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一转眼2018已经过半

还来不及桑感

爽歪歪滴暑假就已上线

OMG

一切果然都是最好的安排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暑假最开心的

一定是孩子们了

你家的小可爱

是不是已经开始

在家里称王称霸了呢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然鹅

开心是留给小盆友滴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如果家长也

啥也不顾滴穷开心

就比较恐怖咯

暑假是快乐的时光,但常常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交通事故、溺水、跌落、烧烫伤……常常发生在假期期间,每年都会有新增案例,让人触目惊心。威胁孩子安全的危险地带,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远离。

去年年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青少年儿童伤害死亡的前三大原因分别为:

1岁前是窒息(57%)、交通(10%)、溺水(7%)

1—14岁是溺水(50%)、交通(30%)、跌落(7%)

15—19岁是交通(53%)、溺水(23%)、跌落(8%)

防溺水事故

据“天津市不同年龄人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因顺位”分析显示,“溺水”一项连续多年高居5至14岁组死因第1位。在农村,水井、水渠及池塘等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危场所;在城市,主要是公园、游泳池、家中浴缸等蓄水容器。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1、溺水者不会呼救。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呼救。

2、溺水者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无法划水朝救援者或救援设备移动;溺水者在水中呈直立状,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3、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4、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孩童溺水时看起来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有可能是已经呛水到半失去意识,如果看到有孩子这样在水里,请大人们一定大声询问下这个孩子是否还好?得不到回应时大人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助。

孩子游泳时,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动态,孩子的平安最重要。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游泳是夏季市民普遍喜爱的消夏纳凉活动,也正因如此,不仅儿童容易在游泳时涉险,成人也常常因为游泳发生安全问题。

7月2日下午,水上公园西湖边,一名男子违规下水游泳时溺亡。据游人张先生介绍,死者是一名中年男子,身上穿着泳裤,应该是下水游泳溺水。而1日在靠近“二岛”的西湖边,同样有一名男子死亡。据公园保洁员介绍,这名男子也是下水游泳时溺水。

大约半个月前,还有一名下水“野泳”的男子出事,男子已经上岸,穿衣服的过程中突然倒地,后来被紧急送医。

悲剧并未引起部分游泳者的重视,近期每天早晚西湖和东湖都有市民下水“野泳”,在保安上岗之前和下岗以后才下水。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7月3日早上6点30分左右,水上公园冬湖旁刚刚游泳上岸的市民

希望大家在游泳时,不仅看管好自己家的孩子,更要以身作则,到正规的游泳场馆,挑选自己身体适宜的时间,配置齐全的安全装备,确保意外发生时有足够的急救支持,再畅享游泳健身带来的快乐。

防居家事故

孩子们的室内外活动也逐渐增多。室内的设施也可能成为隐形的“利器”,家长和监护人应加强儿童看护,并定期排查家中潜在危险因素。家中的暖瓶、饮水机一定要放置妥当,不要让孩子轻易碰到;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的场所,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玩耍;通过多用锁,把存放药品和化学品橱柜锁起,预防幼儿中毒;通过门挡预防幼儿夹伤

除此之外,下这些不起眼的设施和细节也可能危害孩子的人身安全。

1、自动电梯

危险原因:乘坐自动电梯通常要避免孩子的手或小臂被卡在电梯门里。当传感器探测到物体时,大多数电梯门都会开。但由于孩子的手太小,传感器可能探测不到。

预防方法:尽量站在电梯后侧,不要让孩子接触甚至偎依在电梯门。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2、护栏

危险原因:家里的床围护栏本是为了保护低龄儿童从创伤跌落受伤而装置的,但并不代表家长可以放任幼儿自己在床上活动。有案例表明,有些幼儿会不慎将头部卡在护栏和床之间的缝隙处,造成窒息身亡。

商场里常有一些装在玻璃窗边的护栏,用来隔离楼梯、电梯或柜台,有可能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

