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基层教育局工作人员三问教育部教师司

教师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基层教育局工作人员三问教育部教师司

近日在一次中西部校长培训班上,教育部教师司黄司长在总结过去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绩时谈到虽然教师待遇纵向比越来越高,但横向比较依然不够理想。大家还是感觉尊师重教这个事情还是没有完全到位。目前我们需要重振师道尊严,厚植尊师文化。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在自媒体时代老师不敢管学生。黄司长谈到:某校体育教师打了学生一巴掌,结果被解聘,其实是孩子一直辱骂老师,不听管教。黑龙江某校长管了一个调皮的学生被停职,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中家长让学校非常被动。

随后参培人员向黄司长提出三个问题:

问题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会失业吗?

回答: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人工智能助推管理,这个计划由科大讯飞这些人工智能的企业参与进来,目前是弱智时代(弱人工智能),不是强人工智能时代,语音识别、翻译等可以实现中英文同时显示,达到95%以上的正确率,翻译这个职业可能要消亡掉。人工智能能够做到答疑,智能助手,可以使用机器人来回答学生问题,包括批改作业,这些都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做。教师并不是马上就可能被替代,教师这个职业是最不能被替代的职业之一,只能一部分工作被替代,完全替代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人工智能加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这是现阶段的使命。

教师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基层教育局工作人员三问教育部教师司

问题二:教师素质一年不如一年,能否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分管教学的培训人员反映现在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太低了,应该要采取措施。每年招聘教师只能在矮子里面挑高个子,素质年年下降,很大一部分定向生可以,江西省定向生还不多,当前县里应该由50%以上不能完全胜任教学任务,更不要说做优秀教师,这些老师敬业不足,后续发展不足,基层也提供了培训,方式方法很多,但是关键没有主动意识,师资水平一年不如一年,门槛要提高,选都选不出来。

回答:这个问题很好,教师队伍要从源头抓起,来源不行很难做好。定向培养的很不错,我们要加大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目前中西部地区有社会招考的非师范专业,我们要更加坚定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着力要做的事情是师范院校体系的建设,守住底线,不能更名去掉师范,一律不许改名。三所师范学院升格为师范大学,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切实提高地位待遇,地位待遇没有的话,优秀人才不会来当老师。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情况是不是真的存在,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教师岗位中的新人女生越来越多,教育部正在分析,也请专家在找原因。中国劳动人事政策有提升改革的空间,不能让男生担任教师后很难养家糊口,要让男教师在社会上有地位,这是很实在的。

教师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基层教育局工作人员三问教育部教师司

问题三:能否清退一些农村不作为的教师?

能否考虑吸收社会机构优秀教育工作者,考虑实际情况,不一定都是师范培养的才能当老师,教育机构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有没有合理的教师退出机制?希望有一个合理的流动,乡村的完小点50年代60年代的代课教师已经转正,却很难提高这些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可否通过照顾性政策清退这些老师,通过购买服务来弥补教育短板。

回答:教师队伍的高门槛需要给一个特殊的通道,比如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当老师。我们着重在源头上弄好,还是要加强师范教师,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优秀的师范毕业生。现在的人事制度上简单退出还是有很大的障碍的,只能采用柔性的政策慢慢退出。现在都在延迟退休,提前让教师退休,很难!

教师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基层教育局工作人员三问教育部教师司

教育不易,且行且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