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泳破坏生态环境,卫道士走火入魔

驴友在国家自然保护区野泳,引来一帮卫道士义愤填膺,给野泳者扣上了“破坏生态环境”的高帽子,“挑战底线”云云。这么大的罪名,看来野泳的驴友,真是罪大恶极。

野泳对不对,另当别论。但野泳真会到“破坏生态环境”这么严重的地步吗?

如果是在家中的浴缸里洗澡,这水应该会变脏。于是,看到驴友在国家自然保护区野泳,就会想到“破坏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肯定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自然区域。作为自然区域而生态环境,当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硬要说驴友野泳会“破坏生态环境”,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危言耸听,那就是对自然环境状况的无知而自以为是的想当然。

几个驴友到自然保护区的水域中野泳,顶多也就是将身上的汗水污垢洗进水体中,怎么也不可能达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地步。即使是这些驴友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就算有传染病毒病菌进入水中,也不会出现“破坏生态环境”这样的恶劣后果,不要说只是野泳,就是驴友们随地大小便,对于自然保护区这样大的区域而言,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再者,就算没有驴友在自然保护区野泳,那也可能也有动物到水里游泳,如果驴友野泳就会“破坏生态环境”,那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也早就让动物给破坏了。而事实证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因为有动物的活动而受到破坏。怎么驴友一野泳,就要大叫“破坏生态环境”呢?

其实,自然保护区并没有这么娇气,不会因为驴友野泳,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而且相反,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远古的先民,肯定是会到水中游泳的,那个时候,生态环境显然要比现在好得多。指斥驴友野泳“破坏生态环境”,完全就是夸大其辞。

野泳破坏生态环境,卫道士走火入魔

当然,驴友到自然保护区野泳确实不妥。有人为了反对驴友野游泳,就要指责驴友野泳“破坏生态环境”,目的是拔高野泳的危害,以坐实驴友野泳之罪。

这种“治人”的办法,当然不是什么新的发明创造。

遥想当年,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那可是玩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苦心孤诣抓住某人的辫子,然后上纲上线给扣上一顶高高的帽子,然后就是狠狠地打棍子,将其打倒在地,然后于踏上一万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哈哈,那叫一个爽。

太阳底下无新事。所不同者,原来的大字报是贴在墙上,现在就到网络上大张旗鼓地讨伐。网络上,更容易聚集乌合之众,再容易煽风点火,再容易形成群情汹涌之势。

因为看不惯驴友在自然保护区野泳,就要扣上一顶“破坏生态环境”的高帽子,然后就将驴友野泳定性为“挑战底线”,那野泳的驴友简直就不是人了。哈哈,那也叫一个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