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有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大美农村绿水

这句话的原文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里最有争议的是,“女”是指女人还是“汝”的意思。

如果是第一种意思,也讲得通。也符合实际情况,因为许多女人过于感性,就像是没长大的小孩。对于缺少理性的女性群体,离得近了,她觉得你没有礼貌,冲撞了她。如果离得远了,她又觉得你冷落她,对你心生怨恨。小人呢,指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做事无理性、无公正心,更是容易出现这种远近不得的局面。

第二种是,汝,汝通女。意思指,“你的”。意思是,只有你的孩子与无德之人难以相处,离得近了就嫌你没礼貌;远了就怨恨你。这个说法,也是符合《论语》的特点。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其言行的一部作品。孔子重视教育,收弟子三千,那么,他的所言所行围绕子女教育是非常正常的。

很久以来,人们更认同第一种说法,因而,造成很多误解,以为孔圣人“歧视”妇女。孰不知,在古代,太太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她担负着相夫教子的重任。有人说,“太”是“大”的意思。妻子的妻,是“齐”的意思。所以,丈夫与妻子是同等地位的,只是,社会和家庭分工不同。第二种说法,渐渐为人所认同。本来,孩子教育就是一种“远近不是”的微妙复杂的工作,孔子如此说,更引人共鸣。


老照片

这大概是《论语》中流传最广的话之一。它的流传,并不是因为其中包含的被社会所公认的人生大道和社会真理。与之相反,它的流传,恰恰是因为它的意思为人所误解,人们把它当做孔子歧视妇女的罪证。每当人们批判孔子,把中国近代落后的罪责强加到孔子头上的时候,便把它拿来做为批判的证据。这大概是冤枉了孔子。

对于这句话一般的解释是这样:“唯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相处的。”这个解释里,把“养”解释为“相处”或“亲近”之意。我觉得,对这句话的误解,恰恰因为对于这个“养”字,没有解释到位。“相处”与“亲近”都是“养”的引申义,而不是本义。如果把这个字的本义搞明白了,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不必从工具书上去严查字义去,汉字的意思,都保留在词语中,我们随便探讨几个与此字相关的词语,其大体意思,就应该明白。“养”字用的最多的应该是“养家糊口”“养儿养女”“养儿防老”等等,还有“养不教,父之过”,“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信陵君养士”,其中的养,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花费钱财,使之成长,叫做养。父母给孩子吃穿,使之成长,叫做养,国家拿钱给士兵,让他们保卫国家,也叫“养”,诸候和国君为大臣发奉禄,也是养。因为有“养”,所以“养”者,与被养者就形成一种关系,这是一种主客关系,与主从关系的存在。养这个字的意思本身,就带有这种关系,养者具有主体性,被养者具有附属性。任何忽略这种关系对这句话的解释都不可能是正确的。

现在,我们把“养”解释成“亲近”与“接触”的时候,交往的双方是处在平等地位上的,没有主从的关系。因为是平等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在相处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一样的。而在“养”与“被养”的关系中,是不一样的。以孟尝君养士为例,孟尝君是主,士是客,比如冯谖。孟尝君对“士”要好,比如给他配车,给他鱼吃,士对主要忠。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是一个“养”与“被养”的关系,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民间有俗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说得“养”与“被养”的主客易势,其权利和义务与随之变化。孩子受父母养育的时候,一般要求孩子听父母的话。父母到了晚年受孩子照顾的时候,一般也会尊重孩子的安排。这一切的关系,其被后的根源,就在一个“养”字上。“养”字弄明白了,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养”字讲完了,再说说“女子”与“小人”,有人为了替儒家解释,把女子的意思解释成“家人”之类,总子,否认“女子”是专指女性。其实在可不必费这心。“女子”二字,无论是古代是现在,无论怎样解释,想说它与“女性”无关,都是徒劳的。古汉语中,女子当然是可以解释成“家里的女人和孩子”,这样,女性的指称还是在的。至于把“女”解成“汝”,我认为纯属多此一举。

