60艘,AM扫雷舰和UMS扫雷艇美:77艘,登陆舰:43艘,“塔科马”级护卫舰:28艘,雷达:1196部,声呐:329部,卡车和吉普车:420000辆,拖拉机:8700多辆,机车:1981辆,机床:350000台,防空火炮8218门,反坦克炮5800门,枪弹:4.7亿多发等。

正是由于美国租借法案等偏向苏联的援助,支持苏联熬过苏德战争最艰苦卓绝的时期,最终击败德国法西斯。

所以无论日本是否夹击苏联,对于苏联的成败都没有影响!

那么,为什么日本不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日本陆军能力不足

很多人说日本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战役中被朱可夫打得满地找牙后,产生了强烈的恐苏情绪,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诺门坎战役以及先前的张鼓峰之战,本质上都是关东军和苏联的试探性交锋,并不是双方的决战,和苏德战场上的大兵团厮杀差了好几个层次。

而且,在日本军队中,存在着“下克上”的传统,就是说挑起事端并不是日本高层的意思,而是关东军内部的下级军官,而日本高层包括裕仁天皇采取的是默许和纵容的态度,如果取胜了他们就继续支持这样的军事冒险,如果失败也怪罪不到天皇身上,这和九一八事变中如出一辙。

而结果就是虽然苏联的装备更为落后,但是依靠巨大的数量优势对日军形成了碾压之势,比如日军发动一次1小时的火炮齐射都是奢侈,而朱可夫却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日军阵地进行炮火覆盖。

从诺门坎战役中,暴露出日军两个问题,一是兵力不足,二是装备简陋。

此时的日军正在中国境内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且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因此日军不可能从华北地区调兵北上,而东北的关东军,镇守东北都捉襟见肘,更不可能增兵北上西伯利亚。

在装备上,日本将大量的钢材等用于海军建设上,航母和战列舰一个比一个精良,而陆军的装备可怜到普遍装备三八式不强,以及薄皮坦克。这样的装备对抗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来说可能还占优势的,但是面对基本完成工业化的苏联而言就是巨大的代差了,果然,日军被苏军吊打得很惨。

这样的军队数量和装备,是不足以北上西伯利亚的,即使打赢了诺门坎战役,也是徒劳的。

2、德日同盟貌合神离

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一直以来,希特勒都宣称日耳曼民族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而当德意日结盟后,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德国人这么优秀,那意大利人和日本人,特别是日本人算什么呢?

当然不是劣等民族,尴尬的希特勒只能宣称日本人和德国人一样是同等优秀的民族,打脸啪啪响。

从这个笑话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和日本,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这种不同决定了双方虽然结盟,但是只能求同存异,不可能做出协调一致的步伐,比如夹击苏联。

话说1941年12月9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曾经让希特勒暴跳如雷,大骂日本人蠢。而在希特勒大骂日本人之前,日本人也对希特勒非常不爽。

1939年5月11日,诺门坎战役爆发,此时的德国,早已经在1936年和日本结盟。作为盟友,希特勒应该知道日本和苏联开战的目的。

此时,即使希特勒不能及时进攻苏联,给日本提供实质帮助,在西方拖住苏联,保持压力也是应该的。

然而,1939年8月23日,为方便进攻欧洲,消除苏联的后顾之忧,苏德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得知消息的日本人心中真的是一万只草泥马来回奔腾。

从这里以及以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德日的结盟,与其说是结盟,倒不如说是德日相互妥协的结果,因为对双方而言,不相互拆台火并,就已经是老天保佑!

所以,在陆军不给力、德国不给力的情况下,日本海军开始发挥作用。1941年12月9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标志着日本开始执行南下战略。随后,美国参战,二战进程加快!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日俄战争中日军实际上是险胜,毕竟,当时日本已经倾尽国力,而沙俄还在欧洲部分有百万大军,如果不惜一切代价调往远东的话,日本由于缺钱等缘故,还真打不下去了。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陆军的训练就是以沙特以及其后的苏联为假想敌,战术训练等都已寒冷气候条件为主。

不过,二战中日本最终并未与苏联开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诺门罕战役中,日军意识到,即便是经过了大清洗,苏军凭借数量众多的坦克、装甲车和火炮等,更别提庞大的苏联空军,苏联陆军战力依然远远在日本之上,日本陆军即便是关东军这样的精锐,也难以与苏军匹敌,而且,一旦进入苏联境内作战,需要庞大的兵力和后勤支持,在当时日军身陷中国关内作战的情况下,日本陆军抽掉不出足够的资源。

另一方面,日本陆海军的内斗由来已久,“唯一比美国人更可恨的就是海(陆)军”,日本海军意识到,如果北上进攻苏联的话,唱主角的会是自己的宿敌日本陆军,海军除了担负部分运输任务和炮击沿岸,几乎没什么用,大量的资源会被日本陆军占据,远不如南下,在南洋和太平洋上,日本海军才是真正的主力。

