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御林军,张灵甫的74师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领玻游俊


与其说是张灵甫的74师,不如说74师成就了张灵甫。74师全称是整编74师,前身是74军,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军,也是完全靠硬仗打出来的抗日铁军。

74军的辉煌历史,真正的抗日铁军

说来奇怪。解放战争时期的整编74师,除了被我军团灭全歼,毫无亮点,名头却大得很;他的前身74军,作为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军,名符其实的抗日铁军,却很少为人所知。

74军系抗战前期由51师(师长王耀武)、58师(师长俞济时)、57师(师长施中诚)三个师合并而成,三任军长恰好分别是3个师的师长——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这几位都是黄埔军校出身,也都是鼎鼎大名的抗日名将。

74军是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首,几乎参加了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上的所有重大会战,特别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突出名,被称为抗日铁军、中国唯一能打仗的军队,因此荣获国民政府最高集体军事荣誉——飞虎旗。

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中,国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原74军军长)指挥以国军74军为主力的9个军参战,对抗 5个师团10万余人的日军,最终以日军伤亡2.7万人,国军伤亡2万人的代价,取得湘西会战的全面胜利。


湘西会战是抗战期间最后一次大型战役,也是日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型会战,74军打出的巅峰之战,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整编为74师,全套美械装备

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军被空运至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这便是“御林军”的由来(古代以拱卫京城皇城的精锐军队为“御林军”,南京时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1946年4月,国军进行整编,整编原则如下:

整编师由军改建,下辖2-3个整编旅;整编旅又由师改建,下辖2-3个团。

按照这个原则,第74军的番号改为整编第74师,下辖3旅6团,全师3万余人,张灵甫任师长。由此可见,整编74师本质是一个军,师长实质是军长,军衔是中将。


张灵甫能担任整编74师师长,主要还是74军前军长王耀武给他说的好话。

整编后的74师,编制减少了3个团,但装备却提升了,因为美国人提供了全套美式装备。

1947年4月,全师共装备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54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96门,60毫米迫击炮108门,火箭筒36具,火焰喷射器54具,重机枪108挺。此外,还有1080挺7.62毫米1918A2轻机枪、2400支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枪,军官配9毫米勃朗宁M1911A1手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共有机动车约300辆、骡马1000匹。

如此精良的装备,绝对是当时国民党第一流的军队,称为“亲儿子”一点都不过分。

孟良崮战役,遭遇全歼

整编74师原本在南京担任警备任务,驻扎在孝陵卫,但随着战争形势发展,不得不投入战场。

1947年,国民党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还形象地比喻成“两个拳头打人”。此时,整编第74师被调往山东战场,担任主要突击任务。

蒋介石对整编74师寄予厚望,还专门为其扩编,恢复为74军时候的3旅9团制,但新增的3个补充团因为新招募兵员,一直在后方休整训练,始终未能投入战场,因此参加后来参加孟良崮战役的74师实质上还是3旅6团,约3万人。

其实这个时候的74师并非战力巅峰,因为抗战末期以及内战的前两年,74军在作战时损失了高达7000多名富有作战经验的抗战老兵,后来新补充的兵员还没有形成足够战力。

孟良崮战役的过程就不详细叙述了,整编74师被全歼。究其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外围援军见死不救,实则是蒋介石指挥失当,冒险决策所致。

我军的策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掉整编74师;国军的策略却是利用整编74师吸引我军主力决战,妄图里应外合,一举奏功,但这只是蒋介石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如意算盘。

“顾司令祝同兄北恩伯、灵甫兄勋鉴: 今已得知灵甫之74师被围孟良崮,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国军寻找了一个歼灭共军陈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机会。因为我74师战斗力强、装备精良,且处于有利地形;再之,有恩伯、敬久、欧震三兄兵团大军云集,正是我国军同陈粟决战的好机会,现命令74师灵甫部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再调10个师之兵力增援74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共军,决战一场,歼陈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举改变华东战局。总之,一切均仰仗诸位精诚团结,协同作战,为党国大业献身出力,乃千秋之荣也。”

此计不可不谓高,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毛泽东,是人民解放军。

至于我军“以多欺少,胜不足骄”的论调实属搞笑。当初国民党以十几倍乃至数十倍五次重兵围剿,却被红军冲出重围,彻底甩掉,又该当何论?

何况数千年前的老祖宗已通过《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如何打胜仗的秘诀: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整编74师被全歼,蒋介石的最后覆灭一点都不冤,四个字:技不如人!