“小人”的解释,有的解释成小孩子,这当然有道理,在这句话里,也不必这样解。“小人”现在都是解释道德与人格低下之下,但这个解释本身就是从“小孩子”这个意项引申出来的。

做了以上字义的解释之后,就可以解释孔子的这句话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解释起来,很简单:“养小人和养女子都是最困难的。你对他好了,他就没大没小的。对他不好了,他就心生怨恨。”

这句话,现在之所以不容易理解。是战国之后,政治形势的改变,人的“养”与“被养”的关系与之前不一样了。战国之前,诸候和士大夫是可以养人的。诸名的孟尝君,信陵君都是以“养士”著名。秦朝的吕不韦也“养”了很多士。这种关系在汉以后被打破,天下人才都是皇帝一人的。都只与皇帝产生主从关系。在政治的层面上,养人不被提及,而且成为政治大忌了。养人是培养个人势力,就是有谋反之心了。所以,不提了。但是皇帝是可以养人的。

比如以大家都熟悉的张国立、张铁林、王则演的《宰相刘罗锅》为例,刘罗锅与和大人都是皇帝所养的人,刘罗锅是君子,和大人是小人。君子好养,因为君子有节操,不会为了利益而改变,而背叛。小人不好养,因为小人无节操,小人重利。假如主人有一天倒霉了,君子会留在主人的身边,同甘共苦。而小人就会离开。另找主子。所以说,小人难养,是说,小人不容易养得住。要养得住,必须有利益给他。所以,民间说得很形象,狗像忠臣(君子),猫像奸臣(小人)。

下面就说到女子了。女子之于男人的关系,就是被养的关系。这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存在歧视与被歧视的问题。男人挣钱养家,女人被男人养活是天经地义的。女人在被男人养的同时,她自己也在养儿养女,男人在养家的同时,也被社会所养。这是养与被养的辩证法。

在宋明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前,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关系被社会道德锁定,变得僵化。在汉唐之前,男女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的。女人可以被男人养活,当男人没有能力养活女人的时候,女人离开,是被社会道德所充许的。历史上就有很多现实的例子。汉文帝的母亲簿氏,曾是是魏国的宫女。汉武帝的母亲曾经改过嫁。就以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改嫁为例。太后的母亲嫌太后的前夫家里穷,逼着王太后改嫁。王太后的前夫一怒之下,把自己的老婆送与了当时当太子的汉景帝。对于王夫人的前夫来说,王夫人这个“女子”是不是不好养,养不住。你没有钱的时候,她是要离开你的。大家细品一下这个案例。(这是《史记》所载,决非瞎编。)女子难养这个社会现实,倒底说明了女子的社会地位高,还是低?我个人觉得,这与女子地位的高低没有关系,只是说明当时的道德不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孔子的话,不过是说出了一个事实,与是否歧视女子毫无关系。

问题基本解答完毕。插一点闲话。

于丹教授讲《论语》的时候,提到过这句话。她也认为孔子这句话是有歧视女性的意思在内的。于是,她给出了一个反驳此话的招式。她说:“当有人对你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时候,你可以一样用《论语》中的话回敬他:‘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丹之意大概是说,你把我女子与小人并列。我就说你男子是好色之徒。这种回应,面子上好像赢回了一局。实际上却失了里子。把女子也男人对立起来,显示了局不大。而且孔子所说的“色”,不仅仅是“女色”,也有“男色”,除了人之色,还有物之色。“色”指的是存在。于丹在这里把“色”,落实到单纯的“女色”上,削弱了女性的主体地位,使之成为男性观照的对象,加强了男性做为社会主题的地位。所以说,这样的回复,是失了内在的里子。如果简单的回复一句:“男人中也有小人,女人中也有君子!”大概效果要好的多。此为闲话。



七月流火140400643

偏听则废,兼听则明。所以,博学书院先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多名学者关于此观点的看法。

原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杨伯峻《译注》:“孔子道: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会无礼;疏远了,他会怨恨。