综合因素下,在德国要求日本东西夹击的时候,日本拒绝并在苏德战争爆发半年后发起太平洋战争,最终战败。


鹰眼防务观察

不能苏联只有失败 事有起因以当时的能力还不能确定苏联远东地区有各种矿藏 德国要是占领苏联西部那里有油田矿藏还有乌克兰粮库 对德军有利人都是相互的 日军不与苏联死磕是因为不值 也可能打不过 毕竟苏联机械化军队日本是领教过了 要是日本参战苏联必输 日苏两国都输不起 苏联卫国战争中日战争 拖累了两个国家 苏日都想得到东北广发地区 东北是苏日两国的最后之地 苏联败可退往东北 日本在中国要是作战不利也可依据东北 所以两国都有重兵把守使得苏联卫国战争中日战争都打的非常惨 因为苏日把精锐部队都放到了中苏边境 要是两方当时和解中日战争和苏德战争都不会打的那么惨 人吧都是即防备又合作 一:德日都是资源匮乏之国但是德国比日本要强 苏德日的路线是三国路线 日本既不帮德国进攻苏联那是怕德国占领苏联西部以后以苏联的资源发展会更强大两国要是陆上接触日本害怕刚和德国一起干死苏联狼却又招来德国虎所以日本不会帮德国忙 相反还有一种希望苏德互相消耗 二:德国原本希望日本在苏联远东给予苏联一击但是都看透了对方的想法所以德国掐断了德国对中国的武器援助希望换取日本对苏联的进攻 因为德国是两线作战隔海还有个差一点瘫痪的英国 虽然美国暗地里援助英国但是美国也是想借助德国之手把英国从老大的位置拉下来 援助也就是撑不着饿不死 德国也使不出全力打击苏联 三:苏联基本也是两线作战前方苏联被德国打的很惨 更害怕后方日本背后突袭 冒着前方被德国打残的情况下也要往后方增兵 后方稳住了前方才算安全 苏联那也是给日本增加压力虽然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但是中苏边境上还是陈兵百万 也是让日本别打苏联的主义也就是告诉日本我就是打不过德国但是揍你绰绰有余 四:日本不像惹事在中国又陷入了持久战铤而走险打起了东南亚的主义 一是英法打败东南亚还不可能有政府就是有也不会有战斗力的军队 二是抢夺资源建立第二根据地 因为美国其实不想让日本自己占领中国所以在刚铁燃料等方面限制日本 日本也是迫不得已加上想不劳而获乘虚而入的占据了东南亚 其实美国也想占据东南亚日本这是吃了美国嘴里的肉当然要遭受美国的制裁日本被迫对美国发动了珍珠港事件 事后还顺手占领了菲律宾 美国找到借口对日宣战 美国中国英国不是两线作战德国苏联是两线作战 日本这时基本上是三线作战 以前美国暗中援助现在可以正大光明的参战 二战最大的赢家是美国 地理上的优势是没在自己家里作战 政治上的优势是把英国从第一位子上面拉了下来使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日本中国等彼此消耗甚大 在经济上大发战争之财 奠定了美国霸主的地位 其实德国要是计划得当自己应该是最大的赢家 德国在打下波兰应该直接进攻苏联而不是调转枪口对英法开战 国际上仇视苏联共产主义 德国满可以像西方要援助打击苏联西方一定会支持德国入侵苏联 在德国占领地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盟友芬兰意大利甚至是英国法国联合出兵物资以波兰为中转站 消灭苏联因为当时苏联并没有多大准备干掉很容易 在苏联领土上挑起对日战争支持英国与美国争霸 击败日本与英国东西两线真对美国 大力发展苏联矿产开动最大战争机器 支持英法占领北非 支持英法国在英属加拿大驻军支持中国真对日本 日本基本上是退回岛国在中国招募廉价劳动力 在苏联招募军队 以苏联海港建造军舰并承认英国为世界老大美国现在也只能和英国互殴 联军登录加拿大 并联合拉丁美洲墨西哥南北夹击美国 看似美国神勇要是在美国国内开战联合南北夹击之下美国必败因为美国是多语种国家国家一战国内必乱 美国的人性就是这样的 联合拉丁美洲军队在美国打击英国军队条件是将美国南部割让给墨西哥 顺道扫了加拿大 日本也只能自保因为有中国的存在不可能帮助美国 美国败后也只剩下英国和法国了对付一个法国围困一个英国那就简单了


狂心在跌倒以先

真正的历史都活在历史的长河里,以今日的眼光看待、推测、分析历史局势,讲解那些不同的二战风云。

一、历史原因

苏联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给人展现出一种宁死不从,血拼到底的战斗风格,被全世界成为“战斗民族”。而一直而来,在我国东北地区日本与苏联(沙俄)争斗长达数十年,双方互有胜负。虽然,日本最终赢得了,东北的控制权却付出无数的代价。可以说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在其后,对于苏联一直都有着一种敬畏之心。在对于苏联的态度上一直都是谨小慎微。

二、诺门坎之战

在日本成功侵略我国大部分的国土后,试探着向苏联发动了有名的“诺门坎战役”,持续周期不长,日本几乎已全军覆没的代价。见证了一下什么是机械化横流。让日本彻底丧失了对苏联挑战的勇气与幻想。

