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爲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第172篇推文 正文:2257字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這兩天王二小的朋友圈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豆瓣評分9.0,提前鎖定華語年度最佳!

火成這樣完全在意料之中,點映的時候去看過,都以為是喜劇片,結果全場紅著眼,擦著鼻涕出的電影院。

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為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全片基於一則有爭議的社會新聞改編:

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因為買不起價格昂貴的正版藥,到印度購買仿製藥,並幫助病友代購;本是救人之舉,卻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被捕。

觀棋不語,這裡就不給大家劇透了,像這樣類似的案例,其實還有很多。

比如2012年《檢察日報》的一則新聞:

河北人張軍,母親患癌,妻子胃疼;由於付不起昂貴的藥費,張軍開始在家中的閒置土地上種植罌粟,蒐集罌粟原漿為親人止疼,最終因製造毒品罪被捕。

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為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絕症,治癒概率極低,讓原本模糊的死亡,變得觸手可及。

這種恐慌的情緒會從病人的身上蔓延,感染到朋友、家人......

所以只要有更好的、活下去的方式,即便不合理,也會本能地認為值得一試,命都快沒了,又拿什麼去遵守法律制度?

電影裡有句話: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這不是暗示大家提著腦袋去種罌粟,而是警醒大家努力奮鬥,早日讓家人過上殷實的生活。

而且如果只是為了鎮痛,其實沒有必要鋌而走險種罌粟。

——關於罌粟

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L),罌粟科,罌粟屬。

罌粟雖然向我們展示了其強大的藥用能力,但法律的底線是萬萬不能碰的,不過罌粟科的植物嘛,就不一樣了!

【虞美人】

電影裡有用虞美人冒充罌粟的鏡頭,昆明的滇池路也有種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觀花植物。

種植前,一定要做好被分不清罌粟和虞美人的群眾舉報的準備,昆明的市民都曾誤解過:“這咋還把罌粟搬到城裡大張旗鼓的種植呢?”

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為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難能可貴的是,這能看不能吃的虞美人挺耐寒,現已成為不少公園的傳統花卉之一

,國產種子100多元/斤,冰島虞美人種子價格普遍要200多元/斤。

【博落回】

相比於虞美人,博落回要實誠得多。

《中華本草》:“味苦,辛,性寒,溫,大毒。”

《本草綱目拾遺》:“博落回,生江南山谷......折之有黃汁,藥人立死,不可入口也。”

很多人認為中醫見效慢,那是你沒見過“火神派”的醫生,他們以下藥猛、劑量大,據說病人康復絕對不會超過三服藥,比如雲南四大名醫之一的吳佩衡教授,就是傳承人之一。

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為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火神派醫家有許多以大劑量治癒急危重症的驗案。

但面對西方科學的質疑,如今的中醫有些束手束腳,不敢亂用劑量,大多采用溫水煮青蛙,慢慢調理,火神派在這個時代難有用武之地,一些藥性極端的藥物更不敢隨意亂用。

比如博落回。

本來主治:散瘀;祛風;解毒;止痛;殺蟲。主痛瘡疔腫;臁瘡;痔瘡;溼疹;蛇蟲咬傷;跌打腫痛;風溼關節痛;齲齒痛;頑癬;滴蟲性陰道炎及酒糟鼻。

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為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後來主要用來製作驅蟲藥,偶有人購買按照民間流傳的方子用來治療其他頑疾。

好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博落回越來越得被學術界所認可,一旦商業化,有望成為一種良好的天然代抗生素藥物。

博落回含有的血根鹼、白屈菜紅鹼、阿原片鹼、黃連鹼、小柴鹼等生物鹼,已被證明具有抗菌、殺蟲、殺蛆、改善動物肝功能、抗腫瘤和促生長的作用,並運用到養殖中。

以下是近些年博落回臨床的例子:

饒茂陽(2001)選用十大功勞、博落回、草珊瑚、穿心蓮、苦參等純中藥製成的禽痢淨口服液,對禽霍亂、雞白痢、傷寒下痢等禽病具有良好的治療與防禦效果。

饒驊等(2009)用博落回提取物餵養斷奶仔豬,發現對斷奶仔豬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2%以上,日均採食量提高9%左右,飼料轉化率提升。

王高學等(2007)從博落回中提取的血根鹼,對魚指環蟲、魚害粘球菌、鰻弧菌、嗜水氣單孢菌、哈維弧菌、殺鮭氣單孢菌等魚類病原菌有明顯抑制作用。

鬱建生(2017)採用博落回製劑治療禽霍亂和豬白痢,發現比胡派酸、土黴素的效果都要好。

看來不是東西不好,是不知道怎麼用。

現在供飼料用的博落回提取物貴得嚇人,20:1的都要賣到90元/公斤,純度高的最高賣到了6000多元/公斤,快趕上毒品了......

這個價格相對於祖國大江南北到處都可種植的博落回來說,溢價太多了。

【白屈菜】

能鎮痛的不止罌粟,罌粟科白屈菜屬的白屈菜其實也有陣痛的功效,而且種這個不犯法。

白屈菜全草入藥有鎮病、止咳、利尿、解毒等功效。主胃痛;腹痛;腸炎;痢疾;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咳嗽;黃疸;水腫;腹水;疥癬瘡腫;蛇蟲咬傷。

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為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關於白屈菜提取物的研究,比博落回要多得多,也要深入得多。

大概是因為這東西僅僅有小毒,不像博落回的藥性那麼猛烈,對一些重大疾病的輔助治療效果,更讓其逐漸熱門起來。

比如:

用於腫瘤治療的藥物蘇尼替尼(SUN),這類新型小分子、多靶點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類藥物,由於靶向性抗腫瘤特徵在臨床優勢凸顯,成為近年來新藥研發的熱點!

而TKI類藥物的廣泛應用,其帶來的不良反應也逐漸顯露,最嚴重的是會造成心臟毒性!

白屈菜提取物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正好可以有效預防這類藥物造成的心臟毒害。

由於研究比博落回更成熟,白屈菜提取物的價格也稍便宜一些,10:1的大概70元/公斤。

農業版《我不是藥神》,種罌粟為母親鎮痛鋃鐺入獄

罌粟科有26屬大約250種,中國有11屬55種。

除了白屈菜、博落回,罌粟科的植物多可入藥,如血水草、荷青花、綠絨蒿、角茴香、紫金龍、荷包牡丹、多種紫堇等。

尤其紫堇屬中的延胡索類,為著名的中藥材。

如果文章開頭的張軍,知道白屈菜能鎮痛,還對TKI類藥物造成的心臟毒害有預防作用,肯定會選擇種白屈菜,而不會違法種罌粟。

如果我國的醫療再發達一些,或許就不會再有那麼多因為想要活下去,而鋌而走險的案例。

畢竟誰都不是藥神,抗擊絕症,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