刘明武在文章《“女子”非指“女人”》一文中写道:“整个句子应该理解为
‘只有你的儿子和小人一样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了就会无礼,离远了就会怨恨。’

在他看来,此中“女子”不应理解为双音合成词,而应理解为两个单音词——“女”应该理解为第二人称的“你”,“子”应该理解为“儿子”。“女子”应该理解为“你的儿子”。

吴正中和于淮仁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正解》一文中写道——孔子说:“对!您(这位)先生说得对的啊!小人(实在是很难对待、侍候)亲近他吧,他就傲慢不恭,疏远他吧他就怨恨在心。”

可以看出这种解释基于对句读的不同理解——将“唯”理解为“对”,表示肯定语气的应答词,相当于现代口语中“是不是”的“是”;“与”则理解为语气词;“女子”理解为“您这位先生”。


杜维明先生在《武汉大学访谈》中说,孔子的这句话不是性别论说而是政治论说,包括了男人与女人。亦即政治领导人对于没有受过教育的男女,在相处时要特别小心,不能太亲近,又不能太疏远,否则他们就会无礼或怨恨。怎样处理这种复杂关系,不被他们所蛊惑,又要他们帮助你维持行政运作,这是政治艺术。(见郭齐勇等编:《杜维明文集》第五卷,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陈戍国先生《四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指出,先秦汉语中“女子”的“子”不是词尾,“女子”只能理解为女孩子,不能理解为广大妇女。孔子这样说,可能是跟自家女孩子及仆人(或门人)开玩笑,或者对他们表示不满。

还有人认为这句话的白话译文应该是:女子跟小人相处是很困难的。亲近了,他会无礼;疏远了,他会怨恨。在这里,“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与”不是人们惯常理解的连词“和”,而是介词“跟”。如此看来,孔子不但没有歧视妇女的意思,反而表现出了对女性性格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对妇女的关怀之情。

还有人认为女子与小人是古代未成年人的合称,所以孔子的原意是:小孩子们真是难于教育啊!做大人的和颜悦色开导,她(他)会不顺从;板起面孔教训,她(他)又会心生怨恨。所以可以认为孔子在隐晦地告诉大家:“你们这些未来要从政的年轻士子们啊,跟着我学道,在乎的应该是我能否把六艺传授给你们,而不是我对你们的态度是‘近之’还是‘远之’,更不应该因此‘不逊’或‘怨’。


郭齐勇先生在《中国儒学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强调:“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稣(上帝)骂夏娃,亚里斯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峻,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和检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以为,孔子的说话对象是有“臣妾”的“君子”:“此小人,亦为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莅之,慈以蓄之,则无二者之患矣。”

先秦时代,君子通常指社会身份高贵的人,小人通常指社会身分低贱的人。但朱熹所说的“君子”,特指有“臣妾”的“君子”,即诸侯、卿、大夫等至少有家臣的“君子”,其实就是封邦建国时代大大小小的“人主”。朱熹的这一理解无疑是准确的。封邦建国时代所说的“齐家治国”,那个家,并非八口之家、五口之家或三口之家,而是有“臣”有“妾”的“家”,其“家长”既是“人主”,也是“君子”。换句话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说话对象是“君子”中的“人主”,“女子与小人”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和“小人”,而是特指“人主”身边的“臣妾”,亦即晚明方应祥在他的一篇八股文中所说的

