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名字里有字辈排行?

纵观中国人的姓名,细心的人可能早已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家规严明、人口繁盛的大家族,同一辈的人姓名中总有两个字是完全一样的,即除了姓氏相同之外,名字也有一个字完全相同,比如民国时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宋美玲、宋庆龄、宋霭龄,就是一个比较知名的例子。此外,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弟弟叫周作人,李嘉诚有两个儿子,分别叫李泽钜和李泽楷……为什么这些人的名字要如此相似呢?


  像这样姓相同、名字中也有一个字相同的情况,叫做在名字中加入字辈排行。这样的情况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千千万万个大家庭当中,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才渐渐没有那么广为人知。实际上仍然和中国的亲缘辈分一样,正在血脉中代代相传。字辈排行一说起源于唐宋,宋太祖赵匡胤为自己的家族拟定了十三个字,加上他自己的“匡”,构成了“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这样的字辈。字辈观念于明代开始风靡,推广者不是别人,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为什么有的人名字里有字辈排行?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他给每个儿子都制定了单独的字辈排行,每个排行二十个字,且名字中剩余的那个字要符合“金木水火土”,即偏旁中有五行元素。以燕王朱棣(明成祖)为例,他的子孙们的排行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是以我们能够看到,朱棣的三个儿子分别叫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叫朱瞻基,往后依次是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严谨的姓氏排行自此排列下来,千百年间蔚然成风。

  自从姓氏字辈形成规模以来,除了少部分特殊的年代,姓氏字辈一直都是亲缘家族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而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异于我国历史上人尽皆知的“孔”、“孟”、“曾”、“颜”四个家族。这四个家族俱为千古第一学派儒家的圣贤之后,字辈排行遵循五十个字“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由孔家后人制定并遵循,其他三家遵从,以示对孔圣人的尊重。这四个家族至今依然有完整的家谱流传于世,是字辈排行的显著代表。

  随着建国后独生子女政策的施行,大家族的人数和规模有所缩减,字辈排行已经渐渐没有那么风靡流行,也基本脱离了原有的优越感与限制。很多新新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已经不会考虑传统的字辈排行,而是以好听好记为基准。这样的现象谈不上好坏,字辈排行的未来前景也不得而知,希望看到这里的你有属于自己的吉祥如意好名字。

为什么有的人名字里有字辈排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