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今天這個標題很慌,因為榮媽也是後知後覺,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了,沒想到啊沒想到,即使是睿智如我,養了兩個孩子,腰凳也都沒有用對!真想說一句:孩兒們啊,娘對不起你們吶~這真是知道養娃坑多,左閃右避的,一不注意還是在某個不注意的犄角旮旯被石頭絆倒,為了能夠讓更多麻麻不再犯我之前的錯,我覺得還是應該跟大家分享一下。

腰凳,幾乎是每個有娃家庭的必備用品,它讓媽媽們徹底解放了雙手,一邊購物一邊陪娃so easy,榮媽曾經也是腰凳的忠實用戶,家裡兩個孩子都是用腰凳長大的,但事實上,腰凳它並不適合1歲以前的寶寶

(我也是才知道這件事,想想周圍的人幾乎都在用,細思極恐……)

一、不適合脊椎的生長髮育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參考來源:http://babywearingadvice.co.uk/anatomy.htm#mposit)

我們先來看一下寶寶的脊椎形成過程。嬰兒出生時,脊柱是完全後凸的,它是呈圓弧形類似“C”的形狀。第一個要伸直就是最上面的部分,叫做頸椎區域(cervical region),在寶寶學會抬頭之後,頸椎區域脊柱後凸才會慢慢變直,脊椎就會形成輕微前凸,通常是在3-4個月的時候。

當寶寶學會坐起來以後,位於脊柱中部的胸部區域(thoracic region)的肌肉會變得更加強壯,並開始支撐嬰兒的背部,但這部分脊柱仍然會保持圓C形,這個時期基本在寶寶9個月左右。

當孩子學會走路之後,約12-18個月時,腰部區域(lumbar area)才會變直並彎曲成腰椎前凸,脊椎的S形才算是初步形成。也就是說,嬰兒的脊椎從C形發展到典型的S型至少需要1年以上。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因此對於1以前的寶寶來說,整個身體呈“C”字型的姿勢才是最舒服的,它不僅模擬了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形態,而且還符合了嬰兒的脊椎形狀。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反觀腰凳,幾乎是強行將嬰兒幾脊柱扳直,甚至是反弧形的扳直,它有悖於脊椎的健康曲線。讓孩子一直保持這種類似“伸懶腰”的姿勢不僅會令寶寶的骨盆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且還會吸收成人走路時帶來的壓力,給寶寶稚嫩的脊椎帶來不必要的負擔。這對於脊椎發育不成熟的嬰兒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上半部分是背巾,下半部分是揹帶)

這也是為什麼國外的媽媽都使用嬰兒背巾(baby slings)或者揹帶(baby carriers)。因為背巾揹帶能夠自然、緊密地貼合寶寶脊柱的形狀(背部微彎呈“C”形),並給予背部均勻有力的支撐。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即使對於大寶寶,當他在背巾揹帶中睡著時,背部也同樣需要和小寶寶一樣的支撐。所以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而言,腰凳也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二、對於髖關節發育有影響。

除了脊椎的問題以外,腰凳對於寶寶髖關節的健康也是隱患。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網址:https://hipdysplasia.org/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causes-of-ddh/)

嬰兒的髖關節骨頭比成人的要軟的多,嬰兒的髖關節主要是柔韌的軟骨,如圖所示,棕色代表骨密度集中的骨骼,灰色代表柔軟的軟骨,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左圖是嬰兒的,右圖是成人的。成人的髖關節幾乎都是棕色,而兒童的大多被灰色的軟骨包圍著,這說明嬰兒的髖關節尚處在一個發育的過程中,因為柔軟所以特別容易脫臼。

我們來具體說說這個脫臼的問題,因為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榮媽順帶找到了不能給嬰兒綁腿最科學的解釋,容我一點一點抽絲剝繭。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我們來看一下嬰兒的髖關節解剖圖,圖片來自於國際髖關節協會的官網,榮媽的英語比較渣,翻譯的不知道跟醫學上的術語有沒有偏差,但翻譯名稱主要是為了方便接下來的解釋,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就成。

髖關節是一個球窩結構,球的部分被稱為“股骨頭”,就是“股骨”(通俗一點就是“大腿”)的頂部,而窩的部分稱為“髖臼”,是骨盆的一部分。股骨頭嵌入髖臼裡面,從而形成了髖關節,而髖關節通常是由周圍的韌帶和關節囊緊緊地固定在一起的。

當我們瞭解了髖關節的構造和它軟骨的特性之後,我們才能探討什麼樣的腿部姿勢才是嬰兒最舒服、最健康的,你們最關心的綁腿問題即將揭曉答案。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你會發現嬰兒在放鬆條件下睡覺,腿通都是“青蛙腿”狀,並不是筆直筆直的,因為那本來就是孩子髖關節最放鬆狀態下的姿勢。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我特意翻了翻家裡兩小隻小時候的照片,他們無論是仰著還是趴著,基本都是呈青蛙腿的狀態。

特意挑了隻比較小清新的青蛙圖做對比,比起青蛙,其實我個人更喜歡被做成菜的牛蛙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

知道了健康的姿勢之後不健康的姿勢就呼之欲出了,就是下面這種強行把孩子的腿拉直的狀態!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如果嬰兒長時間腿部被伸直,球狀的股骨頭就可能會逐漸從髖臼中滑出來,如下圖所示。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在臀部肌肉的牽引下繼續往往上移動,導致髖關節脫臼,形成不同程度的髖關節發育不良。(這個圖原本是flash動畫,但榮媽不會弄成gif,所以只能截圖給大家看個意思,想要看動態的flash可以去官網上看,看一遍動的更清楚。https://hipdysplasia.org/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hip-healthy-swaddling/)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這是髖關節脫位的示意圖,腿部長時間的扳直很可能會讓孩子的髖關節的球形窩發展成杯型窩,最終引起的是永久性的髖關節發育不良。

