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學問大

寶媽們對於寶寶來說吃手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你們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是怎麼處理的呢?

這裡不得不吐槽下,很多媽媽看到寶寶在吃手的時候,都會大打出手制止寶寶這種吃手行為,但是寶寶隔段時間又開始把手往嘴巴里放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吃手學問大

其實啊,是因為這是孩子開始認識自己的手,並在大腦皮層的指揮下,準確將手放到口腔吸吮,孩子完成了手、眼、腦功能的協調。這是孩子智力的一個大發展。這個時期被稱作是“口欲期”。

據發現,很多家庭不和、缺乏愛護的寶寶吃手時間更長,動作更頑固。寶寶吃手是一種心理的滿足,是求關愛、求抱抱的表現。當孩子開始吃手了,家長或許應該多一些關注和互動了。

寶寶愛吃手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家長要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口欲期”,不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吃手這麼平常的動作,也會影響孩子一生?

吃手能讓寶寶更聰明?

寶寶吃奶是用嘴吮吸的;不舒服的時候,使用口哭叫的;抓到新鮮的物體,第一個動作就是往嘴裡塞,這是寶寶認識世界的手段,探索世界的方式。

前面也提到,寶貝在吃手的時候,能加強觸覺、嗅覺和味覺刺激,是寶貝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 把手放進嘴巴,看似是很簡單的行為,卻大大鍛鍊了寶寶手部的靈活性,以及手眼協調、手指分化等一系列能力發展。對智力和發育都是有幫助的。

吃手學問大

小時候不能吃手,長大後還會繼續吃?

用“口”探尋世界是成長必經的過程,就像人經過中年才到老年一樣,幾乎不可跨越或忽略。有的寶寶幾歲了還吃手,可能是因為當時沒有好好度過口欲期,或者口欲期延遲,而進行口欲期的補償。

如果“口欲期”沒有滿足寶寶用嘴的要求,造成吮吸不足,長大以後還會繼續吮吸手指,甚至養成其他的壞習慣,比如咬指甲、啃筆頭、貪吃、抽菸、喝酒等。這是以補償的形式出現,可能產生的壞習慣難以改正且危害更大。

吃手學問大

寶寶用“口”第一次打開世界的大門,家長卻用“打”或“罵”的方式阻止,就算眼前的世界再美好,也是令人恐懼、壓抑的,不是嗎?所以請寶媽們,認真耐心的對待寶寶吃手問題哦

那寶寶什麼階段吃手是正常的呢?

正常的“口欲期”是這樣的。

出生後0-3個月,寶寶偶爾吃手,媽媽不需要干涉。

4-6個月,開始從吃拳頭轉為吮吸大拇指,吃手越發頻繁,媽媽需要注意洗乾淨小手。

6-9個月,吃手習慣減輕,替換成看到什麼吃什麼,媽媽需要有意識地選擇玩具,把周圍可能入口的玩具也清潔好。如果確實有病菌感染的危險,也一定要阻止,儘量保護孩子。

1歲-2歲,慢慢從用嘴認識世界,轉為用手認識世界。

吃手現象自然消失。

有的寶寶經常把指甲咬破,或者7歲時還吃手嚴重,排除癖好的原因,建議去醫院看看。

不要阻止寶寶吃手,具體該怎麼做?

能夠理解,家長阻止寶寶吃手,無非是怕髒,覺得吃到細菌容易生病。其實媽媽注意好寶寶的手部清潔,比起生活用品上能接觸到的細菌,吃手能吃到的病毒細菌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如果寶寶確實要碰到不乾淨的物品,需要阻止的時候,只要用手擋一下,或者輕輕抓住寶寶的手,引開注意力就好,千萬不要打罵和引起不良情緒產生。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1、餵奶不要太匆忙結束,充分滿足寶寶吃的慾望;

2、使用奶嘴,讓寶寶吮吸;

3、選擇合適的玩具,不要過硬,把危險降到最低;

4、收好家裡的東西,定期清洗玩具;

5、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豐富生活內容;

6、對大一點的寶寶講道理,多鼓勵,避免責罵和訓斥。

吃手是“口欲期”的一種表現,是慾望的滿足,對愛與關注的需求。甜甜寶貝也喜歡吃手,翹起大拇指和小指,像含著煙桿一樣,她一擺出這個姿勢,全家人就知道她無聊了。我們只是抱抱她,親親她,在相對衛生的環境下,讓寶寶親近這個多彩的世界

吃手學問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