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铜仁是桥城,大大小小的桥不下十座,都是人车两用,下南门的吊桥也因为不能负荷日益增长的人流量而退休,可是在同一时期有另一座桥,和吊桥一样,只能行人走。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瓦窑河的坝上桥,顾名思义,就是修在大坝上的桥,上世纪60、70年代的时候,为了缓解铜仁市城区的用电压力,在瓦窑河(现三中河段)修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先期水电站上并没有桥,为了方便电站工作人员交流工作和随时检查机房,便在坝上建了一座路面很窄的小桥,慢慢的人流量多了,于1985年10月11日正式动工,翌年6月竣工桥面也相对宽了一些,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坝上桥。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瓦窑河坝上人行桥,横架于城区中心小江瓦窑河电站的拦河坝上。桥长138米,宽3米,离坝尖净高7米,属钢筋主要功能为市区交通人行桥。

瓦窑河电站1966年动工,1967年7月竣工,最大坝高7.5米,长115米,溢流段83米。由于电站坝位不高,常年有水从坝上溢流出来,形成一幅横断面大瀑布。100米宽的人造瀑布,飞起琼花万朵,蔚为美观。河中有坝,坝上有桥,桥下有滩,滩上有景,成为市民们四季游泳的乐园。

伫立桥上,放眼望去,在微波荡漾的江面上,碧水粼粼,清澈可见,天光云影倒映其中。星罗棋布的养鱼网箱漂浮着,常有一些垂钓者以悠闲的姿态蹬在河岸边,期待着意外的收获。

——摘自梵净山网网友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的发展,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再加上锦江河下游修了一座更大的水电站,锦江河上游的水位上涨,也便于锦江水体、航线保护。瓦窑河电站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在2010年8月23日,彻底拆除。坝上桥也成了铜仁的一段记忆。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现在,在原来的坝上桥的旁边,建了一座瓦窑河大桥,桥更大更宽,人车两用。夜幕降临,城市灯火齐明,一个五彩缤纷的城市倒映水中,山与城相连,城与水相偎,桥与水相连,令人陶醉在“一片星灯洒水汀,满江楼榭满江灯,参差树影依稀见,唉乃渔歌隐有声”的绚丽世界。江上游船摇曳,船上游人嬉戏,船在江上游,人在画中笑。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铜仁,曾经有这样一座桥(二)


无意侵犯某媒体或个人的权益编辑 | Lady.R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