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車明年裝晶片!美劇里的「科幻都市」就要變成現實了?

所有新車明年裝芯片!美劇裡的“科幻都市”就要變成現實了?

最近天台真的太忙了,剛送走一批賭球的,又迎來一幫炒股的。當然也有我哥們兒這種飆車發洩的。

不過,仗著經驗豐富“一言不合就飆車”的老司機們,可能要停止獨秀了。據媒體報道,自7月開始,我國將逐步加大力度推廣登記新車的“射頻識別芯片(RFID)”安裝。

這可不是光為了抓超速的,交通部門更想通過推廣這項物聯網技術建立一個實時更新的道路交通系統,緩解道路擁堵,甚至輔助城市管理。

不過,也有人吐槽,RFID芯片終究無法給出車輛精準位置信息,不如早點推進車載高精準定位服務普及,直接升級成一個更智慧的“交通大腦”。

力推RFID電子車牌 物聯網加持道路天眼

趁著大霧、雨雪逃罰單,車牌糊泥巴玩超速,這些在論壇上廣為傳頌的“馬路傳說”可能真的只能成“傳說”了。

據報道,我國將加大力度推廣內含RFID芯片的電子車牌,自7月1日開始,新車註冊登記時,車主需自願選擇是否安裝,而到了2019年1月,所有新車都必須強制進行安裝了。

對此,不少人有點蒙,中國號稱有超2,000萬的攝像頭進行安全監控,堪稱“地上最密視頻監控網”,為啥還要弄這個?

這就不得不說視覺監控技術存在的短板了,雨雪、風沙,還有遮擋都是攝像頭獲取信息的大敵。為彌補這一漏洞,相關部門才引入了這項物聯網技術,它無需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就能識別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

“一個辨識器能同時快速掃描多個芯片,且可穿透各類材料讀取信息,比條形碼系統好用多了。”一位行業工程師表示,“RFID對水、油、化學藥品都有很強抵抗性,而且內含信息由密碼保護,不易偽造和篡改,非常適合道路監控。”

更令交通部門青睞的是,這項成熟的物聯網技術目前已在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領域大範圍使用,所以價格也十分親民,各位擔心警察叔叔會破財的老司機們還是先管好自己的錢袋,免遭“牛肉乾”暴擊吧。

交通大腦要升級 車輛高精定位能力是關鍵

不過,必須要說的是,交通部門大力增強道路信息網絡建設,絕不是惦記那點罰款,還是希望依託升級後的交通大腦,解決交通擁堵,甚至助力城市交通規劃。

“大批車輛完成RFID芯片加裝後,就會通過覆蓋國內交通要道和關鍵節點的掃描系統快速提供車輛精準信息,讓交管部門可實時掌握道路情況,做出快速應對。”一位業內專家表示,將這些信息與各類導航軟件共享,更能直接幫助司機自行優化路線,預防問題發生。

等這些數據形成規模後,規劃部門就可梳理出城市交通運行的規律和特點,提出優化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

牛吧?不過,也有老鐵當場吐槽,攝像頭加上RFID,也無法提供車輛精準定位,要想真讓“交通大腦”真聰明起來,還得加快普及所有車輛的高精度定位能力!

其實業內已普遍認識到基於衛星的車載高精度定位能力在交通領域的重要價值。目前,高通、u-blox等車載定位芯片巨頭都已與全球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合作,將該公司的高精度定位服務融入車載芯片。其中高通與千尋位置合作的解決方案更有望於2019年在商用汽車中投入使用。

而依託北斗地基增強“全國一張網”和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千尋位置將在2018年底實現釐米級定位服務在中國大陸全覆蓋。

眼看芯片等硬件與高精準定位服務都將到位,備受期待的車載高精度定位服務相信很快就能普及。

到那時,中國道路所擁有的“超級大腦”不僅能進行精準交通監控,甚至還能實現人、車與周圍設施的實時通信,這距離部分路段的自動駕駛恐怕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