狄飞惊


74师的全称是“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它与第18军、第5军、新1军、新6军并称为国军五大主力部队,而其中整编第74师又以其被称为“御林军”而著名,74师的长官就是张灵甫,一个民国时期经历过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国军将领,最后在孟良崮战役中战死,也因为张灵甫的传奇经历使得整个74师的经历也非常富有传奇色彩。

整编74师的前身为第74军,相比于其他部队,74军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部队,抗战前才刚刚成立,该军的首任军长是蒋介石的浙江同乡俞济时,俞济时是蒋介石信任的为数不多的军官之一,曾任蒋介石的侍卫长,也正因为这层关系,所以74军又被时人成为御林军。74军成立后就参加了淞沪抗战(在淞沪抗战中蒋介石几乎投入了国军的所有精锐部队,因而74军自然也在其中),从淞沪战场撤下来后,74军又接着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在艰难险阻之中,74军从南京突围,后来的抗战中,74军也有不俗的表现,在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中都为阻击日寇做出了贡献。

1940年王耀武出任74军军长,王耀武治下的74军因为能征善战,一度获得国民政府的最高奖旗-飞虎旗,74军也被誉为“抗日铁军”,王耀武也因为治理74军有功所以被称为抗日名将。

后来74军还参加过常德会战,在会战中毙伤日军万人。

抗战胜利后,国军整编部队,74军也因此被整编为74师,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一度吹嘘“有10个74师就能够统一中国”。但是在解放战争中,74师因为师长张灵甫贪功冒进,所以在1947年5月被华东野战军彻底歼灭,张灵甫也在战斗中身亡。


青年史学家


蒋介石的御林军,整编74师,是抗战战场上百炼成钢的铁军,其抗日功勋,可以说是五大主力之首!

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是:

1,新一军。

新一军前身是宋子文创办的税警总团,一开始清一色的西点军校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军官。1942年,孙立人在税警总团5000残兵基础上组建38师,后来参加滇缅会战,屡立奇功,受全世界瞩目。

滇缅会战失利后,38师和撤入印度的22师改编为新一军,装备优良,战力雄厚,被称为“蓝鹰部队”、“天下第一军”。

2,第五军。

第五军是1938年成立是第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第五军创建之初,军长徐庭瑶,副军长杜聿明, 第二○○师,师长戴安澜;荣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 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郑洞国和戴安澜分别称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军长。

就是说新一军和新六军都是第五军分化出来的。

3,新六军。

新六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成立最晚的,1944年5月,国民政府将第54军第14、50师和新编第1军新编第22师合编组成新编第6军,由廖耀湘任军长。

新一军和新六军是印缅战场的双子星座,因为接受国际援助较多,装备和训练都不是一般军队可以比拟的。

4,第十八军。

第十八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历史最悠久的军队,诞生于1930年8月。18军和他的骨干11师,被称为“土木系”。薛岳、罗卓英、黄维、方天、胡琏都是第十八军的优秀军官。

5,第74军。

74军成立于1937年的淞沪战场,历任主官为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74军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战役、兰封战役、万家岭战役、上高战役、第二次长沙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74军是国民党军队中抗战功绩最高的军队。

整编74师,是在74军基础上建立而来,表面上看军缩编为师,其实实力不降反升。

1946年5月之后,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全师3万余人,全副美械装备,师长张灵甫兼任南京警备司令,下辖整编51旅(陈传钧)、57旅(陈嘘云)、58旅(卢醒)。驻扎在 南京孝陵卫,拱卫首都,被誉为天下第一师。
到1947年4月,全师下辖3旅6团,共装备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54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81毫米迫 击炮96门,60毫米迫击炮108门,火箭筒36具,火焰喷射器54具,重机枪108挺。此外,还有1080挺7.62毫米1918A2轻机枪、2400支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枪,军官配9毫米 勃朗宁M1911A1手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共有机动车约300辆、骡马1000匹。

这样的一个整编师,估计碾压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普通一个集团军没问题。可是,孟良崮一战,整编74师全军覆没,这些全成了泡影。

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进犯我山东解放区的总兵力为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师),约45万人。其中整编74师、第5军和整编第11师,五大主力来了3个!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陈毅、粟裕等领导人,沉着应对,在运动中寻机消灭敌人。

整编74师,自以为装备精良、战斗力高,孤军升入,吸引我军围攻,准备进行反包围实现中间开花。张灵甫登上孟良崮,自以为固守孟良崮就能打击我军,没料到这里成了张灵甫最后的坟墓。

整编74师,这只军队覆亡,究竟该让谁来负责呢?

第一责任人:张灵甫。

张灵甫不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在战斗中与其他部队脱离,从而被穿插包围,覆亡完全在情理之中。

张灵甫在1939年9月的 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3月的上高会战和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张灵甫作壁上观,未能展现英勇杀敌一面。因此为同僚所鄙视,无法处理好与同僚关系,终于遭到了报应!

第二责任人:蒋介石。

蒋介石对张灵甫的这只军队太有信心,当张灵甫登上孟良崮时,蒋介石居然以为只要固守孟良崮,就能实现集中优势兵力与华东解放军进行大决战,然而,张灵甫在孟良崮上面只守了2天就全军覆没!