“幸人”―――为“人主”所宠幸的身边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方应祥所作《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节题文是在朱熹集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孔子这句名言的一篇名文,见收于方苞所编《钦定四书文》隆万文卷三。方应祥紧扣“女子与小人”所指展开议论,对孔子的意图有精湛把握。孔子的《论语》收录了孔子的许多言论,这些言论所关涉的,通常不是日常情感,而是国家管理、社会秩序、人类理性等层面。具体到这句名言,孔子强调:“人主”要管理好国、家,务必注意防范和驾驭身边的“女子与小人”。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是因为诸侯、卿、大夫或“人主”身边的“女子”,可以向“人主”吹枕头风,甚至可以窃取“人主”的部分权力或大部分权力,中国历史上的“外戚之祸”指的就是这种情形。诸侯、卿、大夫或“人主”身边的“小人”,特指宦官或与人主关系亲密而身份卑贱的侍从。“小人”虽然身份卑贱,却出入于“人主”的日常生活,有进谗言的方便条件,甚至可以窃取“人主”的部分权力或大部分权力,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之祸就是指这种情形。孔子不只是一个教育家,更是一个政治理论家,也是一个在国、家管理方面有着丰富历史经验的人。他对“幸人”的危害极为重视,所以才异常郑重地指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当无知的自己满心鄙夷地嘲笑着孔老夫子的这一“糟粕”思想时,殊不知其实他在警惕我们要注意防范和驾驭好身边的“幸人”啊。


博学书院

看了几个回答都有问题,在头条发过一次《小人与君子的探讨》,可惜没人关注。再发一遍,里面有准确的理解。

小人君子的探讨

一,对小人和君子的误解

论语中,经常出现君子和小人的说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因为有了这些特性,人们就把小人自然而然的理解为道德层面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背后害人,不讲道德”的人。所以,现在说到君子大家共同认为是指道德高尚的人,说到小人大家共同认为是道德低下的人。那么在春秋以前是这样的吗?

二,孔子时代正确的小人和君子的概念

《郑伯克段于鄢》中颍考叔对庄公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矣,请以遗之”。显然,这里的小人就是地位的概念(也有谦称成分)。古时候一直把大人和小人作为地位高低的象征。在春秋以前,是奴隶社会过渡阶段,还有农奴和家奴的存在。当时的人被分为十等,即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士属于下级奴隶主,士之后是服各种杂役的家内奴隶。社会的等级观念森严。贵族作为管理层社会地位、作用和平民家奴有天壤之别。因此,管理者就有更多的机会、也有必要修炼提升自己。当然也需要推恩、笼络于民,维持自身的管理和统治。这样,自然而然管理者的品德也就更高尚。如《大学》“有斐君子,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这里的君子显然是指上层的管理者。应该说君子在孔子或者更早的时代就是指上位管理者,是指贵族,比如战国四君子。

三,道德概念是结果,地位概念是原因。

说君子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是道德低下的人,没错。其实在孔子也就是在指出这个特性(此前应该无人归纳),但这个判断不完整也不是本意。孔子时代原本君子指“士”等级以上的管理者、小人指底层老百姓。而正是由于地位差异的原因,才造成了道德特性迥异的结果。举几个例子。1, 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大家都认为孔子歧视女人和小人,这里的小人也是理解为道德低下的人,其实大错特错。古人很讲逻辑统一的。比如“名不正则言不顺,物以类聚”等等。这里一样,女子是人群的分类,小人也应该是人群的分类,而不应该是道德概念的分类。当时男尊女卑,女子的地位低下。同样地位低下的女子和底层小人,心理上倾向于寻求上层的认同,这就是“远之则怨”的原因。由于他们缺乏礼的熏陶和规范,容易情绪化不够理性。就造成了“近之则不逊,”的现象。为什么说难养?因为当时是奴隶社会,奴隶主领主对农奴家奴以及家中男人对女人是蓄养关系。孔子只是讲了一种社会或者心理现象,并无歧视或者抱怨的个人看法。这句话的重点在后半句,到现在还适用,但很多人都把目光盯在前半句,形成了错误认识。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由于站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范围看问题,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对方的立场和观点,所以考虑的是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寻求整体的统一。而低位地下的小人,只能在小范围中考虑自己的利益,缺乏辩证思维,所以只能是固执己见,排除异己,结党营私,不顾整体利益。本质上还是地位决定的。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里的“君子”完全是社会地位的概念 ,如果是道德概念那么不仁的人还能是君子吗?“君子”指贵族,对应的“小人”就是下层民众。当时的“仁”是指上位者对民众的仁爱、是爱民标志。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里的君子怀德就是思考推恩的意思,德应该理解为恩德,也就是笼络管理众人,而不只是考虑自己。小人坏土不能理解为怀念乡土(杨伯峻的翻译问题还是很大的,怀就是惦记、考虑),是时刻考虑土地上的庄稼的意思。怀刑是指考虑法度制度,怀惠就是考虑个人利益。总体来说,就是君子考虑更广泛的大众利益,而小人则更多的考虑个人现实利益。至于德到底是指道德、品德,还是指恩德,个人认为是指恩德。大学中有“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和这里的德是一样的。有品德就能收获人心还是有恩德就能收获人心呢?如“王曰:然則德我乎”就是说明王希望收获人心。恩德应该理解为品德的外在表现、内圣外王,其实是一回事,但更具体。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到。底层小人确实有只图眼前利益;狭隘局限;境界不高的特性。但这些特性根本上都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决定的。下层的庶民乃至家奴,由于地位低,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更多的认为自己的生存取决于上层。因此就有更多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样就导致了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当前的利益。孔子客观的指出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特性,君子和小人也是社会阶层的含义,而非道德含义。但君子和小人具有的道德特性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也慢慢演变成道德层面上的特指对象。这里应该有个演变过程。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还是要知道他的本意。

