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舌診,一看就會,簡單易學,老中醫多年總結

觀舌,主要是觀察舌質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由胃氣所生。所謂“胃中生氣”是指脾健運化,胃主受納(即認為是人體消化機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則舌上可現一層薄潤的舌苔。機體在疾病病理變化過程中,陰陽的盛衰,氣血的調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變化中。察舌苔的變化,即可知臟腑盛衰(內臟器官病變)、病邪進退(疾病嚴重程度)。

中醫舌診,一看就會,簡單易學,老中醫多年總結

中醫學認為"心開竊於舌","舌為心之苗",並把舌面分為四個區域和五臟六腑相應,即:

舌尖區屬心、肺

舌中部屬脾、胃

舌根區屬腎

舌的兩邊屬肝膽

據此,這裡的"心"可以理解為是指以心為中心的五臟六腑,那麼舌就是反映五臟六腑狀況的一面鏡子、一塊標牌了。

人正常的舌呈淡紅色

質地柔軟,活動自如,舌面上鋪有一層薄薄的、顆粒均勻、乾燥適中的白苔,中醫常描述為"淡紅舌,薄白苔"。

望舌首先要觀察舌體,從顏色、形狀、動態上去辨別臟腑精氣的盛衰存亡和疾病的預後轉歸。

中醫舌診,一看就會,簡單易學,老中醫多年總結

舌體淺於常色而呈淡白顏色:虛寒

一般說來,舌體淺於常色而呈淡白顏色的,多為虛寒的表現,是由於人體內紅細胞減少,血漿蛋白低下,內分泌功能減退,基礎代謝降低等因素而導致血色變淡、組織水腫造成的,如各種類型的貧血、慢性腎炎有浮腫表現的病人大都呈現淡白舌。

中醫舌診,一看就會,簡單易學,老中醫多年總結

舌體深於常色而呈紅色或深紅色:熱病

舌體深於常色而呈紅色或深紅色的,多表現為熱病。前者熱輕,如感染性疾病、高熱、肺炎等;後者熱重,如慢性消耗性的結核、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敗血症等。

生成這種顏色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疾病使機體的基礎代謝增高,舌發生炎性充血,血管擴張,加之黏膜萎縮變薄,使血色易於透露的緣故。

中醫舌診,一看就會,簡單易學,老中醫多年總結

舌體呈青紫色:有寒有熱

舌體呈青紫色的,有寒有熱,但多與瘀血有關,如慢性肝炎、肝硬變、呼吸循環衰竭、缺氧症等。

(1)身體表現:面部(眼皮)浮腫、油光、易生痤瘡、腹瀉、身重睏倦、大便燥結、急躁易怒。

(2)原因:氣虛、運動少、飲冷飲,造成水溼留在體內 。

(3)解決方法:紅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鐘,代茶飲,祛署溼,適合夏天。冬天寒溼則適應用綠色的花椒,煮水泡腳。

(1)身體表現:善忘、喉嚨發乾、性情急躁、皮膚乾躁、身體疼痛、面色晦暗、口唇發黑、眼圈暗黑、痛經。

(2)原因:血液流動不暢、外傷造成、生氣(肝鬱氣滯就容易造成血瘀)、氣虛、寒冷造成。

(3)解決方法:三七與西洋參各0.5克,打粉用溫水沖服。

(1)身體表現:記憶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憊、怕風怕冷、天熱手腳溫、天冷手腳冰涼。

(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營養、思慮過多消耗心脾之血。

(3)解決方法:西洋參30克打粉,龍眼肉300克,攪拌均勻隔水蒸4小時,每天一勺用開水沖服。

(1)身體表現:眼乾、口躁咽乾、手足心發熱、大便乾躁、眩暈耳鳴、睡眠差、脈搏快、喜冷飲、心煩愛發火、腰膝痠軟

(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過多熱性的食物、生大病。

(3)解決方法:生地、沙參、麥冬、枸杞各9克,石斛6克、當歸3克、豬龍骨一節,煲湯服用,一週即可。

(1)身體表現:怕冷、喜飲熱飲、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髮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長。

(2)原因:過多吃寒涼的藥、喝冷飲、體質弱、過份暴露在寒冷的環境裡。

(3)解決方法: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煲湯服用。

(1)身體表現:神情抑鬱、口苦口乾、眩暈、胃口不佳、忽冷忽熱、心煩火大、嘔逆、胸悶肋疼、失眠多夢

(2)原因:思慮重、壓力大(七情內傷:喜則氣散、怒則氣上、優則氣聚、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3)解決方法:燈芯草、竹葉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於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氣。長期肝氣不疏主要需要調整“喜怒優思悲恐驚”七情。慈悲心是剋制七情最有力的法寶,即仁者壽。

中醫舌診,一看就會,簡單易學,老中醫多年總結

中醫舌診,一看就會,簡單易學,老中醫多年總結

以上舌苔,牢記當真;臨證不惑,運用要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