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

近期,万山区各级各部门将所有精力、所有工作重心、所有资源全部集中到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上,千余名扶贫干部以村为家,以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碰硬、敢涉险滩的精神,为努力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向万山脱贫“摘帽”目标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干部下沉脱贫攻坚战场

将强大动力聚起来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我家的帮助,陈翔和杨再权他们两个都是一等一的好干部,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了。”这是近日黄道乡马黄村村民田福妹发到万山区“书记信箱”里的一封感谢信上的内容。

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万山按照“干部人事不变、工作关系下划”的原则,先后抽调了300名干部前往脱贫一线开展工作,要求抽调干部抽调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不得以任何理由安排其回原单位工作,抽调干部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抽调时间计入抽调干部乡镇基层工作经历。抽调干部下派后,以“脱皮掉肉、不摘穷帽誓不休”的决心,顶着酷暑每天奔走于村里的各个角落,召开群众院坝会与群众一起共谋发展思路,组织群众整治村级卫生、走进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生活生产情况、排查矛盾纠纷、往返于各单位争项目。他们与群众吃住一起,没有周末,在他们的带动下,村容村貌美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贫困户脸上的笑容多了。如区疾控中心张雪风从下派到鱼塘乡登峰村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先后为该村争取项目资金400余万元,新修农田灌溉渠1.8千米,新修农村互助幸福院一座约600平方米,改扩建村组公路8.6千米,广电云户户用全覆盖,在他的动员和引领下,该村还成立了铜仁市登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合胜原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闲置土地、自筹资金300万元修建生猪养殖场,种植辣椒100亩,引进种猪苗4000头,已出栏2400头,贫困户分红实现了全覆盖。

这只是万山下派干部工作的一个缩影。除驻村干部及下派干部外,今年以来,万山“5321”帮扶干部也全部沉到村里开展帮扶工作,真正实现了“帮扶单位所有干部结对贫困户”“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两个全覆盖。

工作聚焦脱贫攻坚战场

将承诺使命担起来

摆脱贫困,实现富裕,是万山所有群众最强烈的愿望。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暨贫困县退出动员大会上,万山发出了决战贫困的“总攻令”。这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点燃了万山上下奋战脱贫攻坚的热情,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强劲号角。

万山将所有工作聚焦到脱贫攻坚战场上,构建工作体系,确保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构建脱贫攻坚规矩体系。把脱贫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脱贫攻坚大局,相继出台了《万山区脱贫攻坚大比武工作量化考核问责办法》《万山区干部执行力问责办法(试行)》《铜仁市万山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相关纪律做了明确和细化,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规矩意识。

构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围绕稳定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梳理涉及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五改一化一维”、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相关扶贫政策,编印成册,发放到户,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

构建脱贫攻坚督查问责体系。区纪委、督查局组建督查专班,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缓慢、措施不力等问题进行专项督查,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等方式对全区驻村工作队员纪律作风、“5321”帮扶干部到村蹲点入住情况等进行明察暗访,对扶贫领域项目建设、工作进展等开展监督检查,对开展“五改一化一维”工程进度缓慢、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一户一档”未完善等问题的干部采取约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督促,对脱贫攻坚中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履职不力的一律从严问责追责,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地。

截至6月底,已直接查办问题线索57个,立案44件,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4人,免职处理4人,通报批评5人,提醒谈话1人,诫勉谈话13人,对2起扶贫干部在工作中履职不力,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在一周内处理到位,群众给予高度评价。

资源汇聚脱贫攻坚战场

将最硬骨头啃下来

“我们的竹荪不愁卖。”万山区谢桥街道龙门坳村民刘春仙自信地说。正是因为村里的竹荪销路好,去年,刘春仙不仅挣得了平均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年底还获得了3000元产业分红。

龙门坳村在“大数据+电商”模式的影响下,今年将竹荪种植面积从去年的400亩扩大到了1500亩,竹荪的产量每亩可收干品100斤。

近年来,万山始终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实现创业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大数据+电商”平台、采取“工业、旅游业、服务业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新能源汽车项目、朱砂古镇景区、万山彩虹海等让贫困户得到就业分红实现脱贫。

据悉,万山从市级脱贫攻坚扶持资金中安排1.8亿元作为贫困户股金,注入朱砂古镇、彩虹海、万仁汽车等6家企业,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分红,用于帮扶贫困群众。目前,万山区已有4500名贫困群众与龙头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年均分红1600元以上。

一项项工作、一笔笔资金、一个个年轻干部如涓涓细水汇入脱贫攻坚一线战场,滋润着贫困群众,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进同步小康的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