读古书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避免望文生义。同时要注意古人逻辑的完整统一。这个完整统一不仅指某一段话、一篇文章,而是要联系古人完整的思想和时代背景。不然只能是断章取义,一知半解。(此短文完成时并不知道翦伯赞对小人的准确定义。完全是个人推断,也算是得到验证吧。)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周族征服者建立作为据点的城及其附近的郊,被称为“国”,居于其中的主要是周的统治者贵族以及周族的平民。国人有一定的参政权力,只有他们才能为国家当兵作战。“国”之外的广大田土被称为“野”,在其上的农业劳动者,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居民等,他们被称为野人,又称庶人、庶民,是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被统治阶层的主体。也存在着部分奴隶,主要作为家奴而存在。这些奴隶多来自战俘,但其总体数量和用于农业生产的比例都不高。贵族们又称“君子”,田野里劳动的农人被称“野人”或“小人”。君子”和“野人”或“小人”是对立的。他们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


小伙伴168802618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出自《论语·阳货》。为什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呢?在该章,孔子直接回答了难养的原因: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下面对这章内容作详细解读。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通释:

孔子说:“只有女人和下人是不好管理的:亲近他们就放肆,疏远他们就抱怨。”

注释: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只有女人和身份低下的人是不好管理的。养,供养,管理(见《公治长》第16章注)。按用“养”字看,这里的“女子与小人”应该指身份偏低的婢妾仆隶。

不孙:不恭顺,不守规矩,放肆无礼。孙,同“逊”。

怨:动词,抱怨,产生怨恨。

孔子为什么会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呢?我认为这里的“女子”不是全部概括,而应该是没有文化之辈。应该说孔子也是女人所生,他能连自己的母亲也侮辱吗?

孔子那个时代入学接受文化礼仪教育的女人几乎没有,教育女孩子的任务落在“母亲”身上,而母亲也多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女孩们学习的不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而是做家务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黹,音zhǐ),学习相夫教子,她们就是这样代代相袭。个别女子也学习歌舞,入宫入官府服伺君王贵族,女子经过培训被当作礼物送来送去。没有接受过文化礼仪教育的男子,当属“小人”范畴,他们与多数“女子”情况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们见世面不够,信息相对闭塞,思想相对落后,心胸相对狭隘,不明事理,不开事,所以“难养”。我认为孔子所说的“女子”还是有范围的,指一般没“文化”的女子,更主要是指身份低的婢妾。上古贤王治国曾有贤女官,孔子也曾称道过她们,能说这样的女人也“难养”吗?

