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华贵的珐琅花篮 美到与时间抗衡

花篮是一种很平常的容器,但是因为跟花相关,花篮这个词自带“发光”属性,给人明亮妩媚的遐想。在《红楼梦》里就有一段关于花篮的描写,读起来唇齿留香,非常动人。文中写到宝钗的丫鬟莺儿在去见林姑娘的路上,用柳条编了一个精巧的花篮,原文是这样的,莺儿“且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许多嫩条,命蕊官拿着,他却一行走一行编花篮,随路见花便采一二枝,编出一个玲珑过梁的篮子”。想象一下,暮春时节,在桃红柳绿的大观园里,青春洋溢的少女心灵手巧,编织了一个玲珑过梁的花篮。这个桥段实在很美。

不过,《红楼梦》里莺儿编的花篮美则美矣,但是跟康熙和乾隆的几个珐琅花篮比,就有点“弱不禁风”了。我们来看看康熙和乾隆的珐琅花篮气场有多强,颜值有多高。

我们按时间顺序来,先看康熙的画珐琅海棠花式花篮。这个花篮是四瓣海棠花式,上面有提梁,绘有折枝花卉。花篮外面施黄色珐琅釉地,上面描绘了盛开的、粉红色的大朵牡丹花。牡丹花中间还有蓝色和藕荷色微绽的小荷花。这些都寓意祥和富贵,也是宫中之物的应有之义。

雍容华贵的珐琅花篮 美到与时间抗衡

(画珐琅海棠花式花篮,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花篮内施天蓝色釉。底是白釉,署紫红釉“康熙御制”楷书款。

雍容华贵的珐琅花篮 美到与时间抗衡

(画珐琅海棠花式花篮款识,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花篮通体施黄釉地,这是康熙晚期画珐琅器繁荣时期的风格特征。整个花篮造型简练,釉色温润,色彩明快,雍容典雅,见之忘俗。

乾隆皇帝不仅是康熙的孙子,还是康熙帝的“大迷弟”,他对祖父的一切都抱有崇敬之情,崇敬自然会模仿。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乾隆朝会有两个跟康熙时期的画珐琅花篮几乎一模一样的珐琅花篮。

我们先看这件乾隆向康熙致敬的画珐琅牡丹纹花篮。花篮是海棠花瓣式,上连铜鎏金画珐琅扁提梁,铜鎏金圈足。花篮通体以黄色珐琅釉为地,用红色珐琅釉绘饰盛开的牡丹花四朵,并点缀以红、蓝两色的荷花二对。不用说,寓意都是富贵祥和。

雍容华贵的珐琅花篮 美到与时间抗衡

(画珐琅牡丹纹花篮,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工艺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作品数量难以计数。这个花篮造型简练,初看跟康熙时期的花篮外形很像,但仔细看,这个花篮的牡丹更富丽华贵,色彩更艳丽,花篮的鎏金工艺及绘饰也更成熟,与乾隆朝盛世繁华的特点更相宜。

乾隆时期还有另一件画珐琅花篮,造型与技法俱佳,就是这件画珐琅牡丹纹葵花式花篮。

雍容华贵的珐琅花篮 美到与时间抗衡

(画珐琅牡丹纹葵花式花篮,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牡丹纹葵花式花篮敞口,葵花式鼓腹,平底,圈足极矮。通体施蓝色珐琅釉为地,腹部装饰粉色,耦荷色及黄色牡丹纹。底施白釉,中部红色双方框内有“乾隆年制”楷书款。

雍容华贵的珐琅花篮 美到与时间抗衡

(画珐琅牡丹纹葵花式花篮款识,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和乾隆时期的几个珐琅花篮,虽然造型典雅简洁,但花篮的美却极具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这种凝固的、直戳你内心的美,不仅是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制作花篮的工匠的功力。时间流逝,艺术永存,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工匠。

打开下面图片,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了解更有趣的故宫和皇家文化。

更多互动与服务,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