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家P2P平台暴雷背後,有企業投入數百萬仍難通過整改驗收

山雨欲來風滿樓。

炎熱的6月中下旬,正值端午小長假,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路1720號經偵支隊大廳內人頭攢動,2個狹小的窗口接待著從四面八方趕來報案的投資人。窗口貼著一張通知單,寫明瞭報案所需材料、目前案件情況和官方通報途徑,窗口接收的材料已經疊了厚厚三摞,大廳內的氣氛異常壓抑。

距經偵支隊十多公里的陸家嘴世紀金融廣場27樓,一家P2P公司的大門上,赫然貼上了大大的X字形封條。至此,對外宣稱具有央企背景、並號稱交易量達800億元之巨的知名網貸平臺唐小僧,以這種方式向外界宣告了爆雷的事實。

但仍然有不少投資者對此感到疑惑,在他們印象中,在電梯、電視劇、綜藝節目中經常露面的唐小僧,似乎永遠都不會缺錢。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唐小僧每年廣告投放金額保守計算也在5000萬以上,在網貸線下推廣被限制後,在網劇中插播廣告就成為互金平臺的首選。資事君採訪到的一位投資者如此說道:“如果沒打算好好做,為什麼還要投那麼多錢打廣告?”

唐小僧出事,只是近兩個月以來網貸行業“爆雷潮”的一個縮影。據統計,6月以來有近90餘家P2P平臺爆雷,而在7月短短的10天時間裡,又有29家P2P平臺爆雷(見下圖),主要集中在江浙滬一帶,而此前的“互聯網金融創新之城”杭州,近期也成為“重災區”。截止發稿之時,又有投之家、一財金融、十六鋪金融、惠民益貸等近十家網貸平臺發佈清盤、逾期公告,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近百家P2P平臺暴雷背後,有企業投入數百萬仍難通過整改驗收

如此集中爆雷,即便是放在過去幾年強監管背景下,也是不多見的。與此同時,已經延期一年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近期決定要再度延期。那麼,網貸行業究竟出什麼問題了?

市場不好還是自身問題?P2P平臺頻繁爆雷

想要討論這個話題,還需站在宏觀層面來做分析。如今我們正處於一個信用緊縮時期,去槓桿力度大,社會融資成本高,很多企業的流動性風險相繼出現,債務違約風險逐漸攀高。據券商中國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先後發生26起債券違約事件,涉及金額265.87億元,其中不乏神霧環保、中安消、富貴鳥、上海華信、永泰能源、凱迪生態等知名企業或上市公司。

違約之後,不少上市公司股價暴跌,部分股價遭遇腰斬,導致股票質押率下降,上市公司由於缺錢,就會把存在網貸平臺的錢取走。如同被推倒的多骨諾牌,有些抵抗能力較弱、資產安全較低的平臺產生逾期和擠兌情況,大量的逾期和負面消息,又會引起投資人的流失,產生惡性循環。

另外,資事君注意到,數家倒閉的平臺在公開信中,

均提到了P2P備案延期導致危機發生。據瞭解,大多數網貸平臺為了合規,紛紛粉飾其業務,或者做面子工程,以圖矇混過關,延期消息出來之後,問題也隨之暴露,平臺壓力陡增,那些本身模式就有問題的平臺,一下子受不住這麼大的壓力,只能提前宣佈倒閉。

近百家P2P平臺暴雷背後,有企業投入數百萬仍難通過整改驗收

更為嚴重的是,投資者信心受挫,流動性風險甚至在合規平臺間傳導,全行業面臨信任危機。眾所周知,金融產品買賣的基礎就是信任,一旦信任失控,變相自融、非法集資等惡劣平臺會加速崩塌,但也會“誤傷”合規平臺,造成整個行業的擠兌潮,爆雷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此集中爆雷,讓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在這裡也要提醒投資人,目前全國銀行存管、ICP認證、三級等保的平臺也就100-200家左右,選擇這類平臺投資一般都不會有太大風險;同時,多瞭解平臺信息披露、風控體系,一般技術實力和傳統金融機構經驗並存的平臺,更值得投資;平臺高管團隊和平臺合作伙伴也是一個考察維度,總之在當前動盪期,審慎選擇平臺尤為重要,畢竟一地雞毛的事在網貸行業已經太常見了。

在資事君看來,短時間內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壞事,它屬於行業進行自我淨化的正常階段。“叢林法則”適用於所有行業發展,P2P行業也不例外。隨著金融監管進一步收緊,蕩清行業汙垢之後,網貸行業將迎來有序、健康、穩定發展,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並推進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

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為何再次延期?

