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

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

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

盛夏时节,走进临泽县蓼泉镇寨子村贾玉山的西红柿种植大棚内,西红柿苗郁郁葱葱,红彤彤的西红柿缀满枝茎,长势喜人,种植户贾玉山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

“这棚西红柿全部都是订单销售,精选后主要销往苏州、长沙等地,1吨能卖1200元左右。今年西红柿长势好,坐果率高、口感好、品相也不错,一定能有个好收入。”贾玉山一边挑拣西红柿一边介绍说。

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

目前他家的西红柿正值采收的关键期,这些天夫妇二人每天早出晚归到蔬菜棚内采摘西红柿。别看贾玉山现在收入节节高,但就在3年前,贾玉山还是一位仅仅靠着四亩耕地生活过的紧紧巴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45岁的贾玉山,由于家里土地少,两个孩子又要上学,日子过得一度窘迫,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穷”下去不是个办法,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引导、帮助下,贾玉山逐渐有了发展意愿。2016年,贾玉山从扶贫干部口中得知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设施蔬菜,对于积极修建蔬菜大棚的,按照每平方米十元给予补助,他便萌生了筹资建棚的想法。于是,他和妻子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东借西凑,加上补贴的一部分资金,筹资九万余元修建了十座钢架拱棚,迈出了产业脱贫发展设施农业的第一步,小日子一天天有了“新起色”。

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

一开始缺乏种植经验,他种植的第一茬娃娃菜苗由于低温影响和管理不善春化开花,不但没有收入,反而赔了本。辛辛苦苦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但他并不服输,没有退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抱着越挫越勇的念头,他及时的种植了二茬娃娃菜,在细心管理下,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收获,虽然仅收入2万元,但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继续发展设施蔬菜的信心。

2017 年春,他积极参加镇上举办的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并通过个人自学,向附近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学习,当年5月,头茬娃娃菜一次收益3万多元。使他信心倍增,第二茬种植时,他积极向寨子村有蔬菜种植经验的大户虚心请教种植技术,选择种植了西红柿,功夫不负有心人,西红柿收获后,收入5万多元,当年实现脱贫,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信心。2018年1月份,贾玉山流转该村群众7亩地,筹资24万元建成占地6.5亩的连体拱棚,全部种植西红柿,目前西红柿已进入采摘期。

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

连体拱棚的建成不仅给贾玉山自己搭起了致富“金桥”,也给周边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务工提供了新场地。贾玉山积极筹资发展蔬菜产业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附近也有些想创业又有点犹豫的农户前来向他打听情况,规划自己的发展“蓝图”。贾玉山积极摸索脱贫路子,在种植设施蔬菜方面为全村带了好头,也为全村农民积极探索致富增收新路子做了表率,起到了先锋引领作用。

“想法一直有啊,可就是缺资金,要不是这些年精准扶贫惠农好政策,以我家的条件和硬件基础,哪敢放手去干。”谈起发展设施蔬菜的初衷,贾玉山感慨万千。

现如今,十座蔬菜钢架拱棚和占地6.5亩的连体拱棚已成了他脱贫致富的主阵地。乘着扶贫政策的东风,贾玉山靠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凭着一股“认准就干”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韧劲有了现如今的成就,“下一步,我将依托产业扶贫政策,尽早着手准备第二茬娃娃菜的种植工作,积极参与‘借母还羔’项目,多渠道增加收入。”说起今后的打算,贾玉山信心满满。(郭海蓉)

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勤劳谱写幸福曲 脱贫路上争先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