预防方法:在家中家长还要时刻关注幼儿在床上的活动,避免头部卡在围栏低位处,避免悲剧发生。在商场里,经过这些护栏时,家长要拉住孩子的手。孩子在商场中的攀爬行为一定要严厉制止。

3、衣物上的饰品

危险原因:有些衣服上有小纽扣、小装饰品等,容易被小朋友不小心塞到嘴巴、鼻子、耳朵里,也可能在跑跳碰撞中发生刮伤、撞伤。

预防方法:尽量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装饰品,如小装饰扣、装饰带等。

4、药物

危险原因:因为儿童不懂药和食物的区别,容易把药当零食误食。

预防方法:不管是口服药还是外用药,都应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小朋友误服导致药物中毒。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5、硬果壳、圆形可吞咽物

危险原因:这些食物容易卡住喉咙,造成事故。

预防方法:避免给幼儿吃花生米、黄豆、瓜子等硬、圆、带壳的食物或带刺的鱼肉等。

6、尖锐物品

危险原因:很多孩子因为家人不在身边,独自使用剪刀等尖锐物件,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

预防方法:家里的刀具、玻璃等尖锐器具都不能给小朋友玩耍,避免割伤刺伤。

7、谨防坠落

不到阳台,窗户等处玩或观看。不要登高,攀爬,床上蹦跳或者玩危险的游戏。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8、小心烫伤

家长如果都不在家,家里的开水瓶位置要放好,最好是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千万不要让孩子烫伤了,也可以让水瓶空着,以防万一,给孩子备些饮料,或是提前将开水倒进杯子里储存,口渴了才不会乱动。

9、防止触电

现在的家庭,家里的电器都很齐全,家长如果都不在家,孩子一般都喜欢看电视,可设置好后,将电源插座摆在孩子不宜接触到的地方,尤其是移动插座要特别留意。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防交通事故

暑期来了,父母经常带孩子乘车出游或骑自行车玩耍,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危险。前不久,滴滴出行与公安大学联合出版的《儿童安全出行绘本》中显示,我国平均每年超过3.5万名儿童因交通事故遭遇伤害,其中大约1.85万名儿童在事故中死亡,98%的儿童会在事故后产生创伤性精神障碍,通常十岁一下的儿童出行会有成人陪同,而十岁以上的儿童在交通出行方面趋于独立,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交通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高。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1、醒目穿衣。尽量让孩子穿颜色鲜亮的衣服,或佩戴醒目的帽子。

2、稳妥上路。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上嬉戏玩耍。

3、敬畏交通规则。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对交通安全的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时刻相伴。对于幼小儿童,无比控制在自己视线范围以内。

5、安全座椅。如果乘坐小型车辆,应让幼儿坐在后座,使用安全座椅。

6、尽量后排乘车。12岁一下儿童不宜乘坐副驾驶,即便是有家长抱着也最好坐在后排座位。

7、不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夏季室外炎热,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的车辆,容易令孩子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甚至死亡。

防拐卖事件

进入暑期以后,家长带孩子出游逐渐成为常态,孩子走丢甚至被拐的风险逐渐增高。去年6月,江西赣州公安、检察机关开展一次模拟测试,工作人员假扮成骗子,在超市、火车站等地点对孩子进行模拟拐骗,结果50名孩子中,有42名被“拐走”。对此,提醒家长一定要经常提醒孩子不跟陌生人走,单独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如果和家长走散,应知道家长的手机号,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1、不给陌生人开门。尽教育孩子在陌生人敲门时,无论任何理由都不给开门,并给父母打电话确认。

2、陌生人电话要警惕。告诉孩子接到陌生人电话,不能透露自己独自在家,要找借口或直接挂断。

3、牢记父母电话和住址。教孩子记清父母的电话和家庭住址,走丢时如何使用公共电话,了解安全的报警方式。

4、走人多的地方,不要理睬搭讪。告诉孩子如果坏人尾随,要走人多的街巷或喊叫,不要理睬搭讪,如果遇到包里别反抗,记清坏人的特征。

5、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让孩子养成不对他人馈赠动心的习惯,明确拒绝他人赠送,并吓唬坏人,父母就在附近,马上就到。

