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以來 唯有這兩個半人被稱爲「聖人」

聖人這個詞一直都很神聖,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偉大人物的名字我們可以脫口而出,他們個個都是盛極一時、名垂千古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韓非子、荀子、揚子、墨子,又比如慧能大師、程頤、朱熹、王陽明、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王國維等等。個個都是響噹噹的人。這些人為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們的鉅作震古爍今,他們的思想千古流芳,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骨子裡、血液裡揮之不去的精神脊樑

千古以來 唯有這兩個半人被稱為“聖人”

三不朽

然而在這麼多的偉人中,能夠真正稱得上“聖人”的竟然只有“兩個半”,這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按照中國人的主張,嚴格的來說必須要符合三點才能竄真正的聖人,這出自於《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從這裡出發“三不朽”就成了衡量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

依照“立德、立功、立言”這三條來找,數盡中華上下五千年據說也只能找出這兩個半人來;他們分別是“孔子”和“王守仁”,還有半個是“曾國藩”。唯有此兩人可以算是聖人,而曾國藩也只能算半個。而其他人要麼只是立言,要麼只是立功、要麼只是立德,故而都進不了三不朽聖人行列。

第一位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

《詩》《書》《禮》《樂》《易傳》《春秋》。弟子三千,七十二賢。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世界各國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千古以來 唯有這兩個半人被稱為“聖人”

孔子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死”,“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自西漢以來,儒學說一直是文化正統,沁皮入骨。

可以看出其實孔子在當時來說只有立德和立言,至於立功基本上是乏善可陳;眾所周知,孔子一直以來就不受各國王侯的待見,政治主張也一直沒有機會得以抱負,反而在孔子逝世後近千年後,其思想才被用於治國安邦,從而立下千秋不世之功,正是這遲來的“立功”才讓孔子成為“

千古一聖”。

第二位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亦稱王陽明。十二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十三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當時國家朝政腐敗,義軍四起。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賠款求和。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十五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後來他平定寧王之亂,平定思田、滅諸瑤叛亂、南贛盜賊這些事蹟,為他的思想傳播披上了一件靚麗的外衣。

千古以來 唯有這兩個半人被稱為“聖人”

王陽明

王陽明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心學四決”上,並提出“致良知”為導向,以“知行合一”作為理論實踐,從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陽明心學”體系。心學講良知是心之本體,四決中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

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

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人心本有。這個知是"良知"。朱子的格物窮理說恰恰是析心與理為二。王陽明"心即理"是一。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均佔齊,所以成為聖人,自然是當之無愧。下面是王陽明“心學四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三位則是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

千古以來 唯有這兩個半人被稱為“聖人”

曾國藩

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

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穿的是又短又小的馬甲;睡的是布被草蓆;不食菸酒,每頓飯通常只有一個菜,“決不多設,雖身為將相,而自奉之嗇,無殊寒素”,因他每食僅菜一品,時人諧稱為“一品宰相”;隨身之物只有兩口小木箱,沒有一件珍玩貴物;哪怕位居兩江總督之時,家眷仍維持鄉居生活狀況,每天晚上,全家長幼女眷全在油燈下紡紗績麻。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法做先。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曾國藩將道德轉化為一種內在人格令人敬仰不已;留下的書信之類的文字,從中見到的多是金玉良言;下面我們列舉幾條曾國藩語錄:

1、“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3、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4、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5、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6、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7、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

8、觀人四法:講信用、無官氣、有條理、少大話。

9、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在立德、立言方面曾國藩無憂挑剔可言,唯有立功一項,卻是爭議多多。曾國藩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鎮壓了太平天國,他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濫殺無辜,死於其刀下的無辜百姓多達幾百萬,僅南京就屠城多達一百多萬人,號稱“曾剃頭”;窮其畢生之力為滿清“維穩。故而曾國藩著實算不上一個真正的聖人,

就筆者個人而言,他連半個聖人也不能算。

各位看官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