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藏家罗天池的绘画

说起唐代吴道子款的《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纪念馆藏)、宋代孙钰的《仙女采药图团扇》(美国费城博物馆藏)和元代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在美术史上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对于它们的鉴藏者罗天池,则不是很多人所熟悉了。

罗天池生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广东新会人,字六湖,一字泩湖,别署伯池、泩湖子、宝澄堂主人,钤印有“伯子六湖”,卒年不详,从其流传下来最晚的《墨梅图》,可知他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尚在,年五十六以上。罗天池于道光五年(1825年)中举,翌年成进士,历官比部郎、邢部主事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军袭厦门,他与刘庄年等同守炮台。后改外任,署云南迤西道,因回人事落职,归住广州,咸丰八年(1858年),侨寓南海之小桥乡。

罗天池是清代有名的鉴藏家,富藏历代名家翰墨,见多识广,眼明手高,曾藏有倪云林和王蒙合作的《听雨楼图》。除上述三件名迹外,在海内外各大博物馆中,均有不少书画经其鉴藏。相传在京都时,他曾奇迹般地将一轴签题为“唐子畏(寅)真迹”的无款山水画定为宋李唐之作,后来人们就日光下审视,于石纵中见蝇头小楷“臣李唐恭进”五字,无不为之叹服。当时书画鉴藏家吴荣光(1773—1843)亦在座,见此大为惊叹,曾有诗咏之曰:“不是明贤是宋贤,后来无此好云烟。独存双眼推罗隐,直溯渊源七百年”,对其法眼赞赏有加。遗憾的是,罗天池虽然过眼书画无数,但并未有书画著录行世,因而我们对其书画鉴藏的脉络与丰赡也无从得知。所幸在现存书画和相关文献中,尚能略窥其鉴藏概貌,从其书画题跋中亦可洞悉其收藏心得,如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卷有其题跋两段,其一曰:“许谦《白云遗稿》云:子昂作画,初不经意,对客取纸墨,游戏点染,欲树即树,欲石即石。又《铁网珊瑚》:魏公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二说直为此卷作跋,且与松雪自题若合符契,虽董文敏、王文安不复能赞一词。道光丙午十一月十六日宝澄堂主人罗天池,时年四十有一”,钤朱文长方印“六湖”;其二曰:“清微淡远,惟倪高士枯木竹石可以并观,丁未十月一日天池重题”,钤白文印“罗天池印”,两跋可见罗氏深谙赵画三昧;在神州国光社所刊《清湘山水册》中,亦有一则罗天池题跋:“清湘画入逸品,变化无穷,或细极毫芒,或放之寻丈,概以墨气神韵取胜。粤中藏家每置陈老莲、徐文长之列,自谢里甫庶常拈出,好事者争相炫耀,每岁必倩人携重赀,赴大江南北搜罗之矣”,题中“谢里甫”为谢兰生(1769—1831),书画家兼鉴藏家,著有《《常惺惺斋诗集》、《常惺惺斋书画题跋》等,罗跋品评石涛绘画,指出广东书画鉴藏之风,早期多藏陈洪绶、徐渭等人作品,自谢兰生倡导之后,便以藏石涛书画为取向了。当然,罗天池留下的题跋还有很多,未克尽述。

罗天池既有高超的鉴赏能力,又有很多机会接触前贤真迹,耳濡目染,所以对于他作画来说,自是得心应手。他擅长书画,自谓书法初学董其昌、米芾,后因获藏南唐初拓王羲之《澄清堂贴》,遂一意以右军为宗,所以在其《楷书七言联》“书到右军难品次,文从开府得波澜”和作于咸丰六年(1856年)的行楷《诗翰长卷》(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便可见其深入右军堂奥。前者雄劲老硬,气度不凡;后者遒媚劲健,体势自然。两书均可看出右军痕迹,不乏学问文章之气。其所书题跋多为小行书,参用董其昌、米芾和褚遂良法,不失己意。