今天时代不同了,有些“女子”文化素质相当高,她们的“君子之风”不亚于男子,我们有时常开玩笑奚落某些男人不如一个好女人,这“好女人”当数不“难养”之列的。

父系社会尚阳轻阴,贵雄贱雌,连祭祀用的“牺牲”都要雄性的,这几乎是骨子里就有的东西。重男轻女是“父系社会”的产物,因此就轻视对女子的文化教育,这显然是“女子”难养的社会原因。

重男轻女,还体现在一夫多妻多妾上,上古就有了,连尧还同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孔子那个时代,已有陪嫁制度,国君、卿大夫娶一妻,妻子的姑姑姐姐都可以陪嫁,直到清代这类制度还在延续。

重男轻女还体现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上。包括为父母守孝三年那也是儿子的事,女子是不用为父母守孝的。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孔子与宰予关于“守孝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的争论中所涉及“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也有偏颇在其中,这女儿是不是也应该守孝三年呢,难道她们就可以“心安”了吗?这些思想细推敲起来,漏洞太大了。说一千道一万,问题的症结就在“父系社会”以来的“重男轻女”。

其实,孔子所说“女子与小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有根据的,一部《左传》就记载了许多“女子与小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甚至乱国的事件。孔子整理《春秋》,对这些是相当熟悉的。

第一例:宠幸就放肆,给国家惹祸端。

“十七年春,晋侯使郤(xì)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郤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鲁宣公十七年春天,晋国国君派郤克到齐国通知齐君会盟。郤克登上台阶见齐顷公时,齐顷公让女人躲藏在帷幕后,让她观看郤克。郤克见齐顷公的时候,这个女人在屋子里笑。郤克愤怒极了,退出来后发誓说:‘不回报这个耍弄,就不再过晋国和齐国的河。’”)原来郤克有点跛脚,登台阶的状态可能有些滑稽。躲藏在帷幕后的大概是齐顷公的宠妾。国与国之间往来,女人是不能参与的,女人偷看显然不合礼法。如果不笑出声,还不至于出问题;可这个女人很放肆,居然笑出了声。这个女人的一笑让齐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接下来的过程是,郤克立即回国,让副手留下来等候齐顷公是否参加盟会的答复。回晋国后郤克马上向晋国国君请示讨伐齐国,没有被批准;又请求批准自己带着私家的兵讨伐齐国,也没有得到允许。不久,郤克当了相,执掌了晋国大权。鲁成公二年,也就是齐“妇人”笑郤克的第三年,郤克以救鲁、卫为名率军伐齐,著名的典故“灭此朝食”就出现在这段记录中。“灭此朝食”这话是齐顷公说的,但他只是说说大话。这场战斗相当激烈,齐顷公险些被俘,晋国的军队追赶齐国的军队长驱直入进入到齐国,齐国以地求和郤克都没答应,要萧同叔子到晋国做人质,要齐国把封地内的田地的垅一律改成东西走向。萧同叔子是齐顷公的母亲,田地的垅一律东西走向“无顾土宜”,而且不是“先王之命”。最后还是鲁卫两国怕与齐国积怨太深,求郤克罢兵,才答应与齐国讲和。转过年冬天,郤克又当面羞辱了齐顷公。“齐侯朝于晋,将授玉,郤克趋进曰:‘此行也,君为妇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齐顷公到晋国朝见,在与晋王即将交换玉圭时,郤克连忙走到前面说:‘这次来,您是为那个女人笑我来请罪的吧?我们的国君可不敢接受你的请罪。’”)(以上内容见《左传·宣公十七年》《左传·文公二年》《左传·文公三年》)

