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閩商的「千億」門檻

地產閩商的「千億」門檻

「千億」,地產界的一個時髦詞。

就全國來看,2015年千億房企有6家,2016年11家,2017年17家左右,2018年預計會更多。太多房企提出2018年、2019年、2020年衝千億。

在地產閩商的圈子裡,尤其這兩年,「千億」字眼常見諸於報端。

報道有如:千億世茂的「茂式增長」;泰禾躋身中國房企「千億軍團」;規模效率齊升,陽光城叩響千億之門;統籌兼顧,融信蓄力千億等等。

或許,再過兩年,當人們談論對這些地產閩商時,會給予一個新的階層劃分:千億之上,千億之下。

1st

福晟是誰?在網紅輩出的地產圈,福晟似乎一直以來都名不見經傳。這個「中產階級住房領跑者」,早已不這麼宣傳自己了。

不比恆大、萬科、碧桂園,也不比融僑、泰禾、世茂,就這兩年,

福晟確實算是聲名鵲起。在福州,擁有項目最多的,除了泰禾、世茂,就只有他了。

根據克而瑞統計,今年上半年,福晟實現了258億元銷售額,排在全國房企第47位,600億元目標完成率43%。而福晟地產板塊的目標是2020年進入千億元陣營。

事實上,要在2020年實現「千億」於福晟而言,並非難事。

2017年福晟新增1786.9萬平方米土地,新增貨值3199億元,排在全國房企第7名。截至2017年末,福晟擁有土地總貨值4517億元。今年上半年,福晟新增土地貨值387.6億元,排名第30位。

福晟,地產閩商一個縮影,正與世茂、泰禾、陽光城、融信、正榮、融僑等走在行業第一梯隊,引領行業發展。

房企

2018上半年銷售流量金額

已完成或計劃實現時間點

世茂

733.0

2017年

泰禾

655.0

2017年

陽光城

663.0

2018年

融信

545.3

2018年

正榮

635.0

2018年

融僑

355.7

2020年

福晟

258.1

2020年

2nd

凡是說規模不重要的,都有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嫌疑!

你說別人黑馬很激進,很危險,事實上,這種評價太主觀了。反過來,別人還說你業績太慢,太保守,太不思進取。所以同樣一件事,就看你看問題的角度。

但無論如何,一個極速分化、快速洗牌的行業,房企起起落落,激進與保守都是一種階段性手段,是一種階段性戰略,沒必要主觀評價他是激進還是保守,一家房企根據市場和政策有快有慢,反而是常識。

而「千億」規模,已經成了當下房地產企業必須面對要的抉擇。

福晟集團董事局主席潘偉明就說:「未來,前30%的企業或將控制50%以上的市場。」而行業內普遍認為,3-5年後,企業年銷售額達到千億,將成為大開發商的基礎評判標準。

當「強者恆強」成為了一種共識,融僑集團首席投資官鄭偉則認為,未來2-3年內,如果一個企業

沒有達到千億規模,應該說它是存在出局的可能性,或者在整個行業裡面沒有太大的話語權。

3rd

都說未來房企,戰略和戰術都將日趨同質化,這有他的道理:碧桂園朱榮斌跳槽陽光城,華夏幸福張晉元加盟泰禾等;某宇宙房企的跟投計劃模板細則制度,很多房企都有成套的資料。然而,即便這樣,房企規模卻在加速分化。

根據克而瑞統計數據,2018上半年,全國銷售百強冠軍碧桂園,流量金額為4124.8億,第100強實地集團為則88.1億,兩者相差40多倍,這是超級恐龍與鱷魚的差距。

而市場的遊戲規則往往也是,銀行或投資機構就盯著前50強、100強名單給低利率的放貸。未來上了規模的大型房企,不僅能拿到錢,而且拿到便宜的錢。

同樣,規模更意味著入場券。一塊地動輒幾十億,甚至幾百億,試問一個一年才賣幾十億、100億的中小房企你還怎麼玩?而且,未來城市產業建設標準更高,拿地條件直接都是偏向大型房企。中小房企連拿地的入場券都沒有。

4th

「千億」是一個門檻,有的地產閩商已經跨過了,有的還在邁進。

以併購著稱的陽光城,以敢闖敢拼聞名的融信、正榮為代表的閩系房企,與泰禾有著同樣擴張狼性,就目前來看,這幾家房企2018全年銷售業績突破千億是大概率的事。

如此,2018年,「千億軍團」將再擴張。

而到2020年,這第一梯隊還將有誰?說不定,畢竟,房地產「政策市」表現得愈發明顯。

地產閩商的「千億」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