據瞭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自2016年4月就已展開,原定於2017年3月完成,後決定延期一年左右,2018年6月作為最後的期限接受監管驗收。不過,這一時限再次延期。近日,領導小組制定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的工作方案,根據方案,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貸領域清理整頓完成時間,延長至2019年6月,其他各領域重點機構應於2018年6月底前,將存量的違規業務化解至零

那麼,為什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一而再、再而三延期呢?

回顧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隨著P2P市場規模不斷遞增,各平臺風控水平不一,由此造成的跑路潮不斷,給P2P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給金融監管帶來一系列難題。而大多數投資人並不具備獨立判斷底層資產風險的能力,也不具備承受風險的能力,網貸平臺以高風險的資產面對低風險承受能力的普通人,是網貸行業所存在的最難調和的問題。

資事君認為,

專項整治再次延期,間接表明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隱患依舊突出,當前整改期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非但不會退出,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受“6.30”大限以及“備案延期”影響,不少投資人開始出現恐慌情緒,影響了其投資信心,間接導致這一輪的行業流動性危機。此次金融監管再次延期,表明監管部門未來將有力肅清行業亂象,也由此提振投資人、平臺從業者信心,對於整個網貸市場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近百家P2P平臺暴雷背後,有企業投入數百萬仍難通過整改驗收

另外,備案延期也是不少平臺及投資人關注的焦點話題,在資事君看來,備案落實難是最主要的原因。據瞭解,P2P企業備案需要滿足四個條件,第一為銀行存管,第二為存量、資管業務處置,第三為信息披露,第四為ICP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和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而滿足上述備案條件的P2P企業幾乎沒幾家,這也造成了監管當局對P2P的監管備案謹小慎微,這種情況下備案時間延期也就可以理解了。

據財經網最新消息,在網貸備案確定推遲1-2年的情況下,北京市擬推出一個網貸平臺的白名單,推出白名單制度主要是保障已經驗收合格的平臺的權益。據悉,幾家已經通過網貸備案前期驗收的企業可能會首批進入該白名單。業內人士指出,白名單的出臺,能夠為投資人的投資安全係數提供較大保障,助推網貸行業走出“動盪期”。

而互金領域風險整治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不少平臺規避監管,往往通過不斷迭代、換馬甲的方式,讓監管無從下手,同時全國性的金融監管需要中央及地方金融單位之間高度配合,然而我國目前的金融監管體系還未完善,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此外,針對網貸行業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如何甄別合法平臺與非法平臺尚存爭議。

綜上所述,金融整治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未來一兩年將進入“深水期”,網貸平臺也將迎來“血與火”的洗禮。

投入數百萬做整改驗收,P2P平臺如何平穩度過監管期

據《2018年6月網貸平臺發展指數評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北京、上海、廣東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跌破1000家,總計998家。另據數據顯示,目前貸款餘額前100名的平臺累計貸款餘額佔整個行業的比例約為70%,行業壁壘已初步形成,平臺競爭成本將越來越高。隨著金融整改、備案延期以及馬太效應,未來將有更多平臺退出。

不安情緒在蔓延著,某網貸平臺負責人向資事君如此形容當下的心情,“就像打怪升級,隨著退出的平臺越來越多,下一關反而越來越難打了。”他表示,平臺已投入銀行存管費、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費、等保測評費等數百萬的合規成本,倘若最後不能通過整改驗收,那對平臺而言將是巨大打擊。而在上述千餘家網貸平臺中,此類處境的平臺不在少數,為了能儘快通過備案,大部分平臺都開始按照監管要求收緊業務,這導致平臺開始流失投資人,業務發展受到較大沖擊。

近百家P2P平臺暴雷背後,有企業投入數百萬仍難通過整改驗收

對於身處“冰與火”之中的網貸平臺而言,如何平穩度過趨嚴的監管期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合規經營平臺來說,目前受行業流動性緊張波及,平臺也陸續出現逾期、跑路等行業亂象,且未來將愈演愈烈,嚴重打擊著投資人的信心。資事君認為,越是這種情況,P2P平臺就越需要向市場釋放利好信號,比如向監管層、公眾投資人披露合規性審查報告,增強與投資者溝通互動等,藉此消除投資者的疑慮,夯實自身業務,爭取早日通過備案。

另外,由於目前金融強監管以及經濟形勢惡化,P2P平臺運營成本和合規成本將大幅增加,市場資金持續吃緊,借款人大量逾期倒閉,讓P2P平臺缺血嚴重。這種情況之下,部分中小平臺轉型為科技金融公司,圍繞科技賦能開展金融外包服務,具體來說就是向各類持牌金融機構提供精準獲客、風控模型、貸後管理、客戶體驗、後臺運營系統升級等技術輸出,賺取相應的消費金融貸款撮合服務費用。

時下,P2P網貸行業正處於大洗牌階段,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驚起一灘鷗鷺”,未來一兩年波瀾壯闊的整改行動,必將為日後網貸行業繁榮發展作出最好的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