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算是「慢性病」嗎?

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複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常見的有高血壓、失眠、冠心病、糖尿病等都是屬於慢性的疾病。

那麼,腫瘤(也就是通常人們熟知的“癌症”)它是慢性病嗎?癌症具有慢性病的普遍特點,病因複雜、多種危險因素、長期潛伏、病程較長、造成功能障礙等,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發病急劇、病情變化快、症狀較重,是急性病。

癌症算是“慢性病”嗎?

為什麼人們的認知會有這樣的誤區呢?主要原因是,在中國,絕大多數的人一般缺乏相關的健康知識儲備和認知,沒有慢病健康管理意識和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不會選擇定期體檢,有意識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因此,經常是身體出現了忍受不了的痛苦時,才選擇去醫院做體檢,體檢結果一查出來,如果是癌症,加上自己對癌症的淺顯認知(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就意味著死亡即將來臨等等),就會形成一種“無知”的恐懼,在這種恐懼下,癌症的惡性進展就會更迅速,從而結果真的如患者想象的那樣,癌症真的很痛苦、沒得治、得了癌症就意味著死亡。在這樣循環的表象實例面前,人的對癌症的認知更加增強,確信自己的認知是沒有錯的。

癌症算是“慢性病”嗎?

可是,癌症的真相是這樣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人們的普遍認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可以偏概全。

WHO(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癌症作為一種慢性病,其中1/3可以預防;1/3可以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達到治癒;1/3不可治癒,但通過適當治療可以控制,獲得較好的生活質量進而延長生存。

癌症的病因是什麼?

癌症的病因很多,主要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大類:

1.內源性因素,包括遺傳、免疫、內分泌等因素。

2.外源性因素,包括生活習慣、外界自然環境(汙染)、職業環境、天然及生物致癌(如黃麴黴菌可致癌)、慢性刺激和創傷、醫源性因素(如電離輻射)等等。

癌症是否有應對措施?

從癌症的病因裡不難看出,至少有50%的因素是人通過改善自己的健康認知、生活行為習慣來進行預防的。

中國自古以來有“治未病”的預防理念。該理念的最早記錄在《皇帝內經》,其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什麼意思呢?是說,沒有得病的時候要先預防,得病了要防治新生其他的變化(即控制住疾病)。

如果對生活有心,不難發現,注重健康的人,不但非常注重用中醫的理念去養生、防病、治病;而且也注重用免疫學等的相關科學知識去及時更新自己對健康的認知體系,從而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總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是可以通過日常的改善去積極應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