本质来说,张灵甫74师的覆亡,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


历史知事


整编74师的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74军。

1937年8月中旬淞沪会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委会根据战局需要将正在淞沪战场作战的王耀武第51、冯圣法第57师和从后方调来的调整师第58师合编为第74军,首任随即投入淞沪战场。从此,这支部队正式加入抗日战场,作为尖刀部队参加了国内正面战场大多数会战,从二流部队一步步成长一支国之劲旅,歼灭日军数以万计,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被授予视为国民革命军最高荣誉的“飞虎旗”。

抗战末期,74军换装美式武器,成为国内少数全副美械装备的部队之一。抗战胜利后,74军空运沦陷8年之久的国民政府战前首都南京接受日军投降并受领卫戍南京的任务,“御林军”的称号由此而来。

1946年初,国民党军队进行全面整编,74军改称整编74师,原来的51、57、58师全部师改旅,每旅辖3—4个团,番号虽然变了,但是其编制兵员人数和武器装备并没有变,完全按照当时美军步兵师的标准一对一的配置。

全军共装备美式春田步枪4800支、美式汤姆森冲锋枪和卡宾枪2400支、轻机枪1080挺、重机枪108挺、火焰喷射器54具、火箭筒36具、60和82毫米迫击炮114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75毫米野山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机动车300辆、骡马1000匹,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一级,所有军干部配备勃朗宁手枪。靠着光辉的抗战军史和强大的兵力兵器配置,整编74师当之无愧的坐上了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第一把交椅!

师长张灵甫中将曾在抗战中指挥58师作战,74军换装美式武器前接任军长,在随后的湘西会战中率74军一对一的打垮了日军116师团。

内战爆发后,整编74师在华东战场与华东野战军作战,在全面进攻阶段,一度攻占华野首府涟水,逼迫华野全军由苏北退入山东。重点进攻阶段,骄横的整编74师继续向山东推进。早已经憋了一肚子气的华东野司决心集中华野全军迎击整74师。而整74师也自恃火力强大的优势根据在抗战时期的经验决心将华野主力吸住,以便外线兵团合力围歼华野。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整74师全部上了一滴水也没有的孟良崮,被华野部队团团围住,其外线兵团各部偏偏在此时玩窝里斗。可怜的整74师因为缺水问题一下子就丧失了战斗力,在华野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几乎全军覆没,张灵甫也殒命沙场。

整74师的失败令蒋介石极为伤心,一改部队被歼、番号取消的做法以整74师就在后方的4个连和部分逃回部队为骨干重建74师。1948年军改后恢复74军番号。但是此时的74军已经完全成为二流部队,不再有往日的神气。最后在淮海战役最后一战中于陈官庄被华东野战军再次全歼,这下74军这支抗日劲旅的番号彻底成为了历史。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号称有“五大主力”,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这五大主力,一水的美式装备,战斗力十分强悍,当时有说法叫做: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第5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其中的七十四军就是后来张灵甫的七十四师!

七十四军在抗战时期战斗力就十分强悍,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都能看到七十四军的身影,号称“抗日铁军”,连日本鬼子都十分忌惮,美国顾问就说过:国军只有七十四军能打!

1947年七十四军改编为七十四师,张灵甫出任师长。

七十四师能打出来,与他本身超一流的素质是分不开的。抗战后期,七十四军的火力配置就已经十分强悍:全军共8个团,2.1万人,每个连有勃朗宁轻机枪六挺、汤姆森冲锋枪三支、掷弹筒四只,剩下来的士兵全部使用春田步枪。火箭筒是到营才有,团部另外还会配备四门迫击炮。其中第58师炮兵营有6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当时可是相当具有威力的重炮了。

此种配置,与日本鬼子硬抗都不吃亏,加上七十四师60%的军官系军校毕业生,军人素质很高,战斗力强也就不在话下。


而其师长张灵甫虽然犯有杀妻之罪,但在当时绝对是顶级的将才,他出身黄埔四期,30岁出任团长,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可谓身经百战,武汉会战的时候,张灵甫亲率敢死队在万家岭飞夺张古山;上高会战与余程万的57师死战日军11天;长沙会战其所辖58师伤亡超过40%。客观的说:张灵甫在抗战时期于中华民族是有大功的。

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将领,偏偏在孟良崮遇到了粟裕,当时的七十四师,虽然经过整编,但是人数不降反增,达到3万多人,火力较抗战时期更有增长,对华东野战军有绝对优势,张灵甫想将计就计,来个中心开花,为击溃山东共军主力创造良机,蒋介石当然明白得意弟子的心意,责令其他部队抓住时机,赶快救援!

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最近的不对相隔不过十公里,张灵甫原本计划坚持两天就能见到援军,结果坚持了4天连援军的毛都没有看到,国军83师李天霞近在咫尺,就是不救,其他人更是磨洋工,眼看着七十四师被粟裕吃掉,事后总结会,顾祝同汤恩伯一帮蠢材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张灵甫,反正死人也不会讲理!

如此国军,焉有不败之理!



日慕乡关


74师的全称是“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它与第18军、第5军、新1军、新6军并称为国军五大主力部队,而74师是公认的五大主力之首!第74师因抗战胜利后入驻南京而被称为“御林军”!74师的最后一任军长就是张灵甫。解放战争刚刚开始,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大部分都经历失败,但是74师是少数给他长脸的部队之一,连夺涟水淮安,将新四军赶往山东!蒋介石叫嚣有十个74师就可统一全中国!后来蒋介石的重点进攻也就是围绕以74师为首的几只骨干部队构思而成!基本华野官兵普遍畏惧。孟良崮之败,其实非战之过,当时张灵甫完全可以撤回去,但是他太高估自己及友军了,想出个中心开花战术,具体过程就不多说了,我认为天时地利张灵甫都考虑过了,虽然后来一直强调天时地利如何如何不好,但最主要没有想到人和这一步!张灵甫认为自己是王牌,大家不敢见死不救,结果除了杂牌出身的黄百韬拼尽全力,外围几十万大军居然出工不出力,尤其是李天霞,74军老人,为了和张灵甫争夺军长之怨,谎报军情,按兵不动,置张灵甫于死地!当初张灵甫估计外围部队快则一天,慢则两天就可以到位,到时候我军主力部队就被咬住,就可以实现决战了!以74师的战斗力,在未满编的情况下,在不占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境下能坚持三四天,已经很不容易了!五大主力被歼灭属74师最悲壮最无辜!顾祝同去南京面见蒋介石的时候脚步都迈不开,老蒋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如果74师未灭,济南战役根本不会开打,我敢说,整个济南,一个74师就守得住!可怜了王耀武


