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的聖人崇拜!儒家、道家和墨家的聖人都長什麼樣?

著名哲學史家馮友蘭先生說,中國人最大的理想是追求“內聖外王”之道。“內聖”是追求自我道德的圓滿;“外王”是追求最宏大的權勢,成為普濟蒼生一統天下的君主。一內一外構成了中國人的理想人格。

通俗地說,理想人格就是一個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想成為的那種人。你是個讀書人,你大概最想成為孔子——他創立了儒家學派,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性格;你是個商人,你大概最想成為陶朱公,他不僅官做得大生意做得大,還能帶著美女西施泛舟於五湖煙海之間;你要是喜歡軍事,你大概喜歡成為孫子那樣的人,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以智止戈。但在佔據中國主流的儒家文化的影響下,數千年來中國人共同的理想人格就是聖人——既有平治天下的偉大事功,又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中國文化中的聖人崇拜!儒家、道家和墨家的聖人都長什麼樣?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是諸子百家競相登上歷史舞臺的“軸心”時期。各主要學派都根據自己學說,推出了自己的聖人形象,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樹立典型供後人頂禮膜拜,這些聖人的身上,集中體現了各學派的最高理想。

儒家創始人孔子的理想境界是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如何成為一個君子的問題時,詳細闡述了聖人的標準。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是個好學的好青年,他問孔子如何才能做個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對人和事都要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周圍的人們安樂。”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堯舜還怕難於做到呢?”

在孔子看來,做君子的起點是先修養好自己的身心道德,就像是遊戲中的打怪升級一樣,先修養好自己的道德,再一步步向聖人靠近。如果道德修養不好,那就成不了聖人,很有可能成為被社會拋棄的“剩人”。在修養道德的基礎上,更要心懷天下,為天下的百姓做貢獻,這樣才能做到像堯舜那樣的聖人。由此可見,孔子眼裡的聖人有兩條標準,一是具有極高的道德修為,二是有平治天下的偉大功績。但這個標準實在太高,把聖人變成了國寶熊貓那樣的稀缺資源。孔子就經常感嘆說,聖人我沒有看到,能看到君子就不錯了。可見,堯舜那樣的聖人,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人格。

中國文化中的聖人崇拜!儒家、道家和墨家的聖人都長什麼樣?

道家學派表示不服氣。道家強烈反對儒家仁義禮智的價值觀,莊子就曾經“惡毒”地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把儒家樹立的聖人說成是社會動亂的根源。提倡無為而治的道家,他們的聖人和堯舜完全不一樣。老子認為真正的聖人是無為而治與世無爭的,是冷眼觀世間而心靈寧靜,是別人開心他冷笑、別人悲傷他開心的遺世獨立的高士,是擁有高深的智慧,悟透生命之道退隱不爭而全身養性的智者。而莊子就更加玄乎了,他筆下的聖人是遊方之外,拋棄了一切倚待而逍遙於天地之間“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聖人、至人和神人,而他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墨家是個無條件犧牲自己成全天下的學派,他們崇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哪怕是摩禿頭頂、走壞腳跟也要兼愛天下。在他們眼裡,儒家聖人不夠博愛,道家聖人不負責任,法家聖人心狠手辣,他們理想的聖人是兼愛天下,從來沒有個人私慾,把身心和靈魂全部奉獻給天下的人。

法家說你們學些學派太天真了。法家認為人性是自私的,大車店老闆希望別人發財,不是他善良,而是希望人們來買他的車;棺材店老闆巴望著每天死人,不是他心懷,而是想多賣棺材。因此人性是自私自利趨利避害的。如果順著人性瘋狂生長而不嚴加管束人性的話,社會將會陷入極度混亂。因此人性需要嚴刑酷法約束,君主和臣子、百姓是互相算計的關係,君主既要心狠手辣又要心機深沉,用法術勢的配合和高超的權謀,才能一統天下。因此法家的聖人是那種能夠一統天下的霸主。

中國文化中的聖人崇拜!儒家、道家和墨家的聖人都長什麼樣?

儒、道、墨、法等學派都樹立了自己的理想中的聖人,其目的就是塑造自己學派的理想人格,用現實或虛構中的聖人,為他們的思想代言,讓人們去學習和膜拜,從而推廣自己的思想。相對而言,儒家學派的聖人最具現實意義,因為人生而在世,誰也無法超越功利,你做不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墨家聖人;也學不來清心寡慾清靜無為甚至是餐風飲露在天上飛來飛去的神仙,即使是列子那樣的人,也只能在天上飛15天,最後還得掉下來;你更無法做到視生命如草芥用嚴刑酷法高超權謀統一天下的霸主,哪怕是齊桓公這樣的霸主,最後也是被活活餓死。所以,儒家樹立的聖人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他們畢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靠自己高尚的道德和偉大的功業,成為聖人。偉大的功業有時候可遇而不可求,但儒家認為追求道德是操之在己的,你想做就能做,至於偉大的事業,就要看你的努力和後天環境的配合了。前者叫“性”,後者叫“命”。雖然我們可能畢生都無法達到聖人的高度,但他們作為我們的榜樣,讓我們“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