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他,思想家、哲學家,獨倡“知行合一”,發展“心學”,是心學集大成者。

他,平定皇室叛亂,是皇室功臣。

他,立德、立言,學術思想傳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在世界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然而……

他的一生卻是滿地荊棘,充滿艱辛,坎坷無限。

他就是——王陽明(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

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秘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

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全集》是研究王陽明心學思想及王陽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個性、*爭議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一部現代人成功修身、強大個人內心的勵志作品。

王陽明“心學”之精髓是所謂“致良知”,倡導人生一切的努力都共同指向這三個字。達到“致良知”的目的,要通過“知行合一”的實踐。“知行合一”在哲學上屬於方法論的範疇,是為“致良知”所服務的。王陽明的哲學並非空談心性之學,而是入世的哲學、行動的哲學,重事功,合世用,特別是他提倡的“事上磨練”,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有很大啟迪和裨益。

據文獻記載,王陽明生有異質,卓然不凡。在他誕生之前,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併名其居為“瑞雲樓”。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選摘: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譯:老天給了我們一件解決人生問題其效如神的法寶,而我們視而不見,甚至棄而不用。這件法寶就是我們的心,心學大師王陽明稱之為”良知“。

我們的人生很短暫,在這短暫一生中,我們要解決愛情、婚姻、家庭、友誼、事業等諸多問題。在解決這些人生問題時,沒有人不走彎路,問題是,有的人走上陽光大道,而有的永遠陷在這些問題裡,愁腸百結。在王陽明看來,人生在世,有兩個問題很重要:一是獨立精神。一是坦蕩蕩的幸福感。在今天,很少有人兼備,甚至有人二者全無。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王陽明心學四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