虎皮猫大人44017524


1947年在孟良崮覆亡的整编七十四师,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裁军整顿时,由原军委会直属的七十四军整编而成,蒋军五大主力之首,打满抗日全程,尤其在驻扎湖南的几年里,成为前三次长沙会战的主力,是日军不能跨过九战区挺进川黔的不二功尘。被岗村宁次等敌酋谓为“虎之师”,又因为所部分别为51.57.58三个师,故称三五部队。

1.成军。

74军组建于淞沪会战期间,原只有51和57两师,虽是中央系但并非王牌,首任军长俞济时,此公后为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可见从人员关系上说,那是嫡系的不行,因此74军尽管建军时成分并不出众,后面的待遇和补充是没得说的。后调入58师终于成为三师甲种军,自上海撤退后参加南京保卫战,被坑,突围而出后伤亡惨重,调往安徽整补。在这一阶段,74军并没有什么表现出众的地方。

2.簏兵。

1938年参加南浔线作战,在薛岳的指挥下围攻日军106师团,差一点点全歼,史称万家岭大捷,此役张灵甫一战成名自团升旅 ,74军则自此被薛岳青睐。其后俞济时高升,力荐悍将51师师长王耀武接任军长 ,驻湘南,虽划属第九战区,但由军委会直属,换句话说,即便薛岳想动用74军,也得先跟老蒋请示。

上高战役被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一战 ,在九战区副总罗卓英指挥下,74军先守后攻大败日军第33师团,获军委会赠飞虎旗。常德战役74军57师8000子弟在余程万统领下苦战二周,杀伤日军万余人,突围时已不满200人。三次长沙会战74军都是压轴出场重创日军,被日第11军视为眼中钉,可以说,74军不是靠嫡系,确实纯属靠军功打满抗日全场 ,成为抗日铁军。

3.伏笔。

74军率先换装苏械,首批换装美械,号称攻击军,是军委会直辖之战略预备队,军长人选自然是众目所瞩,国军惯例主官离任是可以推荐接班人报请老蒋批准的。抗战末期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官,难以决择所属两个主力师长张灵甫和李天霞谁来接班,只好外调曾任74军副军长的施中诚暂代,参加抗日最后一战:雪峰山战役,一色美式装备的74军再次大败日军116师团。

战后多方考虑之下,老蒋最后决定张灵甫升任74军军长,为了平衡,升李天霞为另外一支主力100军(后为整编83师,孟良崮战役时距离74师最近)军长。鬼子投降后全军整编,74军番号为整编74师,全师32000多人 ,驻防南京,张灵甫授中将兼任首都警备司令,蒋介石宋美龄常往慰问,御林军声名鹊起。

4.疯狂。

内战爆发后,整74师划归汤恩伯指挥加入苏北战场,一路骄横与华野作战。在攻取苏北华野首府涟水的战斗中,由于华野部队初次与全副美械的国军一流主力对垒,经验和火力都很不足,涟水失守,守城部队六纵王必成被陈粟气得撤职留任 ,华野主力不得不一路撤往山东。

蒋介石由此高喊,有十个74师就能统一中国,可见当时74师的骄狂以及给华野带来的伤害,华野上下也是憋了一肚子气的。

5.覆亡。

1947年国军开始搞重点进攻,一路胡宗南打陕北,一路汤恩伯打山东。74师作为主力直指山东我军腹地坦埠,由于张灵甫骄横冒进,与其它国军拉开了十公里左右的战场距离,违反了汤恩伯抱成一团稳扎稳打的战法,被粟裕抓住战机,指挥华野五个纵队对74师完成了战术包围,另外四个纵队准备打援。

即便这个时候,张灵甫还是有机会逃出生天的,当他发觉华野战役企图时,南线阻击74师回撤的只有华野一纵,张灵甫如果重装备开路全力南逃,恐怕真的就冲出去了。可惜自作孽不可活,他认为国军一直寻求与华野主力决战而不得,这是个千载难逢之机,74师就地固守吸引所有华野主力于周围,四面国民党军约十个整编师一涌而上,立马解决山东问题了。

于是74师放弃坦克重炮,丟下汽车装甲车,上了没水的孟良崮,开始了花样作死之旅。结果旁边的整83师李天霞部,整25师黄百韬部,出工不出力,抗日铁军74师终于全军覆灭,张灵甫被击毙。蒋介石大怒,要枪毙李天霞以敬效尤,结果李天霞用几十根金条就保住了脑袋,这一事件的影响比74师被歼影响更加恶劣,赏罚不明,如何号令三军?国军全面失败,大约由此开始。

