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上市,雷军首富?小米将是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今天的重磅新闻毫无疑问就是小米申请在香港上市,根据预测小米的估值至少在 700 亿美元左右,上市之后短期内可能会超过 1000 亿美元。小米也有望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 IPO,也将成为今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新股。


在港上市,雷军首富?小米将是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本次小米公司香港上市最大的亮点就是港股新规发布之后,小米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

在这之前,港交所就因为"同股不同权"的问题而错过了阿里在香港上市。这次,小米在香港上市也算享受到了港交所政策变化的利益。所谓的"同股不同权"就是AB股结构,一般股东持B股,拥有低投票权;公司管理层持A股,拥有高投票权。

从小米目前股东的持股情况来看,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持有31.4124%的股份,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持有13.3286%股份,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官黎万强持3.2375%股份,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生态链负责人刘德持1.5494%和联合创始人、副总裁、MIUI 负责人洪峰持3.2207%股份。

根据港交所新政,相比普通股,雷军和林斌拥有"超级投票权"的A类股票,投票权最高可达一股10票。而其他人持有的为B类股,每份可以投1票。对于保留事项,均按一股一票计算。也就是说,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除了股权问题备受关注,小米的业务结构和经营利润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经营利润方面,根据招股书显示,小米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4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分别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小米2017年净利润为54亿元,2015年亏损3亿元。


在港上市,雷军首富?小米将是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在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的公开信中,他强调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主要业务是智能手机、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和互联网服务。

根据已公布的招股书,小米公司在 2017 年的营业收入达到 1146.2 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为 122.15 亿元,年度亏损 438.9 亿元。其中,互联网服务收入为 98.9 亿元,占比约为 8.6%;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 234.4 亿元,占比约为 20.5%;来自智能手机销售的收入为 805.7 亿元,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占比约为 70.3%。

这种集硬件、新零售以及互联网服务于一体的特殊商业模式称为就是雷军所说的"铁人三项"。尽管硬件是重要的用户入口,但小米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在港上市,雷军首富?小米将是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最后就是雷军的身价问题,以及能否成为首富。以700亿美元计,雷军31.4124%的持股,对应至少219.89亿美元的身价(可进福布斯富豪榜全球50强);如果小米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雷军的身价至少有314.12亿美元(可进福布斯富豪榜全球30强),超过王健林,逼近李嘉诚。实际上,之前的各种身价传闻都不可信,雷军要想成为首富?路还远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