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昨天破發了,但是今天又漲回來了,厲害了雷軍

7月9日,小米集團上市首日開盤16.6港元,相較上市前發行價17港元下跌逾2%,而截至收盤報16.8港元,相比發行價下跌1.18%,成交額為76.824億港元,總市值為3759億港元(約479億美元)。相比雷軍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億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發64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市場目前最為糾結的是對小米公司業務性質的界定不統一,認為其既不是純粹的互聯網企業,又不是純粹的硬件企業。有些投資者認為小米集團的基本盤是手機制造,這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所以目前市場給予小米集團的估值還是相當不錯的。

此前小米估值在500億-1000億美元之間,而實際發行價下降了一半左右,開盤又破發,有分析認為,這說明投資者認為小米的股價相對於騰訊和蘋果來說還是偏高。不過支持小米的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來看,小米在中國、印度等關鍵市場的表現以及向物聯網等新市場擴展業務的前景仍然看好,這有助於鞏固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認同。

小米昨天破發了,但是今天又漲回來了,厲害了雷軍

昨天上午,小米公司董事長、創始人雷軍參加了港交所舉辦的上市儀式。

對於股價破發一事,雷軍在現場對媒體表示,因為最近大勢不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是最重要的;這次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把公司做好。雷軍還在盤後的上市慶功宴上發出豪言,“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果然小米的股價今天開始上漲了,小米集團股票上市第二日即迎來翻紅行情:上午10時20分許,股價升至18.50元,上漲超過10%達到10.12%,總市值達到4139.58億港元。

今天早上9時20分許,在盤前交易中,小米股價反彈至17.00元,收復了IPO時的價格。

小米昨天破發了,但是今天又漲回來了,厲害了雷軍

小米成為港股新規“同股不同權”政策下的第一支股票。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佈了三十年來最重大改革——允許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這一改革將使港交所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小米也是第一個同股不同權的上市企業。

恆指公司發佈通告,正式確認小米(01810)將於7月23日納入恆生指數消息。成份股將於7月20日收市後納入多個指數,並於7月23日起生效。此次小米將納入的指數有:恆生綜合指數(包括恆生綜合行業指數-資訊科技業、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恆生環球綜合指數、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今早便有消息傳出,小米集團將在7月23日納入恆生綜合指數。此次小米納入恆指為上市後10個交易日,創下港股史上最快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