6.尾声。

蒋介石对74师的覆亡倒真是痛心不已,按理部队被基本全歼主官战死是应该取消番号的,但仍然以74师留在后方的四个连以及逃回的部分重装部队,重建了74师,1948年底国军为提升士气,所有整编师番号改回军,于是又恢复成74军,军长邱维达中将,隶属第二兵团。

淮海战役在陈官庄再次被全歼,74军终于成了历史。

张灵甫夫人随往台湾,终身未再嫁。

说明,手机打字不习惯,来不及查阅和修正,文中或有记错与疏露之处,见谅。


度度狼gg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七十四军是以王耀武为灵魂的国军主力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淞沪战场组建。由第51师、第57师和58师组成,全军共3.2万人,首任军长俞济时。曾参加松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荣获全军唯一飞虎旗,被日军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抗战胜利后因驻扎南京称为御林军,誉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该部队历任主官为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七十四军历史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是建军到抗战结束的王耀武时期;二是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74师的张灵甫时期;三是在三个补充团基础上重建的邱维达时期。
王耀武是七十四军的灵魂人物,抗日屡立奇功,得以升任山东保安司令、山东绥靖统一指挥部司令官。在选择继任者时,王耀武觉得李天霞比较狡诈,不太听话,所以推荐听话的张灵甫。74军由于抗战结束,大量官兵复员,又长期与日军血战,兵力损耗巨大。1946年3月整编时,补充了大量新兵并编入7000伪军中央警备部队,随着有经验的官兵流失,整74师与整编前战斗力大打折扣。内战爆发后整编74师在华东战场充当急先锋,攻克两淮、涟水、兵指临沂,脱离友军冲在最前面,粟裕调动华野所有主力,将张灵甫整74师见围困在孟良崮,各路国军保存实力见死不救,致使74师全军覆没。



那么蒋介石和王耀武爱将、整编74师张灵甫师长是何许人呢?张灵甫(1903-1947),又名钟灵,字灵甫,又字钟麟,陕西长安县人。1903年3月,出生于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1921考入长安中学,1923年考入北大历史系,期间同第一任妻子邢凤英结婚,后因无力负担学费而退学。1926年张灵甫听从于右任建议考入黄埔四期,毕业后在21师任见习排长、排长,并开始参加北伐,北伐结束张灵甫调第1师任职,一直升迁至团长。

1933年张灵甫当上第1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经朋友介绍,与吴海兰认识。1933年冬,两人在四川广元拜堂成亲。—年后,女儿张清芳出世。 1936年,张灵甫枪杀了结婚三载的第二任妻子吴海兰,张灵甫遭到了妇女界的一致讨伐,胡宗南要求张灵甫自解南京。张灵甫带着少量盘缠上路了,用完了盘缠后他就卖字糊口,两个多月才来到南京。随后被判入狱10年,在南京“模范监狱”服刑。

“八一三”淞沪会战,因王耀武保举,张灵甫任第74军305团团长,参加了抗日几乎所有大的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4次长沙保卫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雪峰山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一路升迁到旅长、副师长、师长,直到担任74军军长。张灵甫英俊帅气,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汪精卫、张学良、蒋纬国),书法功底很深,早年因杀妻案名声败坏。张灵甫作战勇猛,全身负伤19处,人称瘸腿将军,同时作战灵活大胆,往往用出其不意的战术发起攻击,是蒋介石的爱将,在讲究派系和资历的国军中遭受嫉妒,加上其人持才傲物,与其他上司、同僚不和,以致被围时得不到救援,兵败战死。



整25师师长黄百韬

1946年国军进行整编,第74军整编为整74师,总兵力33000人,随着内战经常作为先锋使用,兵员、武器、士气损伤,战斗力大幅下降,我们来看看74师覆灭前期实际作战能力:

  1. 74师是美日械混编,武器装备远不如第5军、新6军、18军(这几个军均配置坦克装甲部队和大量汽车),74军作为抗战主力,一直优先得到兵员补给,使得部队老兵比例达到90%,军官全部为黄埔毕业。74军整编后,从3师9团改为3旅6团。随着老兵退役和战损,74师作战能力和老兵比例下降。孟良崮战役前,74师恢复3旅9团,但新增的3个团还在安徽整训。在孟良崮战役前,74师累计伤亡1万人,张灵甫要求到后方修整,遭到拒绝,但答应给予1万人的兵员补充。实际上8500名补充兵员是在安徽的三个补充团,张灵甫只好把运输团中的2500老兵编入作战部队,所以74师实际部队与满额编制差距很大,战斗力也下降不小。
  2. 74军成军较晚,没有赶上更换德械,但是是国军最早换装苏械的4个军之1,并第1个换装美械。张灵甫发现在实战中,美械武器弹药消耗量大,逐将单兵武器换成了国产和日械,除榴弹炮、山炮、战防炮是美械外,迫击炮、轻重机枪基本是国产、美械对半开。在作战中损耗的武器一直没有得到补充,3个补充团只能装备中正步枪,而运输、辎重部队只有副班长以上才配置武器,士兵赤手空拳,说明其武器匮乏的窘境。
  3. 理论上看,74师装备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72门,37毫米战防炮48门,60毫米迫击炮324门,重机枪144挺,火箭筒72具,火焰喷射器54具,轻机枪486挺,冲锋枪2000支,春田步枪12000支。实际情况除榴弹炮、战防炮、山炮外,武器大多没有足额。74师汽车装备数量很少,弹药多靠骡马运输,造成弹药配额不足。另外营级骨干火力,是美制水冷式重机枪,一旦离开水源作战,几成摆设,极大影响74师作战能力。

