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裡吃最有老北京味道的小吃?

確實色盲


護國寺街,始建於元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這裡向來是傳統老字號小吃的主陣地。

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沿著護國寺街向西,首先進入的是寶產衚衕。

皇城根兒下,青磚灰瓦。百餘年前,這兒還是大臣、親王們氣派的府邸宅子,如今,卻已然變成另一番模樣。

那是誰家門前的小黑土狗躲在牆根乘涼,誰家的爸爸帶著剛會走路的孩子遛街,又是誰家的飯香味兒飄過來挑逗我的鼻子。

在對著一處四合院按下快門的時候,一位上了歲數的老大爺看著我說,“小姑娘,快拍吧,告示都貼出來了,再過一陣兒這條衚衕就要拆遷了。”

我心裡咯噔一下,也許,這就是最後的衚衕了。

穿過寶產衚衕,過了第一個十字路口就到了德華居。門面不大,甚至有些舊舊的。

如果你進來裡面,這種感覺會驟然加深。

照片經過做舊處理還有的看,不然裡面的環境實在是有些陳舊。

進門左拐,沿著一節又窄又舊的樓梯到了二樓。

角落裡坐著一大家子。老兩口和兒子女兒。聽口音,說的都是京片兒話。慕名來吃老北京小吃的。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叫鄒德勝,老爺子今年70歲了,做了30年的小吃。

鄒老爺子的姥爺當年“偷”學了御膳房的手藝,於是代代相傳。現在到他店裡吃的,那可都是宮廷裡的手藝。

鄒老爺子去年還被電視臺邀請,作為“北方面霸”參與錄製過《食在囧途》。

二樓難得有空位,我坐過去,翻看著手裡面的菜單。老北京麵條、小菜、炒菜等一應俱全,價位尚可。

▲老北京打滷麵

等了很久,第一個端上來的是老北京打滷麵。整碗麵份量不算大,但黃花、香菇、木耳、鹿角菜做的木樨滷還挺好吃的。

值得一提的是滷子裡的五花肉,沒有預料中一口爆汁的油膩,反而香滑軟糯。

想再吃一塊的時候已經找不到第二塊了,好小氣哦!

吃著吃著感覺蒜味不太夠,又要來了兩瓣,吃一口麵條,咬一口生蒜,這樣才對味嘛!

▲拌苤了絲

店家口語化了菜名,書面用語應當是“苤藍“而非“苤了”。成菜之前長得有點像我們北方的青蘿蔔。

因為米醋和少許鹽的加入,這道小涼菜艮艮的還很清爽,比較耐吃。

▲豆汁

豆汁兒有一股怪味道,說是酸臭都不為過。

入口,味覺裡絲毫不見綠豆味的影子。它跟榴蓮一樣,有人愛到不行,有人一聞味道都能躲得老遠。

豆汁靜置不多會兒,就會呈現出上層清亮下層渾濁的樣子來。再用勺子攪一攪,整碗湯才又開始渾濁。

第一次喝這東西,就得趁熱捏著鼻子一口灌下去。待嗅覺還沒回過味兒來的時候已經入胃了,挺爽的。

▲焦圈

喝豆汁兒講究同焦圈和小鹹菜一起吃。

焦圈是比較古老的吃食了。《本草綱目》中還有關於它的記載:“入少鹽,牽索扭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

它香脆可口,可放置十天半月都不會變質。

這一小套不貴,才4元,可以一嘗。

無關其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老北京”。


沈一點美食


早些年間經營老北京小吃的,大多是貧苦的百姓,他們挑著擔子、推著小車,沿街叫賣,人們逛廟會或者在衚衕裡溜達的時候撞見了,會走上去買一份,所以老北京小吃也叫“碰頭食”。老北京城的滿族人、漢人以及宮廷御膳房的大廚們,造就了京城的“三千碰頭食”。驢打滾、艾窩窩、墩餑餑、螺絲轉……每一道頗具特色的小吃名字之後,都有一段充滿世俗歡樂的美味傳說。

滿族先民以狩獵為生,早出晚歸,愛吃黏食,這種黏食不僅易於長久保存,也非常扛餓。清軍入關後,這些美食隨之晉升為清宮的御膳,比如,沙琪瑪本是滿族供品,蜜三刀是乾隆下江南時帶回來的宮廷御點,茯苓夾餅是慈禧從香山老方丈那裡尋來的滋補秘方……

現在,沿街叫賣聲已經消失,北京小吃藏身何處?回民聚居的牛街是北京人熱捧的小吃聖地。不過,更好的選擇是吃一樣就換一個地方。比如,

豐年的灌腸、護國寺的麵茶、仿膳飯莊的豌豆黃、南來順的糖卷果……真正地道的小吃,無不是世代琢磨,歷經時代的檢驗。

大學時候,在什剎海吃過一次老北京九門小吃。九門小吃有京城傳統的12家老字號小吃,分別是:恩元居、爆肚馮、小腸陳、褡褳火燒、奶酪魏、茶湯李、德順齋、餡餅周、月盛齋、年糕錢、羊頭馬、豆腐腦白。店鋪裡的食品琳琅滿目,但是覺得好吃的卻沒有幾樣,後來漸漸吃過蘇式點心和粵式點心,才愈發覺得南方的好啊!


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