要知道在嬰兒時期,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並不會有任何疼痛,這就意味著你很有可能直到孩子長到行走的年齡時才會發現不正常,而且也極有可能導致孩子在成年期間患關節炎。

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的風險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是最大的,寶寶六個月時,大多數嬰兒的尺寸會比出生時增加一倍,臀部更發達,韌帶更強壯,所以寶寶越大越不容易發生髖關節脫位。但是事實上,綁腿這樣的事兒,基本都是發生在出生後到3個月這個時間裡的,而這段時間恰恰是孩子髖關節最脆弱的時候。

所以,如果你的婆婆還要執意讓孩子綁腿的話,就給她看這張圖,告訴她,綁腿的後果就是這樣!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綁腿說的多了點,拐得彎兒有點遠,咱們接著說回腰凳。而腰凳同樣也存在著髖關節脫位的隱患。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大家看,由於腰凳整體的貼合性差,孩子無論是面朝內還是面朝外身子都是傾斜的,腿也幾乎都是打直懸垂的狀態,這其實跟綁腿的效果是一樣的。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如上圖所示,寶寶雙腿長期懸垂拉直,股骨頭並沒有深嵌入髖臼窩裡,這會讓髖關節承受巨大壓力,同樣有髖關節脫臼的風險。而正確的坐姿應該是右圖所示,大腿要充分分開,這樣大腿就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減少了髖關節的壓力,使股骨頭完全鑲嵌到球窩裡,這是髖關節最穩定的狀態。

當然,髖關節的問題不止是腰凳,揹帶、背巾用的不好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揹帶如果襠部設計不當,同樣可能會使孩子雙腿懸垂,因此在選擇揹帶時要特別關注襠部的設計是否科學,過窄肯定是不行的。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這些揹帶都是不合格的。

除去揹帶,國內不太瞭解的背巾也有問題。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背巾也有問題,左邊這種方式會令強迫寶寶的雙胎不自然的屈指,同樣不利於髖關節的發育。此外,它還有窒息的風險。。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美國兒科學會就明確提出:避免使用一個將嬰兒的身體捲曲成“C”形的背巾,因為它會致使嬰兒的頭向前,下巴彎曲到胸部,這個體位很可能會掐斷寶寶的氣管。正確的做法是確保嬰兒的頭在織物上面,臉是父母可見的,她的鼻子和嘴巴沒有被背巾或是揹帶的任何部分或身體或衣服覆蓋。

錯誤地說完,我們來說什麼是對髖關節發育有利的姿勢呢?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正解:大腿伸展在母親的軀幹周圍,臀部彎曲,膝蓋比臀部略高,大腿可以起到支撐髖關節的作用。整體看上去就是“M”型。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實物圖看一下,能出現標準的“M”型狀態的大多是背巾或揹帶,因為他們底部是軟的。但腰凳不行,因為它是個平面的凳子,所以做不到膝蓋比臀部略高,只能是平行。從這個角度上說,腰凳的確不如揹帶或背巾。

綜上所述:

1、1歲以前不宜用腰凳,揹帶或背巾是更好的選擇。

2、如果買都買了,實在是想用,那麼榮媽也要給大家幾點建議。

第一,6個月前不要讓寶寶坐任何形式的腰凳。如果想用腰凳,最好選用仰臥位。不過還是建議6個月以後,孩子的髖關節發育皮實了以後再坐。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這種方式搜是用手手臂承托住孩子的肩頸和後背,腰凳輔助承託屁股和腿,但這種姿勢也不宜時間過久。適用於媽媽抱寶寶太累了偶爾偷懶用一下的情況。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其次,最好不要用配套模式,因為它真的是百害無一利,如果想要用腰凳,還是建議用左邊這種有大人輔助的姿勢。面朝裡,孩子大腿分開,膝蓋處彎曲的M型的姿勢是比較正確的。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儘量不要面朝外坐,因為對孩子來說外界的刺激比較大,其二就是坐著坐著很容易腿下滑變成懸垂。如果非要面朝外坐,請一定記得讓寶寶的身體垂直地貼著你,此外寶寶的大腿和膝蓋也應呈90度。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就是腰凳不要給1歲以前的寶寶坐啦。

家家都在用的出門神器“腰凳”,90%的人都用錯了!

為了加強印象,讓依姐跟大榮來的現身說法。左邊依姐5個月,坐腰凳其實是有點勉強的。右圖同一天照的,大榮兩歲半,可以坐。話說,你可能想不到,2歲多的孩子還要坐腰凳吧?但其實,2歲多是最不願意走路的時候,腰凳反而是比較好的出行利器。(強調一下 ,我家爺爺跟奶奶是為了構圖清晰的背景,想了想馬賽克遮擋物都不合適,所以就直白地放上來了,跟√和×沒有關係哈~)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們從小用腰凳,也沒怎麼樣啊?榮媽你不要危言聳聽啦!這個問題呢,我們應該這麼看,大家都知道吃母乳的孩子免疫力好,可能會更聰明,但並不代表喝母乳的就是學霸加運動健將而奶粉寶寶就是學渣加林黛玉體質吧?任何對孩子好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儘量去滿足他,對他們有危害的東西都應該去避免他,這才是我的初衷。就像大榮跟依依,從小都用過腰凳,但現在也都好好的,可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一遍,我一定不會給他們用腰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