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洗腦

現如今各種自媒體氾濫的世界裡,我們接受著來個各個方向的訊息,認知和概念等,這些消息一部分來自具有官方背景的網站或媒體,更大部分來自周圍人的分享和意識灌輸。

面對如此龐雜的信息衝擊,我們到底該信誰?

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理解問題或看問題,或多或少會帶有一定的個人情感色彩,而每個人的知識素養,品德修為都又是參差不齊的,摻雜了個人的理解,我們大部分人很容易被所謂的強勢文化,強勢權威所綁架,思維跟著別人走,順著別人鋪設的讓你感覺理所應當的邏輯去思考,完成他人的目標。

細思極恐之下,我們又如何可以獨善其身?如何避免人云亦云?如何才有屬於自己獨立的思考而避免被所謂的大咖帶偏。這個問題聽起來似乎也很難解,因為我們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核實,去考證,去證偽,這個世界的信息量太大太大了,大到不可能有時間去做這些工作。

我舉個例子,多年以前有句網絡名言“我爸是李剛”紅遍網絡世界,至於這件事情的經過我就不多做詳細說明了,大家在網上都可以查到詳細經過。經過這麼多年的反覆與平靜,當一切看起來都雲淡風輕,煙消雲散的時候,我們再回頭來分析這件事情,據說當時的主人公李啟明並沒有說過這句話,而這句話只是旁邊一個不知名的人喊出來的,被他們人解讀成了這句話,於是我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直至後來這句話被無數人解讀發酵,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又比如電視上經常會出現的專家,被網民解讀成“磚家”的現象都說明,如今,大眾的認知在逐漸完善和加強,被人輕易煽動的概率進一步縮小,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回到我們的主題,如何才能不被別人洗腦。我的觀點是多讀書,廣閱讀,對同一個問題多聽不同大咖的見解,從這些不同的見解中篩選出你認為對的認知。利用生活當中的碎片時間去思考,廣泛的思考廣泛的問題,讓思維發散,多問自己一些問什麼,讓自己所看到的問題和事物都可以在邏輯上得到自洽。

如何避免被洗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