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剛到武夷山的第一天,就被茶友們催著去看“牛肉”!

李麻花都被茶友們吐槽:“還不去看看牛肉嗎?瞎轉什麼呢!?”

跟著幾位茶農朋友一起走,一不小就遊走到了水簾洞旁的小山場旁,一下子就被阿姨茶框裡香香的黃觀音吸引住了,便停下腳步溜達了一會兒。

哎呀,差點忘了,今天的任務:牛欄坑肉桂!

來尋武夷巖茶,怎麼可能不去牛欄坑一睹“牛肉”的尊顏呢?

好好好,不要著急嘛,這不是還沒到肉桂的採摘時間,它還正“慢火細燉”呢,每一款武夷巖茶李麻花都是不願錯過的。

不過,不得不說今年茶友們對“牛肉”的熱情,要比往年高了很多倍。

知曉李麻花來武夷山的茶友們都在瘋狂的向我打聽,問價格的也有,問品質的也有,還有的居然問:“要準備多少錢來買‘牛肉’喝”……

額,這可是把我難住了,這麼高深的問題,大家還是去找村姑陳來諮詢吧,她的道行比較深。

李麻花十分理解茶友們迫不及待的心情,這不,馬不停蹄地爬到了坑裡,來親眼目睹2018年“牛欄坑肉桂”的真容!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站在坑底,陽光明媚,往上一看,人家牛欄坑的肉桂長得好的呢,一派生機勃勃!

向著茶樹密集的山腰爬去,觀察肉桂的長勢。

此時肉桂的葉面還是小開面,一般情況下生長為中開面為最佳的採摘期。

嗯…,怪不得茶農老友說他家牛欄坑裡的肉桂要在五月十號左右才能採摘,同時還要看天氣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採摘時間。

肉桂的鮮葉,很油亮,也很有光澤,幾乎很少有蟲洞。葉子上的鋸齒不像水仙那麼密集,整體的葉張也沒有水仙那麼大。

遠處那是什麼?小鳥的房子嗎?……爬過去看看。

Oh!NO!這房子裡全是蟲子!!!

這就是傳說中的“捕蟲燈”吧?有密集恐懼症的我,起了滿身的雞皮疙瘩。

難怪病蟲害少,茶農們為了茶樹的良好生長,也是廣泛地利用高科技啊,新時代的茶農朋友就是不簡單!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為什麼大家一提到肉桂,都會認為牛欄坑的“牛肉”最好?

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此地應是“一方水土,養一方好茶”!

牛欄坑肉桂之所以能聞名四海,完全得益於古人對於牛欄坑生態環境的利用。

對於茶樹來說,它不愛過於猛力的日照,每日吸收短光照射,4小時為最佳。

茶樹喜陰,適當的光照過後,更有利於內含物質的積累。

所以,在牛欄坑的茶樹,所生長的環境“坐南朝北”,會更好。

陸羽《茶經》有云:“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歷代茶農盆景式種植使用的石頭都為“爛石”,礦物質含量高,現在還長滿了青苔,這可都是歲月的痕跡。

同時,牛欄坑的土壤都為砂礫狀的火山風化巖,通透性是極好的,有利於陰雨天氣的水分滲透。

茶樹生長所需要的養分都是來自本地,坑裡的野樹和野草的枯落飄散在茶園裡,正是茶樹生長最好的天然肥料!

古人能選中這牛欄坑種茶,也是實屬不易,不僅選地難,而且還種植難,採茶難,運輸難。

在這狹小的坑澗中竟然有這樣一番大作為,從不同角度去思考,也真的是與“天價”相匹配!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以前和村姑陳來牛欄坑,還能看到水仙的身影,甚至還有些奇種(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較為古老的品種茶,較為稀少)。

而這次,可真是滿眼肉桂了!

下山後還刻意問了茶農老友,他說:“最近幾年肉桂的市場好,大家都挖了那些價格低的品種,改種肉桂了。”

想想也該如此,茶算是經濟作物,這市場導向尤為重要,尤其是對種茶謀生的茶農來說,這也算是明智之舉。

自從牛欄坑“牛肉”的名聲一炮打響後,就經久不衰,整個武夷巖茶的知名度都被帶動了起來。

不得不說,肉桂是武夷巖茶的標誌性品種,它的口感被大眾所認可,具有典型的“巖韻”特徵。

既然能被認可,那就最符合市場的銷售,自然市場的需求量就會大。

故而,具茶農講述:近幾年來,肉桂的市場價值都是穩步上漲的,改種肉桂成為了最穩妥的投資,也確保的茶友自己穩定的收入。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好茶,就該有良好的市場導向!

所謂不可理喻的“天價牛肉”,與百姓的生活相差太過遙遠。

難道“天價牛肉”就非要成為富人的標識?讓大眾覺得高不可攀嗎?

讓本該喝的起“牛肉”的茶友們,被生生嚇得退卻,與好茶失之交臂。

民以食為天,茶也算是一種。

能讓好茶走進更多百姓的家,才可體現出牛欄坑“牛肉”的本質所在!

當然,好茶難覓,更何況如此少量的“牛肉”,它理應在政府、茶農、茶商、茶客的通力合作下,有個最為合理的共識,從而來避免“天價”亂象。

其實武夷巖茶已經開始著手整頓了,牛欄坑的重新改造正是規範化種植的表現,接著會是武夷巖茶的製茶工藝、市場價格,都會一步步走向規範化。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規範化之後的牛欄坑肉桂,還會是天價茶的代表麼?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一個產品要能久坐神壇而不下,只有一個要訣,那就是名與實要相符。

若盛名之下,其實難符,那遲早會被拉下神壇。

而反之,盛名之下,實至名歸,自然會愈發光芒四射。

希望,牛欄坑的坑主們,都可以戒驕戒躁,拋去頭頂的光環,認真做茶,本分製茶。

讓牛欄坑肉桂這面金字招牌,繼續金光燦爛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