第二例:被惩罚就怀恨,助凶弑君。

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国崔杼“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乃为崔子间公……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勿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掫(gānzōu,亦作“干陬”,抓捕)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zhuì,同“坠”),遂弑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国的崔杼“要杀齐庄公来讨好晋国,却找不到机会。齐庄公曾鞭打过侍从贾举之后照样亲近他,他就为崔杼找弑齐庄公的机会……乙亥这天,齐庄公问崔杼在做什么,然后就到崔杼与棠姜的家里。棠姜进屋,同崔杼从侧门走出,齐庄公扶着柱子唱起歌来。侍从贾举让随从的人留在外面,自己进院关上门。预先埋伏好的身穿盔甲的兵丁走出来,齐庄公登上台阶请求甲兵放过自己,甲兵们不答应;齐庄公表示愿意与崔杼起誓,甲兵们也不答应;齐庄公请求自己到祖庙自杀,甲兵们不准许。甲兵们都说:‘您的臣子崔杼病了,不能出来听候您的命令。这里离王宫很近,我们做为您臣子的下属,只知道奉命抓捕淫乱的人,不知道其他命令。’齐庄公要攀墙跑,甲兵用箭射他,射中了大腿,从墙上坠下来,于是就杀死了齐庄公。”)结果卖主的侍人贾举当场也被杀死。

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包括“夫为妻纲”,并不是孔子的发明,是孔子之前就有的,而且同时也与其他礼法交织在一起,比如与“孝道”交织。即使在孔子那个时代,做为君王的儿子同样要孝顺母亲。同样是女人,如果是君王的母亲,那地位还是比普通女人高得多,甚至有些诸侯国的君王的母亲,与大臣私通,这已经是相当不合礼法的事了,但君王也不予干涉。

“女子”“难养”还应该有内在因素。尽管都是女人所生养,相对地说女子的眼界、心胸确实不如男人宽阔。大概是女人多治内而操持家务,相对闭塞,对外界的事、天下大事了解的少吧;大概是女人做事细致,考虑问题过多吧;大概是女人身体相对纤弱吧。


陈广逵

这是一句莫名被曲解再曲解的话,其实它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先说答案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句话,孔子是说,家庭里的子女,和国家里的百姓一样,教育他们,教化他们都是不易的,太过亲近他们,他们就容易不恭敬,失礼,太过疏远他们,他们就容易心生怨怼。

这里的“女”和《论语》里的其他用法一样,都是通“汝”,“你”的意思,不是“女子”的意思

孔子的这句话,跟歧视女性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一些补充

《论语》是一本以问答形式记载圣人之道的儒家经典。

儒家思想是和三皇之道一脉相承的。

在华夏正统的思想文化看来,人、家、国、天下是同构的,治身、治家、治国、治天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

站在教育的角度上也是如此,家长是一家之主,需要肩负齐家之责,需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圣王是一国之主,肩负治国之责,需要教化好自己的百姓,视百姓为自己的子女。

而家庭中未经教育的子女和国家中未经教化的百姓一样,由于不通人伦之道,不达天伦之理,未成君子,因而会有“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表现,这就需要家长和圣王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平、文化水平、教育管理方法去教化他们。

这一点,有孩子的家长应该深有体会。

《论语》里的“女”

在整部《论语》里,“女”通“汝”,指代“你”,这一句中的“女”也是如此。

《论语·为政》:

“子曰:’由,诲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八佾》: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谓子贡曰:’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弗如也!‘”

《论语·雍也》:

“子谓子夏曰:’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等等。。


平凡2850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清孔子所谓的“女子”与“小人”这两个概念。这里的“女子”和“小人”都是特指家庭成员。古代所谓“家”,特指卿大夫统治的地方,家中成员包括父母长辈、本族成员、妻妾子女、还有依附在统治区域内的家臣庶民等,家的概念比现在的小家庭要宽泛得多。古代贵族实行一妻多妾制,而且众多的小妾还有不同的等级。这里的“女子”与“小人”主要指妻妾和幼小的孩子。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中,就有这种家庭关系的影子,赵姨娘就是贾政比较宠爱的妾,贾环就是家中的小孩,当然已不再称之为“小人”,但在孔子时代,却称小孩为“小人”或“小子”,并无贬义。从赵姨娘和贾环身上,我们就可以领悟到什么叫“不逊”。古代家庭成员关系复杂,妻妾争宠,妾妾争宠,孩子之间嫡庶争宠等现象是常态,所以家庭关系较现在不容易处理。作为一家之长的君子,如果对妻妾子女过于亲近,他们就会行为不逊,《易·家人卦》所谓“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如果对妻妾子女过于严苛,他们又都会心生怨尤,《易·家人卦》所谓“家人嗃嗃,悔厉。”故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不孙,远之则怨。”要把握这个不远不近的尺度,难矣!《红楼梦》中的贾政,对待正妻失之于远,对待宝玉又失之于过严。而对妾赵姨娘和庶子贾环则又失之于近,失之于宽。而贾珍就完全失了君子之德,家庭关系更是一团糟。