涟水战役后,随着老兵大量退伍和战损,战死的基层军官非常多,老兵占比已下降到40%,许多官兵不愿打内战,纷纷要求留在驻地和请假,甚至发生5%的士兵逃亡;由于内战造成官兵待遇下降,军心涣散。张灵甫为提高士气,成立了督战队、情报组、精神组,战时可枪杀临阵脱逃士兵。种种办法依然没有多大作用,如垛庄是74师出发地,储存大量辎重补给,守军1个团连一个晚上都坚持不了,所以这个时期74师战斗力已经落后于新1军和新6军了,五大主力之首已名不副实。


张灵甫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战术特点:

  1. 张灵甫的轻敌冒进,造成全军覆没。而粟裕原先作战计划,是要歼灭第一兵团右翼桂系整编第7师和48师,这2部急于争功,已突出兵团阵列。不料解放军破译了第一兵团电文,得到了全部部署:以整74师为中央突击,整25、83师掩护两翼,整66师掩护25师侧翼,整7、48师掩护83师侧翼。粟裕放弃原计划,重新寻找战机。果然张灵甫轻敌冒进,不待整25师、83师行动,离开垛庄向孟良崮进犯。传闻兵团司令汤恩伯得知74师独自冒进,大吃一惊,亲自坐上吉普车去追,也没能把张灵甫追回。
  2. 张灵甫性格孤傲,寡言少语,自视甚高,看不起同僚,74师官兵上下都有看不起友军的毛病。孟良崮战役前,第1兵团将74师划归83师李天霞指挥,李天霞一开始也非常照顾74师安全,但是张灵甫看不起李天霞(两人不和)已及83师的战斗力,强烈要求归整编25师黄百韬指挥,而黄百韬命令张灵甫向25师靠拢,张灵甫又以孟良崮阵地已搭建好,一口回绝。张灵甫孤傲的性格造成了后来李天霞、黄百韬见死不救,李天霞只派1个营,打着1个旅的名号假装救援;黄百韬亲率4个团也在战场外观望,结果赶来增援的整65师见状,也按兵不动了。

解放军总结74师战术特点:以正面佯攻、侧后迂回或超越攻击。部队骄横,作战精神较强,善于集中兵力、火力,善于使用小部队进行锥形渗透我侧背,错乱我部署,但不擅近战。

孟良崮战役经过:1947年3月,国军在山东战场投入了60个整编旅(师)约45万人:以43个旅25万人组成三个机动兵团,另外以17个旅20万人组成负责后方守备和策应。张灵甫对于山区作战很是不满,多次要求到平原地带作战或修整,被国防部拒绝。5月上旬,解放军主力东撤莱芜、新泰、蒙阴一线,国军判断解放军已经“兵疲势衰”,遂命令第一兵团向坦埠、沂水推进,第二兵团向博山、张店推进,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第一兵团以张灵甫的整编74师居中,整编25师、83师为左右两翼,限令两天拿下坦埠。5月11日,74师按计划开始进攻。但张灵甫只派51旅北渡汶河,两个主力旅则始终留在汶河南岸,第一兵团却要求74师必须全师北渡汶河,务必于14日中午前占领坦埠。



在兵团的压力下,张灵甫才决定13日留下一个后卫团,主力渡河全力向坦埠发起攻击。 13日,74师经激战攻占马山、迈逼山、大箭,距离坦埠已不到6公里。但25师、83师进展缓慢,张灵甫为避免孤军深入,于傍晚下令放弃新占阵地,只在前沿要地留少数部队警戒,主力全线收缩至汶河沿岸,使全师处在可进可退的态势。 13日入夜后,74师全线遭到解放军主力猛攻,更严重的是两翼的83师和25师也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被迫后撤,74师与左右两翼就出现了10多公里的空隙。


七十四军首任军长俞济时。

5月14日一早,74师正准备按计划向坦埠进攻,不料各旅报告对面解放军已经抢先发起进攻,而且投入的兵力比前两天还要雄厚,张灵甫立即命令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但解放军对74师两翼合围的钳形攻击态势已经非常明显。 上午9时许,张灵甫决定不再服从攻取坦埠的命令,以51旅为前导,师部居中,57旅殿后沿孟良崮以西向南撤退,58旅则占领孟良崮一线掩护师主力后撤。74师的撤退还是比较迅速的,在中午前后51旅已经到了孟良崮附近,预计14时左右撤到垛庄。

