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上個週五,蘭蘭媽的微信群裡辦了一場免費講座,主題是“美國學生的學與玩”。講座結束後,有位孩子媽媽給我留言,她說聽了講座很受益,但同時心裡也有些說不出的滋味……

事情是這樣,她的孩子上小學五年級,前幾天剛開了家長會,她在會上感受到了濃濃的焦慮。家長們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會比較,尤其是學習成績。孩子成績好的家長春風得意,成績不好的家長彷彿都抬不起頭似的。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這位媽媽說,她一直以來很注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也鼓勵孩子多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班裡是中上水平,她覺得足夠好了。然而,在家長會中她感受到強烈的“唯成績論”,這讓她有些隱隱的擔心:家長間的“比較”製造出的焦慮,會無形中傳遞給孩子,從而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聽完這段經歷,蘭蘭媽的感受是,這位媽媽的擔心很有道理,因為孩子是很敏銳的,尤其對於家長的心態和情緒,孩子們即便嘴上不說,心裡都十分在意。

01

之前網上流傳過一首歌《我只是個孩子》,作者是一名年僅9歲的小男孩,稚嫩的聲音加上句句戳心的歌詞,唱出了孩子的心聲: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隔壁鄰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媽的孫女兒鋼琴她過了十級

我爸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

我媽同事的女兒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聽到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語

你們的期待我都明白在心底

我知道少壯要努力

可為什麼要和別人比

我只是個孩子呀

其實我也會調皮

給我多一些擁抱吧

哎 你學習怎麼樣啊

變成了禮貌用語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媽 我不想比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蘭蘭媽相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聽了這首歌都感到心酸。成人世界的期待與生存法則,讓孩子們承受了他們這個年紀本不該有的壓力。

02

在成長曆程中,由於遺傳因素、家庭環境等原因,每個孩子在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會表現出相對穩定而又不同於他人的心理、生理特點,這叫做個體差異。即使是同一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個性特點、發展情況也是不盡相同的。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比如在認知方式上,有的孩子回答問題不假思索,反應非常快,但常常不夠準確,甚至常常出錯;有的孩子傾向於在深思熟慮之後再回答問題,反應較慢,但仔細,較少出錯。認知方式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是表現為對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種偏好與習慣。

在智力水平上,不同孩子的發展方向和程度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性。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智力包含八個維度: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這些維度在每個孩子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在性格與氣質上,這種差別就更明顯了,有的孩子天生謹慎內向,需要家長有足夠的熱情和耐心,鼓勵他們接受新事物,主動探索;有的孩子自尊心強,不能接受在公開場合被批評;有的孩子則“皮”一些,需要家長嚴格要求,多加檢查與監督……

由此可見,人與人的差異,是方方面面的,而且永遠存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都是不可複製的生命故事。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簡單粗暴的比較,肯定會帶來不必要壓力,讓家長焦慮、讓孩子受傷。

03

家長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贏了洋洋得意,輸了垂頭喪氣,這實在很難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反而會讓家長的愛變成枷鎖、變成抽在孩子身上的鞭繩。

通過對比產生的壓力,有可能讓孩子暫時地進步,但長遠來看,一定會破壞親子關係。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在對待孩子“個體差異”的問題上,蘭蘭媽很欣賞這一位家長的育兒理念。

她叫陳美齡,曾是與鄧麗君齊名、紅透半邊天的偶像歌手,結婚生子後她進入斯坦福學習深造,並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

後來,她的三個兒子全部都成功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她自己也完成了從偶像歌手到教育學博士,再到傳奇媽媽的轉變。

提到家庭教育,她認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她說:在一個壓力比較大的社會,小孩子很容易自卑,看到同學考得那麼好,自己考得不好,名次也不夠高,是不是自己的一生就完了。我們做父母的一定不可以讓孩子們有這個想法。

父母絕對不要比較。自己的孩子是很珍貴的,人家做得好是人家的事,他是他,我是我。如果要比較的話跟誰比呢?可以跟自己比較,今天可以跟昨天的自己比較,明天可以跟今天的自己比較,只要小孩子有進步,就值得父母欣賞。

04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對於每個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是不同步的,有些階段發展快些,有些階段發展慢些,這些都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那麼,家長如何才能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呢?

1、以平常心對待孩子

蘭蘭媽的公眾號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發展個體,而不是家長個人願望的載體。所以,家長應該注意克服自己性格和心理方面的一些弱點,儘可能避免把社會上成人之間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強加於孩子。

特別是現在很多媒體和機構喜歡製造焦慮,樹立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期待。家長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期望值,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給他們尊重、鼓勵、信任、幫助,與他們共同成長。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2、細心觀察,更多地瞭解孩子

家長是與孩子接觸時間最長、最有條件瞭解他們的人。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全面瞭解孩子的個性,並真心傾聽孩子的需求。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及時給予支持與鼓勵,讓孩子持續感受到家長的愛。

3、關注孩子自我的進步,不做橫向比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點跟其他孩子的強項來對比。請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長上。儘可能地只在孩子身上做縱向的比較,減少與“別人家孩子”的對比。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對你說“你看誰誰的爸爸媽媽多好”,你心裡一定也不舒服。我們跟孩子一樣,都在自己的路上,有自己的節奏,無法簡單對比。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就是教會孩子尊重生命本身。

05

這裡也想講個題外話,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僅對教育孩子很重要,在夫妻相處、朋友交往中也是如此。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我是一個做事很注重條理的人,用洗碗機的時候,我一定會把盤子、碗、玻璃杯都分類放得整整齊齊。但是我老公機器人先生對待家務就相對隨性一些,他往洗碗機裡放餐具就像往洗衣機裡塞髒衣服一樣,目標只有一個——最終能把門關上就行,因為他相信機器會自動把一切弄好的。

我花了很久時間才意識到,機器人先生不會按照我的方式來放餐具。我要學著接受那些撞破邊角的盤子、杯子,還有洗不乾淨的湯勺。最終我決定給他自由,讓他做自己。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現在,機器人先生還是隨隨便便往洗碗機裡放餐具。但是如果哪天我趕著開會,把洗碗的事情交給他做,他是樂於接受的。我也學會了接受他用洗碗機的方式。

06

人生不是用來比較的,是用來完成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也許只是給予充分的養分,然後靜待花開。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成長軌跡,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就是尊重每個生命各有不同。

爸爸媽媽,我不想比了,這句話讓千萬父母沉思

蘭蘭媽相信,用尊重和愛養大的孩子,比用焦慮與指責養大的孩子,更有可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