三、国内及国家局势

由于入侵太快战线过长,导致兵源、军事物资消耗过快,国内经济也下滑过快,各类物资的通货膨胀,经济形势十分严重。而在占领区不能很快的速战速决,战争陷入泥潭。使得日本急需的到各类物资进行补充。而向东攻击又以失败告终。而面对各类从美国进口的军事物资得到限制等等因素,使得日本不得不做出向南侵略的计划。

四、南侵计划顺利,袭击珍珠港成功

在不得不做出南侵计划后,在进行入侵后,发现不管是法军、英军、美军等各类西方列强国家的军队,原来如此不堪。在各类军事装备明显优于日军的情况下,被日军打得屁滚尿流。同时,各类的缴获与丰富的物质。大大的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从而刺激日本对于南部侵略计划。在这里让日本在付出很小的代价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各类优质资源。同时,让其对于西方列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后,海军对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偷袭成功,更加刺激了日本的疯狂,使其日本放弃东进苏联的决心。

五、资源匮乏、装备落后

日本的各类军事物资都优秀佩发、海军、空军等而对于陆军的战备一直未得到较好的提升与发展。在面对一些装备落后的国家时,还能靠着一腔热血与装备优势,攻城略地。而面对那些拥有先进准备的强国时,就如一个小孩去抢劫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的滑稽可笑。

你喜欢我的回答吗?喜欢就请关注一下吧!


惜花公子

如果日本呼应德国夹击苏联,那么苏联就会轰然倒地以失败告终。

如果日本能知道苏联在美国原子弹爆炸后的危机时刻出动百万大军打击关东军,特别是苏联占领北方四岛留传俄罗斯至今,那日本会坚决夹击苏联免受今日之辱。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日本当时没有选择北上夹击苏联,而是选择了“南下”偷袭珍珠港。



这由三个因素决定:一是日本和德国的战略方向不一致。希特勒深知当时的斯大林苏联是自己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掏心熊虎,故而先下手为强闪击苏联。而日本是以中国大陆为基地,收服东南亚后称霸亚洲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目标,攻击苏联始终在这个目标之后。二是日本赖以发动战争、支撑战争的战略资源如橡胶、铁矿、煤炭等都在东南亚,石油在中东,掌握资源命脉就成为“南下战略”的当务之急。三是日本认识到美国是自己实现战略目标的拦路虎,是获取资源命脉的绊脚石,因此日本急功近利偷袭美国珍珠港,意图把太平洋、印度洋的制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谁想到一旦美国巨人觉醒,倒成了日本自掘坟墓之时。


日本呼应德国夹击苏联为什么能获胜呢?看看德国当时攻击斯大林格勒苏德双方的精疲力尽就可想而知,若是日本加入平衡就会打破。正是斯大林得知日本要率先发动太平洋战争(苏联间谍佐尔戈刺探获得情报)无暇北上,因此才能把原本防备日军以逸待劳的虎狼之师西伯利亚军团,抽调回来驰援欧洲战场夺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签定

当然若是日本夹击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毫无胜算,无疑苏联也会败了,并且会败得很难看,那二次大战的过程就会很漫长,但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终究会成为必然,今天的世界局势更会很不一样。


今古达观

日本为什么不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

原因很简单,进攻苏联得不偿失,而进攻东南亚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所在。

当时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经济封锁,日本的石油等战略物资面临匮乏的危机,进攻东南亚夺取石油资源,是日本维系战争的基础;而西伯利亚当时还没有发现石油资源,荒凉空旷,毫无利用价值。另外,日本海军强大,有助于进攻东南亚,而陆军却并不是苏联的对手,北上难度明显大于南下。



德日夹攻苏联苏联会胜吗?

毫无疑问,苏联会胜的。从战力上来说,当时的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日本进攻西伯利亚,在装备上并不占有优势,广阔的西伯利亚并不像东欧,荒芜人烟,苏联即使不和日本硬碰硬,仅仅用坚壁清野战法,日本就会吃尽苦头,在加上中国的拖累,日本难以向德国那样迅速推进。而美国对日本的石油封锁,很快就会使日本陷入石油危机,战争机器面临瘫痪。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原创不易,随手点赞哦,欢迎右上角关注、转发。


津城沐雨

了解了苏联在诺门坎战役中,为了彻底打消日本北上进攻苏联的野心,不使苏联在东西两面被德日夹击,就是用大炮打蚊子的方法,彻底把小日本打怕了,关键的时候,只能用这种霹雳而又重暴力的手段,才能彻底摧毁潜在敌人发起战争的意志力,某种意义上说,敌人就是被对方的懦弱中庸之道纵容成的。


尚武者75011288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和你结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学雷锋的 那么大的西伯利亚除了木头啥都没有 盖房子倒是户型小不了 傻子才去呢 虽说只要进攻不论成败就能对斯大林格勒的战局造成对德军有利的局面 可对于小鬼子而言却是 一顿操作猛如虎 一看工资两千五 肯定打死不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