6、第一时间报警。

如果孩子丢失,第一时间报警,不要等到24小时之后,儿童丢失无需遵循人口失踪报警时限。

7、采集血样,入库全国打拐DNA数据库。近年来,我国还将DNA比对技术大规模用于打击拐卖犯罪工作,实践证明,警方可以通过DNA数据库的自动比对,准确、快速地认定被拐儿童的身份。一旦孩子丢失,家长可到最近的采血点免费采血,采集的血样将加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遇到突发事件时

在突发事件面前,

妇女、儿童的首要任务是逃生

警察、军人应救助群众

要优先救助未成年人

跑起来

听到周边有异常后(例如大声的哭喊和呼救),应快速判明情况,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奔向安全地带,越远越好。

判断清楚危险的方向,选择好逃跑的路线。

一定要避免低头乱窜、跑向死胡同之类的地方。

扔掉你身上的书包、水壶等不必要的物品,以防它们影响你逃生的速度!

会躲避

如果你不能迅速地逃离现场,那么就要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例如商店、宾馆、饭店、民居等。

米脂事件中,可以看到事发地段道路两旁有很多的沿街店铺和住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是可以尝试跑进去躲避的……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能够随便闯入别人家中。但是你要记住,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应当不顾一切地寻求庇护!这些地方往往会有很多大人,我相信没有一个大人会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而坐视不管!

要冷静

千万不要哭,要学会冷静应对。

请把门反锁,并远离窗户,可以躲到屋外边的人看不到的地方,例如门后边、桌子底下、床底下等等。

迅速把你的手机或电话手表调到静音状态(非常非常重要!!!)。

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偷偷用微信或短信等不会发出声音的方式,向你的家人和朋友求救,再由家人或朋友向警察报警。

切记不要发出任何的声响!!!保持警惕,注意周边环境状况。

等救援

危险发生后用不了多长时间,警察就会赶到现场。

如果你正在逃跑途中,要迅速地跑向警察寻求保护;

如果你正在躲藏过程中,不要听到响动就急急忙忙地往外面跑。

要知道,警察赶到现场后的首要任务,不是抢救伤员,而是迅速地制服犯罪嫌疑人,消除危险状态!

所以你要等到警察现场处置完毕,确认安全以后,再从你所躲避的避难场所出来,寻求警察的帮助!

遇到可疑的包裹时

无论是陌生人递给的包裹

还是摆放在熟悉位置的陌生东西

只要时陌生的

一定记住

不触摸

不触摸 快离开

过去我们教孩子是一看这儿有个包,要打开看看,交给老师,学雷锋,现在我们不能看,万一是炸弹呢?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人坐公交车,旁边的人下去了,他的包没带下去,他就看,结果一瞬间这个包就起火了。现在大家知道吗?两次汽车燃烧都是香蕉水。

还有装修房子时候的东西,你看到的东西可能就是超市里面买来的,这些东西是我们很难察觉到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像养成不触摸陌生包裹的习惯。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遇到物品爆炸怎么办

弯腰捂嘴快离开

听到爆炸趴下来,弯腰梧嘴快离开。一旦发生爆炸,首先要捂住口鼻,在爆炸和火灾中,大多数人是被呛死的,吸入的气体有可能会把呼吸道烧伤的,火是往上走的,人要往下逃。所以要弯腰,捂着嘴,保持镇定,迅速离开。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世界上有很多突发事件,会产生踩踏的次生伤害。一旦不慎跌倒,一定记住这个救命姿势: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头部。

2、不慎跌倒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3、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放平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暑假儿童遇险高发,家长请速拆这份“安全锦囊”!

尽管说了沉重的话题

还是难以掩饰住

欢度暑假的激动心情

希望大家都度过一个

平安快乐的

假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