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康乐县马巴村:一次投入20年受益 小树莓托起致富梦(图)

“我家种了2亩高原树莓,现在马上就到采摘期了,价格好的话能收入8000多元,是粮食收入的好几倍,明年我打算增加树莓种植面积。”今年50岁的张雪梅,是临夏州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种植树莓时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脱贫攻坚在行动」康乐县马巴村:一次投入20年受益 小树莓托起致富梦(图)

马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雪梅

马巴村人与高原树莓的结缘,还得从2014年在临夏州举办的西北农博会上说起。当年,马巴村书记苏育民在农博会上看到高原树莓,品尝后竟然发现与自家山里的野生树莓口味相差不大。苏育民心里想:这东西价格这么高,我们的山里既然有野生的,说不定我们也能种!

敢想敢干,事不宜迟。苏育民随即与展出高原树莓的青海某生物科技公司进行详细交流,得知青海的气候、海拔、土壤酸碱度和马巴村的非常接近,通过专业人员的介绍,发现马巴村的土壤更适合种植高原树莓。回来后,苏育民立即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商量给村上引进高原树莓产业,经过大家商议,决定引进高原树莓产业。

“为了避免风险,2015年村上只有我和主任、文书三人每人试种了1.5亩。没想到,第一年我们试种的4.5亩树莓,长势特别好,第一年就已经挂果。”苏育民笑着对记者说,树莓第一年长苗子,第二年进入挂果期,第三年进入盛果期,一次投入20年受益。

「脱贫攻坚在行动」康乐县马巴村:一次投入20年受益 小树莓托起致富梦(图)

高原树莓种植户正在采摘

上湾乡政府包村干部杜清龙介绍说,在确定引进树莓产业后,马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前后两次奔赴青海省树莓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树莓的种植技术、管理办法和营销手段,并成立马巴村高原树莓种植专业农民合作社,吸纳了130户贫困户为社员。截止目前,该村种植高原树莓200亩,并和青海这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8年的收购合同,确保了供销渠道的畅通无阻。

苏育民告诉记者,为了便于储藏高原树莓,马巴村筹集资金50万元,专门建设了一座冷库,储藏采摘下来的树莓。

「脱贫攻坚在行动」康乐县马巴村:一次投入20年受益 小树莓托起致富梦(图)

储藏在冷库里的高原树莓

“家里有四口人,十来亩地,两个孩子在外面打工,老公干活时受伤在家休息,家里的事情就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除了种植高原树莓之外,还养了7头牛,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至少现在有奔头啊。”张雪梅说,如果今年的树莓收入好的话,打算明年再多种几亩。

马巴村主任常艳宏表示,现有的200亩树莓已经进入盛果期,村上计划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管理运作,以举办采摘节、深加工的方式增加销售渠道,持续推动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