关键时刻,正向垛庄穿插迂回的华野1纵比74师抢先赶到了孟良崮,发现74师主力正在南撤,1纵独立师1团果断放弃抢占垛庄的原定计划,转而抢占公路东北的285高地及西北无名高地。几乎与此同时,独立师3团也抢占了孟良崮以西的330高地,随后1团、3团便占据高地向正沿公路撤退的74师猛烈开火。 张灵甫接到51旅退路被切断的报告,立即命令51旅全力反击285高地和330高地,同时决定全师退守孟良崮。

这时,解放军4纵和9纵从北面压过来;8纵已切断74师与83师的联系。张灵甫只派了一个团控制孟良崮,主力摆在界碑、临蒙公路两侧便于机动的位置,并尽量与左右两翼友军相连接。张灵甫做出的部署完全是依托制高点靠拢友军,重点在于自保。 孟良崮是石头山,石质坚硬,无法构筑坚固工事,如果炮火落在山上,石头崩裂,还会将火炮的杀伤威力进一步放大。经过反复争夺,74师各旅都在黄昏前占领了指定位置,张灵甫也将师部安排在540高地,总算松了一口气。

华野已经意识到孟良崮的重要性,在14日上午连续三次紧急命令1纵占领孟良崮,但1纵拼尽全力赶路,还是比74师晚了一步。在中午前赶到的只有独立师的2个团,于是粟裕只好命令1纵暂停攻击孟良崮,等待其他部队到来。蒋介石得知消息后认为,74师占据着制高点,握有地利之优,加上其强劲的战斗力,附近又有重兵集结的外围部队,正是与华野主力决战的大好时机。于是蒋介石亲自下令74师坚决固守孟良崮,吸引解放军主力,来个“中心开花”! 这时解放军的合围态势确实还未形成,74师如果全力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张灵甫认为突围会违背蒋介石的命令,同时丢失大量重装备,即使突围成功也会受到处罚;而固守待援的话,目前74师建制完整,控制着制高点,与两翼友邻的距离也只有数公里之遥,坚守一两天自然不在话下。国军重点进攻山东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和华东解放军主力决战,但一个多月以来,他们一直在沂蒙山区来回折腾,始终没有找到解放军主力,现在解放军主力尽出,正是决战的大好时机,所以张灵甫觉得“中心开花”的计划是可行的。战役开始后,74军孤军奋战,左右两翼的25师和83师裹足不前,短短几公里的距离,三天都没能打通,最终将张灵甫陷于了弹尽援绝的境地。至16日下午,74师被歼灭,张灵甫兵败身死。

国军追责检讨:张灵甫死后,蒋介石勃然大怒,传说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自求辞职、下跪认错,被蒋介石用手杖打的头破血流。检讨会上当场逮捕援救不力的李天霞。整编25师长黄百韬主动请罪,言称张灵甫不听命令,擅自脱离友军作战,自己带25师拼死相救,无奈功败垂成。顾祝同见黄百韬主动揽责,也大加庇护,说张灵甫不听军令,导致兵败,于是74师战败的责任,都推到死去的张灵甫身上了。

孟良崮战役发生时,几乎所有华东国军主力都在附近:整编11师、第5军是五大主力部队,整7、25师、48师也都是很强的部队,粟裕算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真实的原因有以下。

  1. 虽然1兵团部队紧密,每个师相隔不到10公里,但是6个整编师一字排开,拉网式的前进,如果是平原野战还过得去,但是在苏北山区这样的阵型前进,是不能这么计算直线距离的,5公里就可能是几座山头的距离,一旦被狙击,救援不及;
  2. 蒋介石干预战局,要求74师固守待援,援军保存实力,见死不救,而唯一能破局的就是在合围之前,向垛庄突围。
  3. 13日晚74师已经遭受强大攻击,14日早上张灵甫还向完成占领坦埠任务,直到9点才放弃计划,如果能提早几个小时后撤,退路通畅。
  4. 汤恩伯能力不足,又不能协调张灵甫与李天霞关系,如果让2人共同老长官王耀武来当兵团司令,问题迎刃而解。
  5. 兵团军事部署电文全部被破译,国军几乎是透明作战,部队部署和战役企图清清楚楚。
  6. 临战更换指挥体统,把原来李天霞指挥改为黄百韬指挥74师作战,朝令夕改,如同儿戏。

张灵甫死后,华野宣告胜利,并进行了战场打扫,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7000人,于是华野下令重新打扫战场。终于发现孟良崮山坳处整整齐齐坐着弹尽粮绝的7000官兵,可见74师战场素质之高。据华东人民解放军20号公报,报道孟良崮战役歼灭国军32000人,其中包括俘获74师官兵19676人、救援部队整25师、整11师、第5军伤亡6000人。



七十四师末任指挥官邱维达。

74师在孟良崮作战时,并没有全员到齐,有三个补充团和1个榴炮营因为武器未全,留在后方整训。而74师副师长邱维达因在家养病,没有在军中得以逃脱,蒋介石下令重建74师,王耀武保举邱维达为整编74师师长、李人俊为参谋长。74师基础官兵除3个补充团外,还有约5、6000在涟水、孟良崮负伤的官兵归队,王耀武支援了大量第2绥靖区的军官,以及解放军释放的一批军官为基础:以3个补充团加归队老兵成立51旅、以山东警备2旅为57旅、以广东航空警备旅为58旅重建74师。经过半年多训练,于1948年重新投入战场,并显露出高于一般国军的战斗水平。在济南战役中,王耀武唯一要求就是空运74师1个旅协防济南,最终只到了一个团,王耀武也是如获至宝。74师在1948年恢复为74军番号,划归第2兵团邱清泉编制,在淮海战役中包围在陈官庄,于1949年1月被完全消灭。