时人将罗天池与黎简、谢兰生、张如芝共称“粤东四大家”,当是指其绘画而言。罗天池的画,博采众家之长,融合己意。其画由董其昌得径,力追董源、巨然,继而学米氏父子、元倪瓒、吴镇、柯九思,明徐贲、文徵明、沈周、陈道复及清初“四王”、恽寿平等诸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书画鉴藏家罗天池的绘画

▲《梅花图》(图一)

罗天池绘画以花卉、山水为擅场,其中尤以梅花为最。流传下来的画中,最早的作于道光六年(1826年)二十二岁时,最晚的作于咸丰十年(1860年)五十六岁时,两幅均为《梅花图》。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他作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的《梅花图》(图一),题识曰:“一树寒梅白玉条,廻临村落傍溪桥。不知近水梅花发,疑是春来雪未消。贞石词兄雅正,道光六年初春”,钤白文方印“臣罗天池”和朱文方印“六湖”所,所录诗为唐代诗人张渭的《早梅》。所写梅花,多为清瘦挺拔之枝,旁逸斜出,乱头粗服而不掩秀色,衬景之寿石则水墨大写意,用笔粗犷挥洒。时人谭莹(1800—1871)有《题罗六湖画梅》诗概括其基本风格:“剩墨离离整复斜,独开生面是名家。一枝瘦硬通神笔,肯仿徐熙没骨花”,以此来解读此《梅花图》,可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罗天池画艺。罗天池尝作巨幅《红梅多寿图》,浅绛设色,一时名士题咏殆遍,其中黄石琴有“与君同守岁寒盟”句,罗天池感慨系之,遂以“铁梅”名其轩,故所藏字画斋名自称“修梅仙馆”,收藏印记亦常钤“铁梅藏”“修梅仙馆秘玩”“罗天池鉴定藏之修梅仙馆”等,显示其对梅花情有独钟。

罗天池所作松树竹石亦劲健豪逸,“画卷之气,盎然溢于豪楮间”。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松树竹石图》轴,重墨浅色,清新自然。此轴绢本,纵128.7厘米、横51厘米,两棵古松斜立于怪石前,几簇竹叶从石丛中伸出,地上青草离离,鲜花盛开。整个画面置于山峦前,别具一番韵致。作者用笔沉着酣肆,小草、花卉间作细笔,于古朴中给人勃勃生机之感。该图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仲春,时年罗氏三十五岁,正作钱塘灵隐之游,是其盛年力作。

罗天池的山水画有作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的《江村秋晓图》和载于《艺林月刊》(1937年87期)的《深山春晓图》。前者截取江村小景落笔,近景为古松、村舍,远景为小亭及广阔之江面,画面清新,用淡墨、浅色托出秋天晨景,在严谨中透出淡雅、清逸;后者笔力雄劲,墨气沉厚,系仿吴镇笔意兼用沈周晚年笔法而写,远山、茅屋与丛林无不透出一种清疏之气。

书画鉴藏家罗天池的绘画

▲《渔父图》团扇(图二)

人物画在罗天池作品并不多见。笔者所见有《渔父图》团扇(图二)(香港艺术馆藏),所绘为一渔父在江上拉网捕鱼,江天辽阔,旁有芦苇衬托。所画渔父兼工带写,人物衣纹线条流畅,神态鲜活,远处之沙渚纯以淡墨晕染,浑然天成。虽为咫尺小品,但小中见大,亦可见其驾驭宏大场景的艺术技巧。罗天池尚有另一件作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的人物画,系为张维屏(1780—1859)所写的《珠海老渔图》卷。此卷有陈澧、谭玉生、陈宝琛、吴道镕、张元济等名流题咏,著录于汪宗衍《广东书画征献录》,藏于香港何氏至乐楼。

作为一个书画鉴藏家,罗天池并不以绘事见长,但其极富内蕴的书画无不显示其浸淫于古书画中所获得的源头活水。这类鉴藏家兼书画家的例证在晚清以降极多,如吴荣光、潘正炜、陆心源、顾文彬、裴景福、庞元济、吴大澂、吴湖帆……,是近世书画鉴藏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