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13份建议,涵盖了知识产权保护、智能制造发展、家电使用年限等多个方面。期间,在结束会议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对于外界都很关心的格力董事会换届一事,董明珠透露自己在格力28年没有休假一天,如果格

董明珠28年没休假 李嘉诚46年没拿过薪水 马云对钱不感兴趣 创业大佬都是这样说话的

力不能更好的运营下去,她绝不交班。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同样是大佬的李嘉诚,3月16日在长和系公司业绩发布会上宣布退休时说“对于股东来说,我已经尽了我的力。自从我公司第一次上市到现在,46年来我自己没有拿过薪水,我每年只拿5000元(港币)。”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46年没拿过薪水戳中了广大网友的心脏,这让人想起了马云在《开奖啦》上的一席话,他说“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不感兴趣”。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仔细看旁边撒贝宁的表情。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刘强东说“我这个人脸盲,分不清楚谁漂亮谁不漂亮。说实话,我跟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与以上四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王健林,他说的就很“实在”: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大佬们说话都是这样的吗?如果不了解大佬们的经历,你可能会觉得他们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可是当你了解了他们的创业经历之后你就会知道,大佬们这样说话是有原因的。

王健林

王健林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15岁就从四川到东北入伍参军,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期间还完成了辽宁大学的函授课程。1987年转业,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不过没过一年,主动请缨去担任濒临破产的西岗住宅开发公司经理,从此踏入了房地产圈子。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来自当时同行前辈不敢或不屑于干的项目:旧城改造。不过,王健林也很无奈,那个时候开发项目需要有“指标”,万达拿不到,但旧城改造,政府却是非常支持。当时大连市政府北面有个棚屋区,很不雅观,政府领导对来领“指标”的王健林说:“就是这里,想开多少给多少。”结果,回家一算,王健林发现,改造成本一平米就要1200元,而当时大连最高房价也才1100元一平米,怪不得没人愿意做。

怎么办?“那我们就多卖几百块钱呗。”初入地产圈的王健林决定放手一搏,没想到却大获成功。“我们就是做了几点小创新,把暗厅改成明厅,安上了铝合金窗、防盗门,还每家配个洗手间。”王健林称,一千多套住房两个月全部卖光,均价1580元,创了当时新纪录。

刘强东

1998年带着积攒的12000块钱人民币去了中关村,租了一个四平方米的柜台。那时候中关村几乎所有的商家做生意都是一个模式,老板对员工的培训基本都是一台笔记本两万五,你怎么用三万五卖出去。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所以刘强东开柜台第一天就明码标价,他是中关村唯一明码标价、所有产品都开发票的商家。在那个年代,他的做法与整个市场格格不入。一做做了六年,从一个小柜台,到2003年的时候,在中国已经拥有了12个店面,在北京有3个店,而且每个店的营业额都非常好。

马云

1995年4月马云成立中国黄页互联网公司,7月份上海才正式开通互联网。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这个公司专门给企业做主页,一张主页2000字,一张彩照,中英文对照,2万元人民币,马云在第三年就赚了500万元利润。1997年在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北上建立国家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MOFTEC网站。马云称:“在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小商人。为国家工作,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1999年2月马云被邀请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参加大会的人80%是欧美人,谈的也是欧美式的电子商务。马云忍不住站了起来,讲了一个小时:“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的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李嘉诚

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12岁随父母逃难到香港。他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突出,被老板赏识,2年后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已的全部积蓄7000元,在答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有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看到一则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消息,说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即将投放欧美市场。李嘉诚立刻意识到,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而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于是决意投产。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开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成倍增长。到1964年,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元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获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称号。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而生产塑胶玩具。果然,2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企业之冠。

2001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全球50大富豪排名榜,上榜的华裔人士只有3名,且全为香港富豪,其中排名最高的是第23位的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被评为全球最有钱的华裔富商。

董明珠

1954年,董明珠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36岁以前,她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会成为职场传奇。

董明珠28年不休假 李嘉诚46年没薪水 创业大佬们都是这么说话吗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当时已经36岁的她来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不知营销为何物的她凭借着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刮目相看。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万元。

看完了大佬们的创业故事,你是不是也理解了人家一个亿的小目标?这些大佬是激励创业者踏上创业征程的第一步,剩下的就是靠个人的努力向着目标冲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