烟酒阁大学士


提问者指的肯定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说这支部队是蒋介石的倒也勉强可以;说这支部队是张灵甫的则大谬不然。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下辖51师,57师,58师,全军32万人。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风顽强,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的抗日铁军。是国民党,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和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主力中的主力。这支部队曾经四次获得军中最高荣誉飞虎旗,军长王耀武个人也获得军中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

1937年9月1日,在淞沪战役的炮火硝烟中,已经先期投入战斗的国民革命军第51师和第58师合并成为第74军。51师是师长王耀武招兵买马创建的;58师也是师长俞济时招兵买马创建的。第一任军长是蒋介石亲信中的亲信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先后担任过这支部队的主官。1946年6月到1948年9月,这支部队在编制和装备没有减少的前提下,曾改称第74师。

在抗日战争中,从淞沪会战崭露头角开始,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仗。1938年,俞济时率74军与日寇在万家岭恶战,居功至伟。1941年,王耀武率74军在上高重创日寇33和34两个师团,被誉为最精彩的作战,战斗力量最坚强的部队。1943年,王耀武率74军参加常德会战,顶住陆军,空军,坦克进攻,受到中、美、苏三国首脑的关注。1945年,施中诚率74军在湘西雪峰山再次重创日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即1946年4月,张灵甫接任74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投入内战后,张灵甫率74师疯狂进攻解放区,先后占领了淮南,淮北,苏中,苏北,一直打到山东。1947年5月,在接任74师师长一年零一个月以后,不可一世的74师在全军覆灭,刚愎自用的张灵甫被击毙。地点在山东孟良崮。

几个月后,国民党以留在临沂的三个新兵团,一个榴弹炮营为基础,又扩编了一个74师,后来还恢复了74军的番号。1948年底,这个部队又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地点在河南陈官庄。

从1937年王耀武和俞济时拉起来的部队合并组建到1948年底全军覆没,灰飞烟灭,74军有两任军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任是王耀武他不仅创建了74军的主要班底,还带领74军与日寇浴血奋战,走向辉煌,获得抗日铁军等巨大荣誉。一任是张灵甫,他带领74军走向灭亡,败掉了蒋介石和王耀武的老本。


柳如婳


说起张灵甫的整编74师,那可是国民党真正的虎狼之师,号称五大主力中的第一王牌,装备精良兵员作战素养高,粟裕一直将之视为心腹大患,一直欲除之而后快。

74师有多强?其实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蒋介石的全面内战铺开后,74师已经不如抗日战争中的74师了。

众所周知,74师前身是74军,下辖三个数师,部队营团以上军官多为黄埔毕业生生。在抗日战争中,74师战斗减员后一直是国民党政府优先考虑补充的部队。减员后马上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接替,所以,抗战时期这支部队新老兵比例一直在1:9,这在部队是一个合理的比例,有利于部队战斗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进行军队改编,将三师九团改成三旅六团,所以,从整体兵力上来看,改编后的74师比改编前的74军要减少1万人左右,由4万5千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

解放战争爆发后,74师作为国民党主力,先后参加了两淮、宿迁和两次涟水战役,从这几场战役来看,74师又损失1万多人,国民党政府为之补充8600名新兵,但是大部分都是数字,真正能到位的不多。

这样,74师新老兵比例开始下降到4:6以下,这与抗战期间的1;9相比,兵员素质和战斗力是大幅度下降的。

再看看74师的装备,后人在演绎张灵甫的覆亡之路时,都一致称该部队是全幅美式装备,其实不然,经过数次与解放军的消耗战,74师的部队火力没那么强。


首先,步兵营机枪标配为8挺,但是很多营能配5挺就算很不错了。除了正式的步兵单位,其它后勤部队甚至只有正副班长才能配枪,可想而知,74师的装备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强。

第二是美式装备对国民党来说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好用但是不好维修,机械零件不好配啊,从大炮到机枪到冲锋枪,基本上是打坏一支扔一支。1946年美国一度对国民党实行武器禁运,最后,很多部队只能拿本以淘汰下来的中正式步枪替代。

所以,从兵员和装备来分析,74师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反观华野主攻孟良崮的部队,粟裕将最好的武器全部集中到这一仗上,意在报仇雪恨。总共集结了9个纵队,解放军一个纵队就有3万多人,与74师数量相当。这9个纵队的优势兵力更得让74师成了解放军碗中的饺子。张灵甫猪一样的队友汤恩伯和李天霞又根本无视张的身处绝境,所以被一锅端也属正常了。

大势不可逆!解放战争本就是一场共产党必胜的战争,因为国民党已经完全丧失了民心,加上猪一样的队友,还有兵力和装备一而再再而三的消耗,孟良崮成为张灵甫和王牌74师的坟墓也是既定的结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