孔子所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是对当时家庭关系客观情况的直白,丝毫没有歧视妇女儿童的主观意思,后人不究当时历史状况,以今非古,多有误会孔圣人之处。

欲正家风,还是要深谙《易·家人卦》之道。《家人卦·彖传》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此可谓至理也。




子夏故坛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不说后面的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只看前面的半句,就容易当成孔子歧视女性。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孔子确实歧视女性,这没有问题,因为在那个时代,女性本来社会地位就低,所有人都歧视,包括女性自己。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孔子如果一点歧视都没有,那就不正常了。

但是具体到这句话来说,并不是孔子歧视女性的证据。因为这里的女子是指女人和小孩,和后面的小人并列,小人是相对君子来说的,是说道德品行比较低下的人。当然,在当时,小人也指身份比较卑贱的人,也就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远之则怨,就是说这些人,你如果和他们疏远了,他们就会抱怨你,对你态度不够友好。近之则不逊是说,如果你和他们比较亲近,来往比较多了,他们就会对你无礼,不尊重你了。

这其实只是孔子从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观察得出的结论,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经验。比如说,你和小区保安,如果有些人对他们呼来喝去,根本不尊重他们,他们反而对那些人低声下气。而你如果比较尊重他们,他们可能就不把你当回事了。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并不是说他特别歧视这些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人,而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是礼法社会,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用礼仪区分出来的社会阶层比较明确而且很少流动的基础上的,所以保持这种社会等级基础上的礼仪制度,是保证这个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的必要条件。所以既要避免出现怨的状态,又要避免不同社会等级之间的不逊。

第二个原因,因为当时的社会教育还不普及,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的,也就没有反思自己的能力。孔子在这里说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无法接受教育的,所以会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这里的话也是对他的门人说的,也就是告诉他们,作为受过教育的士君子,应该怎样和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相处,既不能太疏远,也不能太亲近,而要保持必要的距离。这是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的。


萧武

孔二这句话就是对妇女的岐视,儒x穿凿附会地为孔二开脱,实在是别有用心。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以它的言行为背景。

孔二在《论语.泰伯.20》中称:妇人不算人。而且是对中国历史上伟大女姓,周武王之母太姒的评价。

孔二曾休妻,妻死,不准儿哭,可见它对女性多么仇视!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孔二的带领下,孔二之下,三代休妻!

《史记》上说:孔二一生最伟大的政绩,就是使男女"分道而行",这和美国历史上对黑人的岐视毫无二致!

临淄女人多玷足一一史记中的说法和曲阜民间"孔子教女子裹脚"说法不谋而合,这种女人裏小脚的野蛮,残忍的作法,很可能始于孔二。


文刀沐子

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并非岐视妇女。此章开始,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确,人之初性相近,本无优劣善恶之分,习相远,由于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受到了不同的教育,人与人之间才产生了很大的差距,生于有文化有教养之家与生于不懂礼教之家,其人生遭遇可能有着天壤之别。你能成为一个对社会的有用之伟材,还是不思进取流于平庸,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胆量及勤奋努力。最后孔子强调了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孙,远之则怨。”这里的“女”古汉语念“汝”,当你讲,小人是指缺乏教育不懂礼义的老百姓,“养”是教育教养的意思。这句话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孔子说,最重要的是唯有教育好你们的子女下一代,国家要教育管理好老百姓,若光去亲近爱护不施以礼教,他们会变得昏庸无礼,若远离放任自流,不施以礼教,他们就容易同社会结怨,祸害社会,成为人民的罪人。所以我认为孔子在讲教育,与岐视妇女根本就拈不着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